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三尺莫问 > 七十九.且歌行(3)

三尺莫问 七十九.且歌行(3)

作者:毛在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03:08 来源:小说旗

舵工老伯“喝”地倒吸一大口凉气,心中直呼砸锅了,他方才跟几位公子小姐吹嘘了一通郭大人有本事,怎么突然真有妖怪冒出来,这不是当场把牛皮吹炸了吗?

心虚地把脸转过两寸,觑着船上几人的反应。谁知事情与他设想的大相径庭,不仅那几个小郎君小闺女不晓得斤两,听到有妖怪一点不害怕,就连那病秧子先生都一脸平静,跟没事人似的。

宋渡雪笑了一声,饶有兴趣地追问:“哦?怎么个不太平法?”

传令官却支支吾吾地不肯细说:“妖邪手段残忍,说出来恐惊扰大人心神,徒增烦躁。”

“这倒不必担心,论起除妖,我们这里恰好有行家。”宋渡雪转头道,“是不是?”

鸦雀无声。

“?”

朱英一肘子戳在朱慕肋骨上,压低声音喝道:“快,给他露一手。”

朱慕被她撞得闷哼一声,抬手捏了个照火诀。一簇明亮的火苗倏然腾起,顿时把他整个人照得光芒四射,配上那张八风不动的冷脸,夜里还真挺像那么回事。

舵工老伯大惊失色,差点跪下:“神神神仙?”

传令官见状面露喜色,连连作揖:“这位莫非是传说中的捉妖师?”

宋渡雪傲然颔首:“不错,与其你们一群凡人瞎忙活,耽搁大人的行程,不如让真正精通此道之人来解决。如何,现在我们能过去了么?”

夜深人静,封锁的淮河上空空荡荡,唯余摇橹和划水的安静声响。

口若悬河的舵工老伯这下彻底闭嘴了,老老实实掌着舵一刻也不敢走开,想起刚才那茬事,简直肠子都快悔青了。

夭寿啊夭寿,他刚才还口无遮拦地说什么拜神仙不如拜郭大人,谁能想到这船上真有懂仙法的?唉,没想到那位最闷的小郎君竟然是捉妖师,果然是真人不露相……不对,听说这些个修仙法的半仙都能活个千八百岁,说不定人年纪其实比他还大……

想到这里,河风虽舒爽,舵工却已经汗流浃背了。

“捉妖师?我?”朱慕难以置信地又问了一遍:“我当捉妖师?”

宋渡雪解释:“一些散修会以方士,术士,捉妖师,阴阳师的身份行走人间,替凡人办事拿酬劳,介于仙凡之间,因为与俗世瓜葛太多,大都只有练气境界,少有人能筑基,你的修为足够了。”

尽管如此,朱慕一时半会也无法接受。他怎么就从顺路跟着,忽然摇身一变成主角了?

“比起这个,哥哥当我的侍卫?”陈清晏坚决摇头:“这怎么行?太委屈哥哥了,成何体统。”

“我需要什么体统?”宋渡雪好笑地说:“非富贾,非官吏,更非修士,区区凡人尔,别把金陵的那套做派往我身上塞,下了三清山,我就是个普通人。”

“可是……”

摇橹声忽然停了,宋渡雪抬手示意他别说话,侧目往窗外看去。河岸两边灯火通明,各有数十位佩刀的士兵手提灯笼来回巡逻,河面有插官旗的大漕船一艘,以及小舟五六叶,传令官的轻舟飞快地回去报信,片刻后,载着一个人回来了。

那人身着绯红的圆领袍,身宽体胖,光是爬到官船上就已累得气喘吁吁,几人对视一眼,迅速各就各位,准备开始表演,宋渡雪推着陈清晏走在最前,朱慕下意识想往后让,结果被人在背后使劲推了一掌。

“走前头啊捉妖大师,躲什么?”朱菀看热闹不嫌事大,冲他挤眉弄眼地乐:“好好表现,以后就还让你扮,不然下次可就归我了。”

你要是喜欢,现在就可以归你。虽然朱慕很想这么说,但那红袍的刺史已经走进了船舱,他只能闭嘴,硬着头皮顶上去。

郭正茂看清来人,顿时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一番什么叫大惊失色,汗也不擦了,衣服也不理了,扭着小碎步跑上前,“噗通”一声跪下拜道:“臣郭正茂,参见魏王殿下!”

朱菀惊异地看着眼前这灵活的胖子,这就是比神仙还灵的大好官?那老伯没骗人吧,这怎么越看越像话本里的大太监呢?

“免礼。”陈清晏颔首,“听闻郭刺史心系百姓,率人亲至淮河口岸,急令封江,不知是何方妖邪作祟?若有需本王襄助之处,卿但讲无妨。”

郭正茂长跪不起,悲痛得像死了亲爹:“臣惶恐,魏王殿下天潢贵胄,哪能沾染此等晦气?臣万死也不敢啊。”

陈清晏眨眨眼,笑得有些无奈。宋渡雪便接过话头:“殿下素来仁善,不会怪罪,刺史大人尽管直言,这位乃是道行高深的捉妖师,有他出马,妖邪立除。”

朱慕第一回登台表演,被众人齐刷刷地盯着,没想出来台词,憋了半天,高深莫测地点了点头。

郭正茂这才站起身,喜出望外地连连称善:“谢殿下开恩,得遇贤王如殿下,实乃此地百姓之幸,请诸位随我来。”

漕船两头抛锚,停泊在河中央,硕大的船身一横,基本把河道堵了个严严实实,两侧船舷边都站满了人,正喊着号子,费劲地在水底打捞什么。

郭正茂亲自将众人领上甲板:“这一段河道所处的位置南通北达,本来很适合建渡口,只是早些年洪涝频发,两岸地势又较低,每回受灾都最重,才没建起来。仰赖陛下圣德,近年来风调雨顺,刚刚建起了两个渡口,殿下请看。”

宋渡雪推着陈清晏到船舷边,借着岸上官兵的火把,可见南北河岸确有两处宽敞的渡口,但奇怪的是,附近竟然连一艘泊船都没有,空荡荡的,为数不多的几艘渔船也被拖到了岸上,仿佛害怕靠近河水一样。

“这也是因为妖怪作祟?”

“启禀殿下,正是。传言河中有女鬼,村民称作水娘娘,船一旦下水,就会被水娘娘当作送来的夫婿,她若相中了谁,则连人带船俱拖入河底拜堂成亲,故而哪怕人不在,附近的村民也不敢把船泊在水中。”

朱菀好奇地问:“若是没瞧上呢?”

“则把船打翻,将她不满意的夫婿淹死。”

陈清晏问:“多少是确有其事,多少只系民间的捕风捉影?”

“臣虽未亲眼得见,但近两年来此段河道落水横死的数目的确大大上涨,乃至于去年一年中竟有近百人死于溺水,比往年高出两倍有余,几与洪灾之年相当了,对于世代操船行舟之民而言,确乎反常。”

陈清晏点点头,转头问朱慕:“仙君怎么看?”

朱慕托着八卦镜勘测了一番,蹙眉道:“奇怪,此地的风水调和,不应出凶煞厉鬼才对,不过……”并指抹过眉心,再睁开眼时,眸中已覆上了一层灵光。张望片刻,沉吟道:“戾气盘桓,阴气胁阳,多有横死之灾,或真为邪祟作怪。”

“不错不错,”郭正茂忙不迭地点头:“这位大师好生厉害,臣曾请过一位阴阳师来此堪舆,亦有此高论。”

朱慕被这句“大师”噎住,半晌没吭声,陈清晏笑道:“郭大人果然爱民如子,竟还请了江湖术士来帮忙。”

郭正茂讪笑着擦了擦汗:“殿下谬赞,不过是微臣的职责所在。唉,那些江湖术士啊,十个人里基本有四个骗子,三个半吊子,两个滑头,剩下一个兴许有点本事,却也轻信不得,比不上殿下身边的人。”

陈清晏笑而不语,郭正茂也赔着笑,一个劲地擦汗,朱英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机锋,见船上官兵不停地把渔网抛出去又收回来,插嘴问:“请问大人,他们在做什么?”

郭正茂如蒙大赦,赶紧转过头回答:“说来惭愧,在下实在黔驴技穷了,只能试试笨办法,听闻近几日水娘娘复又现身,想着来河里捞一捞,万一能……”话音未落,一艘小舟从岸边靠近,上来两个渔民模样的中年人。

郭正茂招手示意将人带过来:“来得正好,这是白苇村的村民,前两日就是他们说看见了水娘娘,诸位贵人有什么问题,问他们就是。”又向那两人介绍朱慕,一张嘴就不客气地给他戴上顶高帽:“这位是鼎鼎有名的捉妖师,你们先前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了什么,都跟他仔细地讲一遍,就不愁妖怪作乱了!”

朱慕差点没被“鼎鼎有名”四个大字砸昏过去,幸亏他喜怒哀乐都共用一张脸,才勉强没露馅。那两人被他宠辱不惊的模样唬住,点头哈腰地答应下来。

据他们所说,这位水娘娘大约出现在两三年前,只在晚上现身,尤其青睐夜间行船的吹笛之人,若是半夜忽然听见歌声,就是被水娘娘相中了,此时千万不能发出声音,否则就是答应了要和她成亲,会被拖入水下拜堂。

至于选婿之说,则是因为被水娘娘相中之人要么连船一块消失,要么船留着,人却不见,今年所有溺死的皆属后者,于是人们都说水娘娘一直没选中满意的夫婿,所以才出来得越来越频繁了,这两人两日前就遇到了一回,得亏他们反应快,拼命划船才逃过一劫。

“既然如此,”朱英问,“为何不将她引出来再抓?光像这样瞎捞,恐怕很难捞到。”

郭正茂苦笑:“并非没想过,只是水娘娘戒心极重,唯有半夜独自一人乘船才能引得她现身,而她将人掳走又只需要眨眼时间,埋伏在远处的人马根本来不及救援,在下怕搭上无辜百姓的性命,故而没敢尝试。”

朱英颔首:“我们的捉妖师法力高强,足以自保,可以让他来一试。”

朱慕还没抗议,郭正茂先遗憾摇头道:“在下早先曾请过两位方士来做诱饵,都无功而返,唯有一位隐世高人道行颇深,让他的徒弟独自乘船,他在远处伺机而动,方才成功了一回,却也没把那妖孽抓住。”

“恐怕是对修为高者心存警惕,看来诱饵必须得是凡人。”

“不错,凡人男子最好,若是还会吹奏河笛,则更是好上加好。唉,可惜少有人有那个胆量,敢拿命当诱饵啊。”

众人都若有所思地沉默了。

片刻后,宋渡雪眉头一皱,发觉事情并不简单:“等一下,你们都看我干什么?”

朱慕:“凡人。”

朱菀:“男子。”

朱英:“会吹笛。”

潇湘:“有胆量。”

宋渡雪:“……”

郭正茂也像是刚刚想起他,上下左右地把宋渡雪打量了一遍,大加赞扬道:“哎哟,别说吹不吹笛了,这位小兄弟如此英俊,那水娘娘若真是想选婿,恐怕只消你往船上一坐,笛子都还没对上嘴,就已经被抢进洞房了!”

宋渡雪鼻子都快气歪了,容易被女鬼拖到水底下溺死,难道是什么值得欢喜的事情吗?

陈清晏瞠目结舌,做梦也想不到竟有人敢对宋渡雪提这种要求,瞄着后者七窍生烟的表情,小声出言维护:“这,这恐怕不妥吧……”

朱英却说:“没有别的办法,只他最合适,为了苍生大义,牺牲一下色相不算什么,对吧,小雪儿?”

宋渡雪露出个一言难尽的牙疼表情,似乎很想拒绝,又苦于找不到理由,朱英便趁他犹豫,干脆地拍了板:“那就劳烦郭大人为我们腾个地方,我们今夜就捉妖。”

可能是长得太富态之故,郭正茂走起路来步履蹒跚,再使劲也走不了多快,容易叫人误以为他做什么都拖泥带水,却不想办起事来竟相当利索,将整个船队指挥得井井有条,不过一时三刻,便让漕船起锚,带着船队退开数里远,几乎已经看不见了。

夜幕低垂,大河宽阔,河风从芦苇荡里沙沙穿过,为了不打草惊蛇,只有三人留在了两岸空旷的渡口间:宋渡雪,朱慕,以及自称是捉妖师助手的朱英。

“若是那什么水娘娘始终不现身怎么办?”

宋渡雪抄着手臂,怏怏地问。他身上有避水珠,倒不怕会淹死,反而是假如那女鬼死活不出来,他岂不是得漂在河中央吹一晚上笛子?

朱英笃定道:“不会,我相信你。”

“信我?信我什么?”

朱英经过四年锻炼,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阿谀奉承本领,眼都不眨地夸道:“大公子天底下第一厉害,谁能忍得住不来把你抢回家做夫婿?那水娘娘若是不来,她就肯定不是水娘娘,只能是水公公。”

“……”

尽管知道此人在有求于人的时候说出的话尽是胡诌,毫无诚意可言,宋渡雪还是给她逗笑了。默默在心底叹口气,妥协地坐上破渔船,被他自己的未婚妻亲手推下了河,送去给那劳什子娘娘吹小曲儿。

淮河一带特有的河笛用细竹削成,大约一掌半长,上钻五孔,乃是渔民为了打发独自行船的无聊而制,不算精巧,胜在有趣,原本人人都会吹奏,甚至常以笛声相互打招呼问好,现今却因为害怕水娘娘,都不敢在这一带吹了。

难怪村民们心神不宁,即便不去想做乱的邪祟,恐怕也会觉得今春格外寂静吧。

宋渡雪在风花雪月之事上向来悟性绝佳,拿到笛子玩了一会,就基本已经学会了。他懒散地倚着船篷,先吹了一段杨柳枝,又吹了一段浣溪沙,百无聊赖之际,开始胡乱发散,想怎么来怎么来,那调子一会冲上天,一会又落到底,跟宋大公子本人一样任性,听得藏在岸上静观其变的朱英不禁莞尔。

又过去一会,笛声逐渐趋于平和,平和得过头了,甚至像含着几分寂寥。

这也是宋大公子的一部分吗?朱英不太能确定。她乐感并不佳,完全没有闻弦音而知雅意的天赋,正费劲巴拉地自个儿琢磨,笛声却戛然而止。

宋渡雪悄无声息地将笛子从唇边移开两寸,眼睛死死盯着前方。小渔船不轻不重地摇晃了两下,仿佛只是波浪起伏。

一只湿漉漉的手攀上了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