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 > 第74章 姐夫对小姨子太好了

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 第74章 姐夫对小姨子太好了

作者:山里的汉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02:11 来源:小说旗

一声锣响后,窝棚囤召开了村民大会。

这一次比以往哪一次都要浓重,是在村子里的一个戏台上召开的。

猎人们被押上去时,还一个个犟得像头牛,嘴里也不干不净的咒骂着。

然而,当办案人员将调查经过详细宣读了一遍后,他们一个个腿软的倒在了地上。

那晚上,的确是他们偷盗的鱼,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哪里想到,王多嘴和狗娃竟然带着这些办案人员,找到了两个证人。

一个是牛牯墩村的一个老者,是个备受尊敬的老兵,其供词十分有说服力。

对方证实,在那天晚上起夜的时候,曾见到这几人背着沉重的麻袋往家中赶。

然后第二天的时候就见到这些人,随手乱扔鱼骨头和鱼鳞。

老兵正直善良,不会说谎,更不会包庇任何罪人。

所以,办案人员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哪怕这会给他带来村民的报复打击,亦挺直了背脊。

另外一个证人,则是村子外的一个中年人。

此人因为年轻时,就娶了一个比自己年纪大十多岁的女人,经常受到村人指指点点。

一怒之下,就带着女人离开村子,离群索居住在那山林里。

那天晚上,这几个牛牯墩村的猎人,放着小路不走,就想着山中安全,从其房后经过。

哪里想到,这中年人当天晚上因为女人生病,一直没睡,正好将他们几人的行径看在眼里。

此人和牛牯墩村的人有嫌隙,自然不会包庇他们。

虽然有证人,但也不足以说明,鱼就是他们偷的,一个个还可以狡辩是自己捕猎的。

林海做事做全套,自然防着这一点。

在发现村民的鱼被偷了后,就把张老师给请来了。

这人有学问啊,联合村子里的会计,刨去平时的消耗,愣是计算出每户人家丢失的鱼数。

所以,这几个人家中搜查出来的鱼获,再刨去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耗,最后计算出来的鱼数,和林海给的单子,记录所差竟然只在十斤以内。

世间事,哪有这么多巧合的?

仔细盘查了一下村民后,发现他们的家中根本就没有捕鱼工具。

连个渔网都没有的人,却说是自己劳动所得,说给鬼听,鬼都要摇头。

他们无法自圆其说,在办案人员的威压下,还能扛得住的人可不多。

于是,当其中一个人崩溃的承认罪行后,剩下的人再负隅顽抗,只有更加严厉的后果。

毕竟,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

窝棚囤的村民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些狗贼,烂狗屎,污秽的粪水等,不要钱的往这些人身上招呼。

没有人同情他们。

这些鱼的价值计算起来,算是重大要案,能让他们将牢底坐穿。

如此恶行,自然要拿去警示世人。

有人给他们挂上了牌子,押往附近的村子游街示众,最后才押到镇上,送进班房。

至此,牛牯墩村的人,也连累的小火了一把,成了贼窝的代名词。

原本还算是个热门的婚配村子,突然之间变得门可罗雀。

谁家的好人,能要贼窝的人?

这年月的人,把名声看的很重,不是那活不下去的,没得选择,谁也不愿意玷污名声。

林海经此一事,在窝棚囤的声望再上一层楼。

那几乎人家对他感激的不行,说啥也要请他们一家子吃饭,还要送礼。

林海哪里肯收啊,实在推脱不过,只能让他们帮忙砍三天柴火,就已经满意。

庄户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力气,这柴火拿去卖也不值几个钱,能用这个还了对方的人情,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一不小心就干多了,林海家的两个院子都堆满了,最后是把门口都堆出来一摞高高的柴禾垛,怕是足够烧上一年的。

谁来他们家,不得对着这些柴禾评论一番。

“哈哈哈,这可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林海的日子要火起来了哎。”

“看看这个,小娃娃们都要以此为榜样,努力迎头赶上,争做一个对村子有贡献的人。”

……

林海觉得也挺有意义,跑去找那个村子里的老秀才。

这人一把年纪了,年少时是参加过科考,是正儿八经的秀才老爷。

后面科举取消了,老人家道中落就没再做过学问。

但是一手毛笔字写得龙飞凤舞,那是十里八乡都让人渴求的墨宝。

逢年过年,遇上大事的时候,就会有人特意登门来求。

比如福字,对联,家族记事,红白喜事记账,写信,甚至是宣传标语等,是个很受尊敬的人。

林海这一次所求的,正是一个门头,准备给自己的小院挂上两个牌匾。

一个是柴扉话桑麻。

他虽然话不多,但骨子里是个喜欢热闹的人,特别喜欢听村里的人呱啦家常。

欢迎大家伙来家里扎堆。

等到开春,他还打算弄个凉亭,就在门口旁边的一小块空地上。

再弄个比较大的茶桌,让大家伙儿有个休闲的去处。

日子咋可能冷冷清清的过?

他上辈子就特别喜欢和村子里的人交流,此时外和他们相处起来,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淳朴善良的村民,是这个时代的才有的宝贝啊,再过几十年,这样的邻里关系,是花钱也买不来的。

他喜欢这个年代,虽然落后又贫穷,但没有那么多利益纠葛和锱铢必较,只有浓浓的人情味。

感谢老天,让他回到这个时代,能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

牌匾挂上去的那一天,蔡家的院子也被改造完了,从此以后,这里也该换个称呼了,被林海称之为李家院子。

让老秀才写的牌匾,又找木匠复刻。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呢。

这里就是他给李家三姐妹安置的家,不管他将来找不找媳妇,她们都不需要再担心会被撵走。

就算以后嫁了人,这里也会是她们的娘家,随时就能回来小住。

三姐妹看着林海所做的这些,都快哭死了。

她们一直以为,那院子修建的这么好,是林海给自己准备的新房。

毕竟,那马媒婆三天两头就上门来说亲,都快要将门槛踩破了。

哪里想到,这么好的宅院,竟然是给她们的。

姐夫对她们的好,那是倾尽一生也报答不尽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