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配音天王 > 第309章

配音天王 第309章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6: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是明朝也有着别的朝代剧所有的特色,明朝探案剧医馆笑传的总编剧朱凌峰曾说过:历史上同时存在ia跟fbi的只有明朝这个朝代,当时有东厂和西厂。

另外还有皇家警卫力量锦衣卫,这也给许多明朝剧以灵感,事实上第二梯队这些朝代剧,都像明朝剧这样有着不可替代的特色,可谓是自有风骨。

除了2013年的兰陵王,几乎所有的剧都出现在2015年之后,也就是“ip剧”大行其道的时候。魏晋南北朝成了广大架空背景的ip提供了“落脚之地”。

如琅琊榜备案时背景是南梁,锦绣未央的女主原型是北魏的冯太后,孤芳不自赏的故事发生在东晋十六国,楚乔传则将故事落在了西魏

为什么这些ip纷纷选择落地魏晋南北朝?

一是观众对这个历史时期的概念比较模糊,会给创作者更多的空间;二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处于异常混乱的年代,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而近几年如此火热的魏晋南北朝剧没法跻身a班,是因为它是一位偏科严重的选手:可信手拈来,但同时也可能遭遇审查。

魏晋南北朝的正剧只有少的可怜的两部作品,一部是北魏冯太后,另外一部是被剪成七集电视电影的北魏传奇。个中缘由,讽刺的与ip剧纷纷落地的原因相似,异常混乱的年代,在民族问题上难以缕清,历史观也难以明确。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剧的冷与热,都在于其混乱的年代,那么秦朝剧的秦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何还屈居第二梯队?

与汉、唐、清相比,秦朝相关的史料并不多,这也给影视化带来了难度。但秦朝剧仍然有高质量的正剧压身,比如榜单里的秦始皇和占据三席的大秦帝国系列。

除了正剧之外,秦朝剧也不乏“放飞自我”的作品。10年播出胡歌穿越到秦朝做将军的神话,这样一部脑洞大开的作品竟然还是央视八套的开年大戏,首播两日就刷新了央视八套开年戏的收视率纪录。

15年的ip作品秦时明月则是改编自同名动画,讲述荆轲之子荆天明、墨家巨子之女高月与楚国少主项少羽的故事,不过电视剧远不如动画知名度广。

而在此前轰轰烈烈的“大女主潮”中,功勋卓越的秦始皇也没能幸免,成为大女主剧们霍霍的对象。在16年开机的巴清传里,秦始皇要靠寡妇清这个人物才能修长城的人,还要与寡妇清共分天下。最后该剧的一路坎坷,也被网友调侃为祖龙发威。

无独有偶,在迪丽热巴主演的秦时明月丽人心,秦始皇也会对着女主说出“寡人爱你,愿意与你共分天下”这样,轻巧地像说出“这片鱼塘我都为你承包了”一样。

如此猜测并非空穴来风,除清平乐之外,以宋真宗赵恒和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的故事为主线的大宋宫词片花公开,或将于今年播出。

积压13年老剧,讲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故事的清风明月佳人于近日播出;再加上去年热播的大宋少年志,宋朝剧看起来正一反过往的空白,来势汹汹。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少不了宋朝剧,只是也许你从来没意识到那是宋朝剧!

从榜单不难看出,宋朝剧的面孔模糊,或许在于其极少以帝王为主角,而是以民间故事及武侠传奇为主。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也都发生在宋朝,但也少有人关注郭靖守了多年的城,究竟是在哪位皇帝的治下?

而榜单中的少年包青天水浒传杨门女将也取材自民间。排名第一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是改编自“种田文”的“宅斗”故事,也是发生于宋朝民间大家族的故事。

在这些侠气纵横的故事里,皇帝多是昏庸和无能的形象。少有的几部戏说成分相对不多的故事里也不外如此。

由黄晓明主演的精忠岳飞,宋徽宗皇帝不理朝政,宠信奸臣,联金抗辽。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把整理的有关朝廷重臣不法行为的八箱证据呈现给皇上,却被皇上焚毁。

所以当清平乐上线后,许多观众才会忽然发现,这竟然是在杨家将和包青天以及水浒传的故事里打酱油的宋仁宗,第一次成为一部剧集的主角?

此外不拍帝王故事还有一个原因:涉及到多民族的战争问题,不好处理。可见多民族问题是第三梯队,乃至第二梯队的选手们。

比如元朝剧里最出名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倚天屠龙记。除此之外,就仅有一部04年央视同内蒙古电视台共同出品的,没有知名明星参演的成吉思汗,和胡军、佘诗曼、吕良伟主演,但一直未能上星播出的忽必烈传奇。

另一个与魏晋南北朝一样混乱的五代十国,知名的剧集也只有倾世皇妃和画江湖之不良人。前者改编自网文,后者改编自同名动画。

资料的局限也是元朝剧创作的一大难题,成吉思汗、忽必烈的故事其实挺精彩,也发生过数次宫廷政变、皇位交接的故事,和同样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一样有意思。

但是研究元史的人少得可怜,也没有一副好口才,连百家讲坛都没人去讲,直接导致拍元朝剧的难度系数飙升。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梯队的朝代选手们就只有像宋朝剧这样,靠着民间戏说来大胆创作了。比封神演义就撑起商、周朝代局的半壁江山,直到19年封神演义还能拿下高收视和高播放量。

但是从清平乐的争议来看,它“节奏慢”“戏剧性不够强”等问题,并不能甩锅给宋朝。帝王自身的魅力不足,故事平淡,并非历史中的“大男主”,也有相应的解决方式。

那么大的一段历史,硬要把所有危机的起因、事件的解决全放在司马懿身上,这就成了戏说的风格。所以军师联盟篇章只能做一个群像戏,司马懿还在成长,他在历史的地位决定他不是戏剧的核心。

我们想象一下,一部剧依次登场的角色是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

全是自带光环的人物,他们的名字与作品,不但出现在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中,还出现在语文课本上,人称背诵默写天团!

这本身就是话题,就是流量哪个历史题材能带出这么多的牛人?

这么好的ip不好好发挥,真是太可惜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