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配音天王 > 第290章

配音天王 第290章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6: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又是一个剧集释放的小高峰,有心者会察觉到,今年又有一个品类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大女主。

豆瓣剧集推荐首页,有扶贫剧《山海情》、盗墓剧《终极趣÷阁记》、合家欢《假日暖洋洋》,却不见了肃杀四方的大女主们。

仔细一看倒是还有漏网之鱼:《上阳赋》艰难地位列首页最后一名。但数据却没有豆瓣排名这么温柔:云合全舆情热度显示,上线29天的《上阳赋》热度不及上了两天的《斗罗大陆》。

最近上星的唯一大女主剧还是《燕云台》,但口碑已经证明,这个品类在观众心里已经彻底倒掉了。当一个品类没了信誉,连沾亲带故的作品也要倒霉。比如,最近新上的《风起霓裳》,原著《大唐明月》更像是双强,但瓜田李下的改编,就别怪群众只给5分。

从炙手可热到人见人嫌,大女主的繁荣也不过才维持五年?

15年开始剧集市场上涌现出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而之后的两年间市场上更是人满为患。

和豪华配置形成反差的是,这些剧集少有超出7分的成绩,在一个国产剧整体通货膨胀的时代,这个得分只能说不佳。

是谁造就了平庸大女主剧的井喷?

当回顾过去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多方合力。

影视行业的第二次热钱涌入正发生在15年前后,这一阶段不少影视公司资产重组,迎来上市或者并购。而资本注入的背后是业绩对赌,头部项目显然更具备吸金潜力。

以慈文为例,其对赌期为15-17年,而大女主剧《花千骨》《楚乔传》就诞生于同一时期。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就曾在受访时表示,大投资打造的精品大剧好处是能为公司带来高收益,毕竟一部剧的单体销售价格可高达十亿元。

彼时作为进攻方的视频网站急切地争取年轻的观众,新鲜的大IP无疑能撕开防线。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2015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更断言。

大IP是未来娱乐产业发展方向,而对电视台来说不管是考虑到视频网站,还是一剧两星的新政策,押注头部作品看起来都更为保险。

大风潮之下,连带传统剧集公司和新入场者也不约而同。

而柠萌影业的创始人苏晓也确信,基于当时平台的崛起,做超级内容才能被平台看到。大IP成为影视公司、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一场共谋。

大IP战略下大女主的出现就顺理成章,剧集市场女性是主导,而大女主兴起前夜,国剧市场正值新旧更替:有《大丈夫》这样的传统都市剧,也有《暗黑者》这样的悬疑试水之作,但唯独没有针对女性描摹的作品。

恰逢其时大女主们填补市场的空白?

另一条隐线是国剧里大女主的传统,早在去年电视节期间,就有制片人告诉尽管女性在不同时代呈现的面貌不同,但无论是《渴望》还是《甄嬛传》,其实都是大女主的前身。

生于大IP,大女主们自然也与大IP是命运共同体。

背负着流量和业绩的压力,大IP的第一指向是注意力,所以通常是流量演员匹配经典网文,整体是AI产物。好处是生产效率提高,但也早就被抽取文化产品的原神。

当视频网站进化到自制阶段,大IP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作为IP战略的里排头兵,大女主们自然也该乖巧退下。

毕竟那些年里,大女主们只顾着谈恋爱和靠男人打天下,着实没给观众留下什么,除了几百亿的流量水分。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将大女主们的故事梗概拉出来捋一捋,就会发现雷同得惊人。

女主基本都是低开高走,在男主角的扶持下一路开挂,文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武能闯荡江湖当盟主。从《锦绣未央》到《且听凤鸣》,从《楚乔传》到《燕云台》,物理时间过去数年,大女主的世界却似乎停滞不前。所有剧情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好烂俗哦!

有些大女主剧是积压剧,可以说吃了后来者的亏,毕竟不高明的套路看多就真的想吐了。弱弱对决之下,能决定口碑的好像就只有演员,但不是每个《上阳赋》都拥有一个章子怡。

而且章子怡还可以说下凡体验生活,那些成日在大女主剧里打转的女演员们要如何自辩呢?

从外部视角来说,让人们厌弃大女主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更加重要:女性意识这些年逐渐觉醒了。

多以古装剧为载体;有传奇传记色彩;第一视角是绝对的女主视角;大平台投资。前两个特点基本就限制大女主的价值观是过去的,而这个视角就免不了男性凝视。

即便是爆款《延禧攻略》也不能避免:魏璎珞在后宫的成功,本质上还是依托于皇帝的喜爱。没有皇帝加冕,她只是后宫里平平无奇的妃子。简而言之大女主的大,是通过男人的注视奠基的。

用毛尖的话说,在全球女性四面出击角逐铁王座的时代,我们的国产剧还在制造奶奶剧。

何为奶奶剧?

大概就是即便女主没有情商和智商,但因为编剧拜奶奶庙,所以只要和女主吵过架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和她喜欢同一个男人的女人也会喜欢她,跟她有关的鸡毛蒜皮都能成为大事。这是国剧里最大的虚拟现实。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他们和95后正在成为新的收视大盘,而对于这些Z世代来说,更想看到独立自信的女主。

内容堪忧,视角单一,又沦为男性凝视的产物,大女主剧怎么能让年轻的观众买单?

这两年走红的剧,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女主都变得更有力量。去年的黑马《传闻中的陈芊芊》虽然不免绿茶之嫌,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女强故事:女娶男,孰强孰弱已然明显。

而现实题材《安家》讲的是买房,但因为房似锦筚路蓝缕的坚强,倒也有观众觉得她是大女主。

当今社会环境,不允许女性不自强不自立,不然你可能很难生活下去。弱小的、完全依靠别人的女性,恰恰是个例。

真实生活里并不缺乏大女主,只是女性有两面性,小女人和大女人兼而有之,女人生孩子那个痛苦,任何一个男人试试,早就扛不住了。说白了,每个月女性生理上的折磨,男人体会不到,男人往往怕疼怕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