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配音天王 > 第239章

配音天王 第239章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6: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90后,霍元甲是属于周杰伦的老宅、戏腔、大折扇。对于70后,则是围观米雪美颜的西瓜、茶棚、小板凳。

曾经的港剧《大侠霍元甲》,曾在内地掀起万人空巷的热度。街坊们蹲守在黑白电视机前,用塑料粤语跟唱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老版《大侠霍元甲》打败武士情节,让每个观众好好过了一把复仇瘾,畅出一口胸中积郁。

新版《大侠霍元甲》,赵文卓饰演的霍元甲名震上海滩,发出招生宣言:只要习武成为民众之习惯,东亚病夫的帽子自可摘除。

时尚是个轮回,类型剧也是。当然前提是要撞对时机。八九十年代的大侠剧,无论是《大侠霍元甲》还是《陈真》,抑或大荧幕上的《黄飞鸿》,戳中的都是家国情怀的传统意识与经济腾飞的愿景。

如今的大侠剧,无论是孤胆英雄《战狼》,还是群英荟萃的《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乃至于穿着古装的霍元甲,指向的则是扬我国威、在世界舞台争取更广阔空间的渴望。

当年李连杰拍《方世玉》。导演元奎在体育大学发掘只有20岁的赵文卓,让他出演片中大反派九门提督。提督的阴鸷狠辣被赵文卓拿捏精准,至今仍是短视频博主的重要狠角素材。

谁能想到年轻时表演灵动无比的赵文卓,将近天命之年演起霍元甲竟然变成铁憨憨?

说实话《大侠霍元甲》里的扮相还行,就是台词太出卖人了吧?

一口一个晚辈,不得不让人转移注意力。这个阶段五十岁宗师风范妥妥,三十岁晚辈略显装装。

前25集完美诠释什么叫武林巨婴。大刀王五救人不成,霍元甲硬拖着人家比武。王五输了霍元甲还不放过,看你心情不好等你舒坦了这比武结果才有说服力。

后来王五首级被挂城楼,霍元甲为了给义兄留全尸,又抛下正要拜堂过门的新婚妻子。与朝廷结下梁子,霍元甲的父亲和大哥嘱咐他先别回家。

可霍憨憨说走之前必须给父母磕个头,直接导致霍家满门男丁尽数丧命。你这哪是孝子磕头,分明是阎罗拜寿?

于是被迫躲进山中避世。救济过霍家的薛知县,令霍元甲深信不疑,竟然为对方运送起名贵药材。就算亲眼看到药材其实是鸦片,霍元甲都还觉得薛知县被冤枉了?

反派识别障碍也就算了,对身边人也很猪油蒙心。妻子的陪嫁小莲喜欢大有,霍元甲偏要把她许配给阿发,算是对阿发40根金条的补偿。

棒打鸳鸯导致大有和阿发打架,打完回来霍元甲又开窍了,不再强迫小莲的婚事。

所有人设的矛盾在于在武术上,他是反对权威和糟粕的先锋。把不外传的自家拳谱改成迷踪拳,传给外姓弟子,思想非常前卫开明;在生活里,他是大男子主义的铁憨憨,迂腐思想张口就来。

当然宁远感觉这也是郭靖宇编剧的系统性问题,《娘道》被指角色过于懦弱服帖,以女性牺牲来宣扬旧道德。《大侠霍元甲》也是如此,虽然霍元甲可以接受新的思想,但并不表示他可以脱离那个时代。

若把大侠看成一个有弱点的常人,该剧倒不失为对完美大侠的一次成功祛魅。铁憨成长史,总比满级开挂要可爱些。打斗都是硬桥硬马,奈何慢动作和多角度剪辑太拖泥带水了。

鞭与枪怎么共存,或者说传统与现代如何取舍,是年代爱国剧必须解决的命题。霍元甲能够战胜外国力士,却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更难以挽回列强入侵的败局。

所以他们始终面临着一种悲剧的定格:个人力量的无力感,与时代狂澜的雨打风吹去,形成催泪的戏剧张力。

定格之后,无非枪响,孤胆大侠再度陨落。年代爱国剧看多了,连孩子都能发现悖论——老祖宗的武术真的如此厉害,为何还在近代被列强摆弄于鼓掌之中?

这简直可以等同于李约瑟难题,古代中国对人类科技做出诸多贡献,为何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发生?

自从韦小宝用火炮破了神功,大侠们就始终和无力感捆绑在一起。练武虽能强身,却不知道可不可以救国。于是只好用生命的终止符,来逃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霍元甲的那一碗毒药,可以说不是洋人灌的,而是影视创作者们灌的。

活的大侠不是不香,而是少了以身殉国的悲壮。更重要的是,老打胜洋人,打完了国家却没有实质性回春,多少是令人沮丧的。所以唯有一代又一代的大侠涌现,重复着前人无法突围的困境。

《战狼》系列的出现,解开霍元甲留下的百年谜题。鞭子没了,神髓还在,大侠可以用现代的武器扬威,并光明正大地活到续集。冷锋不是东方的史泰龙,而是借壳重生的霍元甲。

动作电影不缺英雄,但在漫天硝烟中完成民族力量确证的,非冷锋莫属。电影几乎涵盖所有主流价值的政治正确:武侠的情义,军人的忠诚,国家的和平外交,对西方殖民者的批评,第三世界主义等等。

个人与家国相互依靠的动态关系,此前很少在主旋律作品中得到真诚的语境化再现。却被一部体制外的导演作品,捕捉到了民众的现实感与政治想象,不得不说是吴京浸淫武侠世界多年的一种缘分。

失去核心受众的武侠片,正可以通过主旋律的桥接,再次完成功夫内核的回归:侠客除暴安良,并且关心庙堂,追求清明政治;而主旋律题材,也可以借用年代武侠形式,启动通用的社会动员编码,让内容和情感结构更紧密。

电影结尾,僧人回归寺院,把治理天下的工作留给他们信任的李世民。这种安排维系江湖与庙堂之间的张力,保留自由的民间社会。

在后来李连杰的《黄飞鸿》和《方世玉》系列,甄子丹《叶问》系列,这种套路反复上演,延续大侠支持进步政治的传统。

突破经典类型的局限,除了不要过度消费侠客的悲情,更要在固定人设和套路上变奏。纵观近年的年代爱国剧,有两个突围方向值得参考:

其一是对大侠进行青春化改造,摆脱苦大仇深的刻板形象。释小龙版的《少年黄飞鸿》曾是不错的尝试,在一个孩子的顽皮捣蛋中消解了沉重的大侠包袱。

除了老戏骨徐少强有点样子,其他演员都跟闹着玩似的。强烈怀疑是走后门上的央8,青春化也是要看脸看演技的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