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回1991 > 第403章 对科研人才的重视

重回1991 第403章 对科研人才的重视

作者:一条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3 23:53:11 来源:小说旗

这两年,林晓一直在招揽半导体、互联网、移动通信、手机研发等方面的科研人才。

尤其是像韩耿这种从华国走出去的是首选目标。

上一世有人统计,从1978年起,在m国硅谷工作的清北大学的学生有两万人。

这个报道一出来,就有很多人跳出来,说清北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没做好,说这两所国内顶级学府是在给国外培养人才。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但如果抛开现象看本质,这些人之所以选择留在硅谷,而不是回国,最大的原因就是留在硅谷,比回国所能获得的待遇好。

留在硅谷,每个月能挣上万美刀,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几万到十几万,回到国内,只能挣几百块。

哪怕国内的货币购买力强,但其中的差距也太大了。

而林晓给这些人开出的待遇,是向m国硅谷看齐的,加上林晓舍得在研发方面投入,所以这两年已经招揽了一大批的人才。

在国内和国外提供了差不多待遇的情况下,其中大部分人是愿意在国内工作的。

在国外,月薪一万美刀,只是勉强步入中产,而是国内,月薪八万,年薪百万,社会地位直线上升,人人羡慕,不比在国外舒服?

当然,也有不少黄皮白心的,即便林晓这边开出比m国硅谷更高的待遇,也不愿意回国工作的。

但对林晓来说,只要有一部分人愿意回国工作的就可以了,如果真的全都回来,反倒会人才过剩。

手机研发和移动通信两个部门,现在已经有科研人员三百多人,除了最早期的几十人外,后加入的,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半导体部门虽然成立的晚,但因为有国家支持,发展的也很快,研发人员已经有二百六十多人。

互联网方面的人才倒是不多,只有几十人,现在都在Icq工作,主要是国内的网民数量太少,只有几千人,还没到大力发展互联网行业的时候。

而这么多人,不算留在国外的几十个互联网方面的人才,国内的六百名科研人员,仅仅是每年的薪资支出,就要8个亿,平均年薪为130万,当然,大部分的科研人员,年薪都在五六十万左右。

林晓这是像花为学习,上一世的花为,为什么技术实力那么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享受花为的996,因为花为的待遇好。

虽然薪水只是和国内同行持平,甚至还略低一些,但是,花为员工可以获得一部分虚拟股份,虽然并不是真实股份,没有表决权和转让权,但虚拟股份仍然可以享受到分红和净资产增值,仅仅是分红,林晓记得,2023年的时候,花为员工就分红了六百多亿,平均每人分红五十万。

不过,林晓没学习花为的员工持股,因为花为这种做法,是面向所有员工的,而他仅仅是面向科研人员。

当晚,林晓盛情招待了韩博士和李子卿,还有韩博士的几个助手。

韩博士的家人没有跟着一起过来,回国后,韩博士的家人就回了老家探亲。

其实,帮韩博士回国,最大的难度并不是韩博士本人,韩博士经常要去全球各地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在国内的帮助下,想要找个机会回国并不难。

甚至,韩博士还在港城参加过一次学术峰会。

真正的难点是韩博士的家人,韩博士的父母,三叔,妻子,还有三个孩子,才是真正难的地方。

韩博士如果贸然回国,恐怕这辈子都别想再见到这些家人。

林晓也不知道李子卿是如何做到的,不但把韩博士的家人一个不少的都带了回来。

但无论如何,他这个人情是欠下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情。

第二天。

林晓亲自送韩博士去的山城。

而到了山城后,李老亲自到机场接机。

虽然韩博士在业内的地位,要比克鲁斯教授稍微差一些,但克鲁斯教授毕竟是m国人,而韩耿却是华夏人,是自己人,更值得信任。

李老的到来,让韩耿的心里放松了许多。

回国前,韩耿心里其实是很忐忑的,哪怕林晓这边像他保证过好几次,但韩耿仍然担心国内对他的态度。

韩耿看起来很年轻,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实际上,今年已经42岁。

他是在动荡年代逃出国的,而在国外,他只能通过国外的报纸了解到一些华夏的情况,而m国媒体,从未停止过对华夏的抹黑,所以韩耿对于国内有误解是在所难免的。

但即便如此,韩耿还坚持要回国,这更加难得,更加让人敬佩。

按理说,韩耿的到来,会威胁到克鲁斯教授的地位,但克鲁斯教授对于韩耿的到来,却是最高兴的。

因为终于有个跟他同等水平的人可以互相交流了,而且,有人可以分担他的工作了。

否则,继续像现在这样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他担心某一天自己会猝死在实验室里。

要知道,在国外的时候,他每天只工作四五个小时。

可来到华夏后,其他的科研人员都是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甚至有一些工作时间超过十六小时的,他就是想摸鱼都不行。

而韩耿到来,至少能分担他一半的工作。

林晓和李老商量了一下,在山城给韩耿的妻子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是那种简单轻松,混混日子就可以的工作。

而韩耿的大儿子韩涛想要经商,林晓二话不说,帮他注册了一下工资,并注资1000万,韩涛一分钱不用出,就拥有了这家公司80%的股份。

这算是对韩涛的一个补偿,在跟着韩耿回国之前,韩涛在哈佛读大二,品学兼优,可以说前途光明,要知道,即便是在m国,能考上哈佛,也只是很小的一小撮人,不比国内考上清北的难度低多少。

原本林晓跟李老商量后,是想把韩涛安排在清北上学的,韩涛一开始也答应了,但在国内逛了几天后,韩涛觉得国内的商机无限,决定辍学创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