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回1991 > 第367章 各个公司的现状

重回1991 第367章 各个公司的现状

作者:一条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3 23:53:11 来源:小说旗

一番调查后,林晓发现,他竟然是误会了刘霞。

纺织厂食堂的伙食下降,跟刘霞确实有一定关系,但关系并不大。

因为纺织厂的饭菜价格是固定的,而今年物价上涨的有点厉害,一些菜贩子、肉贩子,还故意把一些菜的价格炒的很高,导致食堂成本增加,如果还按照以前的伙食标准,彭浩伟和刘霞就得赔钱。

所以,只能把伙食标准给降低了。

钟老和林晓差不多,都是不差钱,区区物价波动,根本就感受不到,所以,就以为是彭浩伟和刘霞的问题。

不过,也不是说刘霞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刘霞不知道从其他方面把控成本,只知道一味的降低伙食标准。

这也就是让他们承包食堂,如果让他们自己出去开饭店,估计饭店早就黄摊子了。

林晓让纺织厂后勤部门重新对饭菜进行定价,同时,也罚了彭浩伟和刘霞五万块钱,还贴出告示点名批评了他们一顿,让他们长长记性。

……

叶倾城用一系列行动告诉了林晓,地球上离开了谁都能继续转。

找林晓拉投资失败后,叶倾城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拉来了另外几个投资商,并签订了四份合作协议。

一家饮料厂承包了一处水源地,生产灌装饮料。

几个大宗的中药材采购商,一起组建了一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跟当地农民合作,他们负责提供种植技术,以及收购成品药材,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负责种植。

还有一家豆制品加工厂,跟沈雨几女的食品厂并没有竞争关系,这家豆制品加工厂生产的是豆粉。

还拉来了一家制药厂,在明县建立了一家分厂。

其中那家豆制品加工厂,就建在沈雨几人的食品厂旁边。

不得不说,叶倾城的工作能力确实挺强。

尤其是叶倾城还分别组织了一次类似于扫黑除恶的行动,还有企业一站式服务,让明县的营商环境大幅度提升。

对此,林晓还特意关注了一下。

按说,这两项行动,出现在1995年,是具有开创性的,仅凭这两项行动,就能让叶倾城扶摇直上。

但上一世,为什么他没听过叶倾城的名字?上一世的1995年,也米出现过扫黑除恶和一站式服务?

叶倾城也是重生者?

林晓很快就排除了这个可能,如果是重生者,又怎么可能不知道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突然,林晓有了一个猜测。

他平时和众女聊天的时候,他就经常说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互联网的未来,手机的未来等等。

反正他说的只是发展方向,而不是具体事件,所以也不怕泄露出去被抓走切片。

因为能预测到未来发展方向的人大有人在。

叶倾城,该不会就是剽窃了他的‘创意’吧?

还别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而此时最为庆幸的人就是宋毕粥和史海龙,若不是他们靠上了林晓,成功洗白上岸,这一波扫黑除恶,他们两个,包括他们手下,大部分都得被抓进去踩缝纫机。

接手了宋毕粥沙场和客运公司的两个老大,就在这一波扫黑除恶行动中被抓了。

还有史海龙不在道上混了之后,新上位的一批混混,也被抓了几个头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家屯这次栽了,一个村子,被抓走19个,其中犯事最严重的三个人,多半会吃花生米,剩下的16人,也要判3-10年不等,十里八村都拍手称快。

至于三年以下的?这次算是网开一面,抓大放小,饶了他们一次。

对于叶倾城做的这些事,林晓乐见其成,毕竟他是明县人,叶倾城做的这些对明县是有利的,只要叶倾城不来找他麻烦就行。

倒不是他怕了叶倾城,而是这些世家子弟一个比一个心眼多,反正他是敬而远之。

林晓在家里一边带孩子,一边抽空把各个公司交过来的报表都详细看了一遍。

这一看,他才骤然发觉,自己竟然已经有这么多家公司和工厂了。

首先是明县这边的。

饲料厂,最早是宋毕粥自己搞的,但没搞好,买来的配方不行,于是找林晓入股,后来,林柱和刘玉海、二傻三人也都各自买了一些股份,林晓剩下的股份不多,只有27%,饲料厂一直是宋毕粥管理着,其余人几乎不插手,只领分红。

饲料厂现在一共生产三种饲料,分别是猪饲料、鸡饲料、鹌鹑饲料,目前主要销售范围是绥市和伊市,以及铁人市下面的几个县,其他市县虽然已经铺货了,但销量一般。

因为饲料这个东西和其他产品不一样,饲料生意,仅靠门店是没什么销量的,那些农村个人家养个几头猪的,大多都舍不得喂饲料。

卖饲料,主要还是卖给那些上了规模的养殖场。

而养殖场一般都是固定使用的饲料,轻易是不会更换饲料品牌的。

各个养殖场的老板,虽然都是干这一行的,但却算不上竞争关系,就跟农民种地一样,两个都是种地的农民,难道就因为都种地,就是竞争对手了?

所以,各个养殖场的老板之间,关系都不错,很多都是有亲戚关系的,大家抱团在一起,就拥有更高的议价能力。

在使用饲料方面,每个地区的养殖场老板,也几乎都是使用一个品牌的,轻易不会更换。

所以,饲料厂能拉到的客户,只有那些新建的养殖场。

饲料厂去年的利润是245万,而今年上半年的利润是182万,其中的增幅,主要得益于林晓和文武、陈世明三人创办的养猪厂。

不过,养猪厂的规模还没起来,现在只有80头种猪和600头生猪。

刚接触这个行业,虽然资金足够,就是规模扩大十倍都没问题,但文武不敢把规模弄的太大,怕步子太大扯到蛋。

要知道,养猪可是高风险行业,一次猪瘟就能让人倾家荡产,现在很少有养殖户懂得科学化养殖,因为养猪而倾家荡产的人实在太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