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 第331章 正牌使团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第331章 正牌使团

作者:断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6:06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一早,一行七十余人出城而去,疾疾而行。

那是李辰的精锐小部队,还有赵明德配给他的向导,以及李辰特意向赵明德要的人。

他并没有隐匿行踪,而是大摇大摆前去三百五十里外的陌城。

因为行踪怕是早就暴露了,藏不藏都没有用,所以,他直接改变了计划。

这一次,他不再准备偷偷摸摸地潜入,而是让赵明德以呼兰城的名义派出了使团,向陌城而去,他和精锐小部队就是使团成员,还有二十余人,分别是长期在本地生活,知道这里情况的一群呼兰城中人,有军人也有商人。

说起寒北与貊族的关系,多少有些复杂,并不能用和平相处或是战争状态一言蔽之的。

貊族人,也就是当地的土着,原本就是生活在由北纵贯南方的安兴山中。

安兴山与由西至东的东澜山夹角处,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小平原,东侧是大海,有一条图江七折八绕,斜斜汇入大海。

呼兰城就在平原的东北角,拥有一片海域。

而貊族人则三百多里外的正南方向,建了一座城,叫陌城。

陌城北边与寒北接壤,右边可以越过几重山去,直接探入大衍北境的内部,距离凉京大概上千里。

虽然陌族这里是平原,但因为地靠海边,盐碱地太多,根本不长庄稼,能种庄稼的地方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貊族人,平素里只能靠进山打猎、下海捕鱼所获物资及酿造的粗盐,用来和大衍交换粮食,日子过得并不算好。

所以,对于来自大衍的粮食、布匹、瓷器、工具等等,这些都是刚需,依赖程度极高。

而貊族人打仗很是废柴,基本上逢打必输,无论跟大衍还是新济罗。

所以,貊族后来干脆不打了,直接躺平,你来揍我一下我就管你叫爹,你不来我就支棱起来做爷。

好在,貊族所处的位置很重要,是大衍和新济罗的缓冲区,无论是谁想打仗,都得先过貊族的地盘,无论是谁都不想貊族被对方吞并。

就这样,貊族反倒奇迹般地在两个国家的夹缝儿之中生存了下来。

一直以来,魏征代表的呼兰城和貊族的关系倒是不错,相互间也是通商往来,将寒北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入貊族,也维持了貊族的生存,到现在为止,貊族已经发展成了拥有二十几万人口的小型区域势力。

说起来魏征在劫杀商旅这方面,倒也不敢做得太过份,除非是携带贵重物资的商旅或者接到特殊命令,否则的话,轻易也不会劫掠的。

毕竟,这种事情干多了,虽然自身是恶人不怕遭报应,但他也要考虑北雁关的反应。

所以,一般经营瓷器、粮食、布匹等等生活物资的商旅,他基本上不怎么打主意。

但这一次李辰带来的是最纯粹、最璀璨的水玉,况且还接到了上面的命令,所以魏征才毫不犹豫地出手,然后,毫不犹豫地被杀。

原本,貊族内部拥有十几个部落,虽然对外对仗不行,但对内打起来却是毫不含糊,相互间仇恨厮杀,打了几十上百年都不消停。

但后来出了一个有些头脑的人物,东闾。

东闾带着自己的部落,据说是合纵联横、连哄带打,结果居然就统一了貊族内部,还建了一座城,叫陌城。

几个月前,东闾和魏征合伙儿抢了扎堆儿的盐商,狠狠捞了一笔,然后便将那些商旅都劫了回来,据说,就劫到了陌城,但现在生死不知,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正是因为貊族与寒北之间这种暧昧不清的关系,所以,这一次,在赵明德直接控制了呼兰城后,李辰就直接摇身一变,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呼兰城使团,直接出访貊族,光明正大地要人去了。

危险当然是危险的,可这也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如果东闾是个有头脑的人,就一定不会轻易动李辰包括这个货真价实的使团。

因为,那要面临着寒北的怒火与报复。

况且,他与李辰之间也没什么深仇大恨。

但是,现在陌城之中有可能多了一个赵子文,那事情就有些麻烦,保不齐赵子文使什么阴招,让东闾一时间昏了头脑,对李辰不利。

但几方权衡之下,李辰还是决定这样做了。

他倒是要看看,那个东闾是个什么人物,就赌他绝对没有这样的胆子。

更重要的是,他主动现身出来,甚至还能起到诱饵的作用,有可能抓到赵子文,一方面绝除后患,另外一方面也能审出更多的秘密来。

所以,这一趟貊族之行,现在看起来,倒是必须要去的了。

这一路行过来,倒是景色迥异。

有不少山地丘陵,全都是石头,根本种不了地,除非下大力气进行土地平整。

倒是也有大片大片平整的土地,面积不小,土地也有不少,可大部分都是白亮亮的盐碱地,连草都不长,全都是一簇一簇的碱蓬子,偶尔能看到一些貊族人在用工具取碱土,应该回去烧碱。

周围能种庄稼的地方委实太少,想在这地方生存下去,确实不太容易。

“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能在这里活下去的,生命力可真都挺顽强的。”

侯小白拿起水囊来喝了口水,嘴里骂道。

“鸟不拉屎?这倒也未必。”

李辰微微一笑道。

“啊?就这破地,不是石头拉子就是泻卤的碱巴拉子,根本种不了庄稼,能长啥啊?”

侯小白咧嘴道。

李辰倒是知道,泻卤之地,便是古时对盐碱地的称呼。

他微笑摇头,“山地丘陵,可种果树、茶树等经济作用。而这泻卤之地,其实更好办,进行盐碱改良便可以了。”

“碱巴拉地还能进行改良?可没听说过啊,辰哥。”

侯小白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李辰。

“当然可以改良,有很多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开沟排盐,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淤灌压盐,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种水稻,同时利用水稻进行围垦洗盐。”

李辰微笑道。

“碱巴拉地还能种水稻吗?这倒是没人试过,就知道种啥都不长,连野菜都不长,也懒得有人费那个事。”

侯小白有些惊奇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