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 第312章 大建设大生产,搞起来!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第312章 大建设大生产,搞起来!

作者:断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6:06 来源:小说旗

在这个时代,人力资源永远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尤其是在这种生产力低下、人均寿命不高、繁衍能力不强的时代,人口更是稀缺资源。

并且,这些流民可是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严苛环境淘汰后剩下来的,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无论智力体力生命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精华人群。

如果能吸纳这些流民,将他们成功地转化为自己人,别的不说,自己的实力瞬间就可以膨胀十倍有余!

要知道,要是放在草原上,这可是相当于一个超级大部落啊,而且基本上全都是优质人口,以青壮为主,那可是最上等的生产力,甚至可以说是最优质的兵员来源!

收容了他们,只要能养得下去,因为对活命的感恩,他们会对这里产生高度的认同感,服从性会更强。

那时候,拥有这么多人口,可就拥有了强大的战争潜力了。

只要将这个地方稳定住,将这么多人口吸纳归化,未来,无限可期。

所以,李辰就算咬碎了牙,也得把这些人全都收了!

要不然,没有任何利益可图,只是要冒着玉龙河被拖垮的风险干着镇北王府才干的事情,李辰坚决不会这么做!

凭什么朝廷的锅,要让他去背?

于是,接下来,李辰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抚村民、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语声沉重,时而悲悯苍生、时而感同身受。

总之,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要让这些村民们真正的同意、自发地接纳这些流民!

并且,李辰着重提出了两个建议,那就是,一方面,他们收容流民只是接受最优秀、最精英的那些流民,其他的大部分流民都会迁到平阳县去。

另外一方面,收容流民,会通过产业收容的办法,直接给他们提供工作,让他们平稳过渡、自力更生、不会闹事!

经过了长达两个时辰的思想工作,期间还伴随着各大执事参事之间激烈的争吵,同时,还有那些原本象山学院的先生们在陆三渊夫子的带领下共同支持李辰,苦口婆心地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掰开了揉碎了给这些村民又讲了一遍。

最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有人都被李辰的“一腔赤忱”所打动,终于达成了一致。

那就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也要收下这些流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在外面。

“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大执事,厉害!”

外面,无人之处,宋时轮向着李辰竖起了大拇指。

他当然清楚李辰是怎么想的。

上位者,永远要考虑的是大局,其次才是民众的命运。

如果大局垮了,其他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这一点他与李辰不谋而合,同样也是这样想的。

并且,李辰居然真的能说服这么多村里人心甘情愿接纳这些流民,能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实属不易!

“有人才有生产力,没人一切都空谈。”

李辰略有些疲惫。

毕竟,做人的思想工作是最难的,刚才实在太耗精力了。

“愿玉龙河,以后成为天下的玉龙河,哦,说错了,应该是这天下,是玉龙河的天下!”

宋时轮望向了李辰,微笑道,笑容中甚是欣慰,因为他清楚,距离未来的目标,怕是,已经踩到了实地上了。

“愿宋执事成为天下的宋执事,哦,我也说错了,应该是宋执事的天下。”

李辰有些好笑,不禁打趣地回道。宋时轮,还真是个有执念的妙人啊。

不过,宋时轮和楚青松,在本性上,倒是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都想天下安好!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您可就是执天下牛耳者了,因为,宋执事首先是李大执事的宋执事。”

宋时轮见四周无人,低声轻笑道。

“丝……”李辰牙疼似地吸了口凉气,“宋执事,做人做事,还是要谨言慎行的好啊。”

“放心吧,有些话,传不入人耳,有些事,出不了玉龙河!况且……大执事刚才,也并不是十分谨慎嘛……”

宋时轮打趣地一笑,但对这里局势的掌控,他有着绝对的信心。

……

接下来的几天里,平阳县居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措,那就是,开始扒城墙。

非但如此,还满城贴告示,要扩建平阳县。

同时,还全面招募工匠,要盖安置房。

并且,着重向那些流民雇佣民夫,扒城墙、建新房——是给工钱的那种,可不是服徭役!当然,伙食自备。

消息一出,瞬间就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那些流民都饿疯眼了,眼看着有这样的工作机会能干活赚钱买粮吃,怎么可能不干?

尤其还是专门面向这些流民进行招工。

这些流民之中,除了老少妇孺之外,居然有着将近一半的青壮,全都被招募了过去。

并且,事实证明,县衙那是真给钱啊,每人一天二十文,只要你干活不偷懒,保证给到位,拿着钱晚上就可以去粮铺买粮。

那些流民感动得不行,尤其是听说,县里根本就没有钱,是玉龙河的大执事、大英雄、大善人主动借钱给平阳县,让平阳县这样做的。

而城里的粮铺盐铺布铺也是他开的,卖的东西比那些黑心粮商们卖宜多了,保证人人干一天活肯定都能吃上至少一顿饱饭!

当听说这些消息后,那些流民对李辰的感激简直无以言表,直接爆棚,天天在工地上被提及最多的名字,就是李辰。

而这几天来,林灵儿也从玉寒关外赶回来了,紧急成立了一个钱庄,专门用来进行专项贷款,就贷给平阳县搞建设,同时把粮铺盐铺布铺之类的也全都支了起来,向所有人发售粮食等各类生活用品。

至于钱嘛,当然是要赚的,区别就在于赚多赚少罢了。

反正在这乱世里,只要卖得比那些黑心商人的东西便宜,这就足够收买人心的了。

至于平阳县衙从她的钱庄里贷的款,完全无息,可是只要流动起来,用来买她的东西,那可就是有钱赚了。

无论怎么流动,灵儿姑娘就是一个字,赚。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搞了建设、活了经济、救了流民、收了人心,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内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也趁着这段时间,李辰也和宋时轮还有楚青松几番规划设计,最后将工业园区直接选址在了城东侧。

同时,李辰的木匠工坊也从流民中招募了大量的熟练工人,开始加紧制造纺车、织布机,同时还上马了提花、印染等多种设备。

这玩意,李辰设计起来实在不要太轻松,毕竟,在现有机械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即可,先可着最简单的来,只能要提升一下生产效率便行。

毕竟,李辰可不想一蹴而就,直接弄出来他所能设计的极限。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逐渐升级,不断用小代差对这个时代的技术进行压制,一步步地发展起来,才是王道。

要不然,直接升级到极限状态,容易造成文明跃迁后遗症,反倒会被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技术所反噬,那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一句话,大生产、大建设,搞起来!

工业园区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一方面涉及了选址建设、厂房规划、用水照明等等,另外一方面也涉及了设备装修调试、工人培训等等问题,李辰估计,至少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将一期工程上马。

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扒城墙、建新房、城市扩建已经开始破土动工了,近万流民都成为了民夫,参与其中,这些流民都有了工作,生活有了保障,怎么也能安稳下来了。

而与此同时,因为扩建城墙、建安置房,也带动了玉龙河红砖水泥生意。

现在,玉龙河的红砖水泥大批量地生产出来,日夜不停地往工地上送,用来盖房子使用。

当然,这一切都是由平阳县出资购买,玉龙河共助合作社往外卖——这笔钱当然是林灵儿的钱庄无息贷款给平阳县城的。

等平阳县城等来了上级拨款,或者是收上来赋税之后,就可以逐年还贷了。

而通过这个过程,玉龙河当然也能赚上一笔,老百姓全都能赚钱,当然开心——无形当中,对于收容那些流民,抵触心理也就不再那样强烈了,甚至已经开始逐渐接纳了新来的那些流民。

至于未来城墙的建设,李辰却并不准备用红砖了。

毕竟,红砖虽然便宜,但用来建房尚可,用来建筑城墙,却只能是用来应急,长远来看,并不结实,还得是青砖夯土才可以。

其实李辰不是没动念用混凝土建城墙,可现在的技术问题不太容易解决,更重要的是,建混凝土城墙势必要用到太多钢筋,以现在玉龙河的产能,是绝对供应不上的。

所以这个方案他舍弃了,和楚青松商议之后,决定还是用老办法,青砖夯土,这样的话,建起来的城墙才会更坚固耐用,甚至不需要怎么维护。

毕竟,李辰心中的想法是,以后这座城市可是他起家之地,甚至不排除这里以后会发生大战的可能,所以,必须要将这里的城墙建得坚固一些,再坚固一些。

同时,城市的规模也要全面扩大,无论现在是否有那么多人,至少,要建设出一座能容纳三十万人规模的城市。

虽然这样的城市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说,已经足够惊世骇俗的了,但为了长远考虑,李辰必须要这么做——先把城市用城墙圈起来足够大的面积,然后再在里面不断地设计规划。

哪里是战时兵营、哪里是居民区、哪里是蓄马区,都要统一规划好。

有备无患!

至于玉龙河的城关,李辰经过再三思量之后,决定舍弃不用、忍痛拆掉。

因为之前的那道城关只是临时建起来应付大战的,简单地来说,是应急用的。

从长远来看,红砖水泥的城关绝对不够结实牢固,应付不了强度更大大的战役。

别的不说,鄂金人的投机机砸过来的大石弹,就已经将城墙的一些部位给压塌掉了,所以这座城关绝不能再用了,也绝对不可能再用红砖水泥来建城关了。

并且,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之后,再建城关,也绝对不是依山而建,而是要远出两侧山峰,在山外建城关。

至于玉龙河,起家之地,这里就变成一座以农为主的农业城市吧,那些城外的流民,也不能全都由平阳县城吸纳,毕竟,那样的话,楚青松的压力实在太大。

所以,李辰这边自然也要吸纳流民的,但吸纳这些人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唯有精英才可以。

所谓精英,第一就是有读过书学识者优先,第二就是各种会手艺的工匠优先,第三就是青壮优先。

并且还要进行详细的甄别!

李辰预计,连家眷在内,收容五千人以上,玉龙河也是没问题的。

只要入了玉龙河的藉,就是玉龙河的人,就会享受到玉龙河的种种待遇。

这里,李辰也刻意设计出了一个等级差,那就是,唯有拥有了玉龙河村藉的人,才能成为合作社成员,才有资格享受到超过其他任何地方百姓的优质社会福利。

通过这个福利差,才能不断地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涌入玉龙河,将玉龙河打造成为一个精英荟萃之地!

李辰相信,只要给他时间,他就一定能够将这里打造出一个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人间天堂。

当然,也完全能够打造出一部潜在的、庞大的,战争机器。

至于新香寨那边,他当然也有考量,暂时不动,做为大山中的另外一个后备基地,继续发展。

同时,也将那里做为了一个练兵之处、藏兵藏粮之地,关键时刻,或许还能派上大用。

所以,那里作为一个主要生产基地,不能削弱,还要加强,还要往那里运送最忠诚的玉龙河人,将这座大山深处的矿业城市,牢牢掌控!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不过,在做着这些工作的同时,却有另外一件事情让李辰小小地惊喜了一下。

那就是,增产和肥料的事情,又有了新进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