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回高考当状元 > 下井(二)血锈的岩壁

重回高考当状元 下井(二)血锈的岩壁

作者:道胜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5:47 来源:小说旗

他们在井下休整片刻,又继续往前走。

矿道越来越窄,潮湿的石壁几乎贴着肩膀,一路压得人喘不过气。墙上凝着水珠,低温混着煤灰与铁锈味,一口气吸进去,满是刺鼻的陈旧和沉闷。

靴底踩在腐烂的枕木上,咔哒作响,像一下一下被拉近的钟摆声,扰人又扎耳。

乔磊走在最前,头灯扫着前路。他的呼吸罩指针一切正常,可胸口却越来越闷,像空气里藏着什么说不出口的东西。他擦了把汗,眼神警觉。他心里清楚,这条通道,不对劲。

“湿度在升。”他低声说着,扫了眼自己腰间那只旧式呼吸计——那是他师父留下的,比任何仪器更可靠。

乔伊紧跟其后,探测仪上跳动的数值忽然波动剧烈。她猛然感觉胸口一热,那枚平日只作装饰的吊坠,突然像被电了一样,烫得她一怔。

“等等,有干扰。”她伸手拦住了身后的陈树。

陈树立刻停住,脸色变得凝重。他平时虽然嘻嘻哈哈,但这时候反而最清醒。他的父亲,当年就是从这井里失踪的。

队伍中间,张芳不动声色地靠近王昭。她的眼神仍旧清明,只是手指已下意识攥紧仪器包,指甲扎进掌心,像在提醒自己保持理智。

“走慢点。”她低声说,连语气都带着一丝干涩。

王昭点了点头,没说话,地质锤在她手里握得死紧,指节泛白,像握着一口气,也握着一种不肯低头的倔强。

走在最后的马星遥忽然停了下来。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不对。”

“喂……”刘小利小声嘟囔,“你们……有没有听到……”

他没说完,话噎在嗓子眼。

没人接话,连风声都好像停了。

六道头灯交织出一个微弱的光圈,照亮前方石壁上的一道道奇怪划痕。那些痕迹不新,却又不像常见的工具划出来的,更像……一双手指,或者什么更粗暴的力量,在挣扎时硬刻进去。

“停。”乔磊抬手示意,全队止步。

他们面前,是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门半开着,风从里面缓缓流出,带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腐木、潮气,还有一种像陈年湿被子闷久了的霉味。

刘小利拿着手电,小心翼翼往地上一照——一条新鲜的拖痕,从门口一直拖进了漆黑深处。

“这是……”他低声说,却不敢说下去。

乔磊没回应,只是挥了挥手:“跟我来。”

他们踏进门后,脚下的铁轨在这里断了。按原本的图纸,这里应该是尽头。封闭线、标记、塌方墙……可这些都没出现。

角落的木梁上,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时间落下的一滴墨。

那不是现代的制式,三道老式手扣锁得严严实实,边角还有划痕,像是曾被硬拽过。

乔伊蹲下身,戴好手套,目光凝在那铁盒上。

她轻轻拨开第一道扣。

“咔。”

又一声。

“咔咔。”

最后一道扣终于松开,发出一声像是断裂的叹息。

整个矿道在那一刻安静下来,连他们的呼吸,都像被这铁盒勾住了节奏。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在看着乔伊——那个不属于这里,却站在这里的女孩,正打开一段谁也不敢确定的过去。

盒子打开,一股陈旧的尘味扑面而来。里面静静躺着一层泛黄的蜡纸,像是时光隔开的帷幕。

乔伊伸手,小心翼翼地揭开蜡纸。众人不约而同地靠拢,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封老信——纸张干脆泛脆,边缘焦黑,像是被火烤过。信头上印着英文抬头,墨迹已略显模糊:

“tJ consolidated mining pany”

——“泰记联合矿业公司”。

乔伊皱了皱眉,把信举到光线下。纸上的字迹是繁体中文,写得清瘦却工整,间或夹杂着英文短语和手写的阿拉伯数字,看起来像是早年矿工们混合用语的笔记。

她轻声读出开头:

“亲爱的玛莉,我仍不确定这里的日子算不算安全。十二月三日凌晨,我们听见地层里传出金属敲击的声音……不是工具声,更像是——”

她声音一顿,喉咙像被什么卡住了。

“……更像是人声,被困在另一层里的声音。”

话音落下,空气像突然被抽干了水。众人僵在原地,谁也没动。

张芳嗓音发涩:“这信……是哪年的?”

乔伊翻到信末,一行字赫然印在页角:

“一九三八年。”

一阵风从铁门缝隙灌进来,卷起地上的灰尘,也吹得那封信微微颤动。

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他们脚下的,不只是这口矿井的深处,而是一道被岁月遗落的缝隙。一个被封存了几十年的回音,忽然在现在响起。

“1938?!”

王昭的声音突然拔高了一点,眼神发直。她脑中闪过父亲前两天夜里放给她听的那段录音——模糊的敲击声,节奏诡异,还有一张写着“1938年”的旧照片。父亲当时什么都没解释,只说是“老物件”,她现在才突然明白,那一切都指向这口井。

陈树猛地回头盯住乔磊,嗓音低哑:“这矿……抗战前就有了?”

乔磊点了点头,眼里透出不安:“老矿确实是三十年代开的,后来几经转包,才成了现在的‘三号井’。但这一区……是后来才封掉的。档案里没有记录,连图纸也是缺的。”

马星遥接过信,摊开纸页,低头扫了一眼,然后缓缓念出:

“……若有一日此信被发现,务必警告後来的人——此井口不可再开。每逢十二月,便有异动……我们并非唯一在此作业的存在。”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口气,继续念:

“後记:若真信科技之力,请於‘时间场’稳定时,启动Ω装置,或能听见——‘另一层的我们’。”

信纸仿佛压弯了空气,房间一下子变得更窒闷了。

王昭喃喃复述:“……我们并非唯一在此作业的存在……”

刘小利咽了口唾沫,嘴角勉强挤出点笑:“不是吧……这玩意儿听着像地下版‘灵异施工队’?”

他说着想缓解气氛,可声音发虚,谁都笑不出来。

张芳紧锁眉头:“可……1938年的矿工怎么会写出‘时间场’、‘Ω装置’这种词?这……听着就不像那个年代的东西。”

一时间,所有目光都转向乔伊。

她没有说话,手指下意识地紧扣着信纸边缘,眼神却越来越凝重。那句关于“Ω装置”的话,用词方式、逻辑结构……和她这两年正在研究的“时频场干扰模型”几乎一模一样。

她喉咙发干,低声道:“这太精确了。”

“太不合理。”王昭盯着她,语气罕见地柔和,“乔伊,你……你确定这不是后来伪造的?”

乔伊摇了摇头,脸色苍白,却异常冷静:“我不能百分百确定,但——这封信的纸张、书写方式、包装手法,还有那种夹杂式的语言习惯,都符合那个年代。最重要的是……”

她顿了顿,看了眼众人,一字一句道:

“信里写的理论,是2020年左右才刚提出的假说。而它,出现在一封写于八十七年前的信里。”

周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那封信像一枚铁锤,敲碎了他们认知中的时间线,也敲开了这口矿井下,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回声。

空气突然变得厚重,像是有什么无形的东西贴在矿道的墙壁上,湿漉漉地回荡着每个人的呼吸声,却听不出一条能逃出去的路。

那封泛黄的信纸,在矿灯的光下轻轻晃动,仿佛它也知道,接下来的内容……不该再被念出来。

刘小利咽了口唾沫,勉强笑着:“要不……我们把信塞回去,就当啥都没看见?”

没人接话。

这话已经不好笑了。

他们终于明白,他们闯进的,不只是一个封闭已久的旧矿井,而是——一个几十年前就有人想警告,却没人敢揭开的时间裂缝。

乔磊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带着多年井下老工人的那种笃定与决绝:

“把信收起来,往下走。”

“信没有结尾,但它提醒的‘底部’,我们得搞清楚……到底是哪一层。”

乔伊点点头,默不作声地把信纸折好,装进文件袋,再贴身塞进外套内衬口袋里,拉链拉得“咔”地一声,像是在封存什么不可逆的东西。

张芳站在原地,盯着那只已经空了的铁盒,忽然开口:

“这封信,不是被遗失的。”

大家转头看她。

她轻声说:“它是留给我们的。”

风,从矿道深处缓缓吹上来,冷得像水,又带着说不清的意味。灯光晃了两下,他们的影子在矿壁上一抖一抖,像是井下什么东西正在睁眼,看着他们。

乔磊走上前,蹲下身,把那只生锈的铁盒抱了起来。他的动作很轻,像是在捧一件旧友的遗物。

他没有急着说话,而是仔细查看信封、信纸,还有夹在里面那张泛黄的登记卡。卡片上的字迹早被煤灰糊住,只依稀看得出几个数字和一个名字。

他沉默许久,终于低声开口:

“这不是普通矿工写的。”

“信里用词太准了,能看出写信的人懂机械,也懂些……时空干扰之类的东西。他不是写给家人,是写给后面的人——也可能是写给我们。”

他翻到信纸背面,指了指印着的英文公司抬头:

“tJ consolidated mining co.”

“泰记联合矿业公司,租界时候的外资企业。那时桐山被划给外国人做资源开采。”

张芳神情一紧:“也就是说,这封信……真的是抗战前的?”

乔磊点头:“1938年,日本人全线入侵。桐山当时被定为战略资源区,很多井都被临时接管,用来抢采金属矿。老一辈的人把这些地方叫‘输血井’——人进去,就是耗材。”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几分:“写信的人,很可能是个被强征来的技术员。他发现了什么,却来不及说完。”

“后来出了事,塌方、失联、封井……很多人,没能上来。”

空气再次沉了下来。

他们脚下,是几十年前那些“没能上来的人”的世界。现在,他们站在这段被封印的历史上头,像站在一层薄冰上,而冰下的水,正在动。

而真正的“底部”——还在下面,等着他们继续走下去。

“1938年……”王昭喃喃出声,眼神有些恍惚。

她脑中浮现出父亲几天前放给她听的那段旧录音——模糊的杂音中,有断断续续的敲击声,像是信号,又像是求救。还有那张发黄的黑白照片,背后就写着这个年份。父亲从没说过它从哪来。

陈树突然转头,声音低而急:“你是说,这口矿……在抗战前就已经在用了?”

乔磊没急着回答,只是低头盯着手里那张登记卡,指腹轻轻摩擦着上面的字迹,像是想唤醒它沉睡多年的记忆。

那上面,只勉强看清几个模糊的钢笔字:

“No.42,mark”

乔磊缓缓念出来:“mark……可能就是写信的人。”

空气仿佛凝固了。众人的目光一齐落在那枚锈迹斑斑的身份卡上。沉默像锚一样,从他们的影子里扎进了地面。

他们谁也没动。

因为他们都知道,那张小小的卡片,不只是身份的标记。

它可能,是一个失落真相的钥匙。一个……埋在井底五十多年的回答。

就在气氛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时——

“噗。”刘小利憋不住笑了一声,随即咳了一下,怯生生地开口:“哇……不会是《英雄本色》里那位小马哥吧?”

所有人愣了一下,齐刷刷看向他,像几束矿灯扫过墙角。

他连忙举手:“别误会啊,我不是不严肃,我是……就想缓和一下。要真是小马哥,那我们这趟妥了!风衣一甩,子弹都拐弯躲他那种!”

张芳眉头一紧,冷声道:“……你觉得这时候还能开玩笑?”

刘小利摊了下手,耸耸肩:“不是,我只是想让大伙儿别那么闷。‘mark’,这名字听着就像港片男主,说不定下一页信纸就写着——‘我要的不是这个世界’。”

原本神色冷静的乔伊,嘴角轻轻动了一下,没说什么,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像是在默许他这一点调侃。

乔磊看了他一眼,也没说话,但那种紧绷的神情,确实松了一点。

刘小利心里明白,这地方太沉了,每多呆一秒,心里就沉一分。他宁愿别人觉得他傻,也不想让这支队伍,被这口井里的沉默慢慢压垮。

他悄悄拍了拍王昭的肩,小声说:“哎,昭姐,要真碰上小马哥,你记得拍张照,回头我得裱起来传家。”

王昭翻了他一眼,没说话,却也没拒绝这个没头没尾的笑话。

队伍重新收拢,往前走去。脚步在铁轨上踏出回音,通道依旧黑暗压抑,但因为刚刚那几句插科打诨,空气里终于有了点“人气”。像是一口从石缝中挤出的喘息。

那枚写着“mark”的身份卡,被乔磊贴身放在胸前内袋里。铁盒早已冰冷,但那张卡片仿佛仍在发热,一点点把什么从过去带到现在。

这时,陈树开口了,声音低得像是在自言自语:“可……他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词?‘时间场’、‘Ω装置’,连现在都没几个人懂。”

乔磊抬起头,神情沉着,语气却多了一分说不清的疑问:“这封信不是单纯的中文。它混杂着三十年代的工程英语,还有……一些我们现在刚刚接触的时间理论术语。”

他顿了顿,像是斟酌词句:“不是抄来的,也不像凑出来的……更像是,他真的经历过某种‘场域干扰’。”

刘小利迟疑地问:“你说的干扰,是指……我们最近碰上的那些反常?”

没人回答。

四周寂静,只有矿灯照出微弱的光圈,扫过铁轨、墙壁、残破的标牌。岩壁上凝着白霜,就像某个人在这儿喘过气,却被时间冻住了呼吸。

乔伊忽然出声,语调仍平稳,却透着一丝压不下去的裂纹:

“我查过档案。1938年12月6日,桐山矿区发生过一次‘封井事故’。官方记录说是施工结构失稳,塌了。127人失联。”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更低了:“可那份报告的下半页——被撕掉了。”

张芳一怔:“所以这封信,是在补那段被掩盖的真相?”

乔伊点头,但眼里没有一丝松动的光。

“不止是补。”她低声说,“我觉得……它是在等我们。”

“不是被发现,是‘安排’我们这个时间来发现。”

空气像是被这句话卡住了喉咙。所有人的呼吸都顿了一拍。

他们的眼神,不由自主又落到那封泛黄的信纸上。灯光照着它,像照在一口未完的墓碑上。

马星遥忽然开口,声音低哑,像从铁锈里拉出来的:

“这封信……是在等我们。”

他望着矿道深处,眼神幽沉:“我们现在不是在做调研,是……在赴约。”

通道深处,风声若有若无,像在回应什么。

王昭闭上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矿灯在她睫毛上投下微微的影子,细得像矿尘。

再睁眼时,她的神情已经变了——不再是那个带着好奇下井的学生,而像一位被尘封往事唤醒的目击者。

“我们正在走进一段……迟到了六十年的对话。”

她的声音不高,却像落在每个人心上。

乔磊把那封信重新叠好,指尖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庄重。他将信小心地塞进贴身口袋,动作像是给一座沉睡多年的墓碑整理遗物。手指停留在信纸边缘,轻轻一摩,仿佛在向某人许诺:我收到了。

当他抬起头,众人看见他眼中闪着光。

不是矿灯的反光,也不是疲惫后的湿润——那是一种清晰的、不能后退的决意。

“真正埋在井下的,也许不是石头。”乔磊轻声道,“是记忆,是真相,是一个没人敢接下去的故事。”

他说完,站直身子,语气沉稳如钎子入石:

“我们继续。我们是第一批……收到回信的人。”

他话音刚落,四周一片寂静。

但下一秒,六盏头灯依次亮起,像一串缓慢苏醒的光,沿着矿道铺成一道通向黑暗的锁链。

光照下,废旧铁轨从脚下伸向深处,轨枕间距整齐,竟像那封信上的字距——一笔一划,沉稳得近乎执拗。

空气中漂浮着煤尘,混着铁锈和时间的味道,仿佛1938年的墨迹还没干,仍在这空间缓慢弥散。

乔磊走在最前,胸口贴着那封信。每走一步,那微妙的重量仿佛都在提醒他:这不只是纸,是某人的命运,是一个还没说完的名字。

“mark”——这名字像一道看不见的影子,隔着六十多年,正无声地跟他们并肩前行。

七人默不作声,沿着铁轨深入井道。头灯的光扫过湿冷的岩壁,映出锈蚀的轨道、松动的枕木、凝滞的水珠,还有岩缝间那些已经变色的旧电缆头,像是某个年代残留的神经。

走了约五十米,前方忽然开阔了。

他们的光束一下子打到一个比通道宽了一倍的空间。地面残留着废旧工具的影子,墙上挂着一副生锈的铁梯,井顶滴下一串串水珠,啪嗒啪嗒砸在铁皮桶里,回音幽长。

像极了某种节奏。

像有人,在下层轻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