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回高考当状元 > 下井(一)从这里开始,精彩故事上演,不要错过

乔磊放下手机,指尖还残留着报纸的粗糙触感,像是一段过往的回声,从纸页上传回掌心。

窗外,雪悄无声息地落着。世界像被一层棉被盖住,天色沉沉,风也收了爪牙,一切显得那么安静,又那么厚重。

抽屉里那张老报纸又滑了出来,泛黄的边角卷起,像一只不安分的手指,提醒着什么。那条头版新闻依旧醒目——“三号井矿难”。字迹发旧,却沉得压人。

他低头盯着那行字,忽然想起前几天,和刘小利在商场碰头。小利拿着奶茶,笑着调侃:“你这人,活得真轻松。”

他当时只是笑笑没回应,可现在这笑意堵在喉头,怎么也咽不下去。

这些年,他们偶尔打趣,偶尔缄默,说着“该过去的都过去了”,但他们心里都知道,有些事从没真正翻篇。

雪花轻贴上窗玻璃,又慢慢融成水痕,留下一道道细细的线条,像某些未能说出口的思念,在时间里悄悄蔓延。

手机一亮,是乔伊发来的消息。只有三个字:三号井,没有多余的话。干脆,直白,却像颗钉子,一下扎进他心底。

他闭了闭眼,脑海浮现昨晚的画面。车库灯光下,乔伊蹲着调试仪器,神情专注,身影单薄,却透着一种不容干扰的坚决。她总是这样,默默地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扛,从不喊累,也不求回应。

乔磊合上工具箱,“咔哒”一声,那声音像是在心里敲了一记鼓。

这个动作他做了无数次,可今天,那一排工具——安全钩、手电筒、对讲机、急救包,全都显得格外沉重。

车子驶出家门,后视镜里,客厅的灯还亮着,像个温暖却远去的岛屿,慢慢被雪吞没。

雪把路压成一条灰白色的带子,像通往某个旧时光的走廊。他知道尽头是什么——锈蚀的井架、陈旧的记忆、以及乔伊和他们这代少年必须面对的答案。

装备包在后座轻轻碰撞,发出低低的“咚咚”声,像某种节拍,提醒着他:是时候了。

最后一个转弯,风雪骤然加大,天地仿佛只剩他一个人,在一场无声的旅途中独自走着。

三号井的轮廓缓缓从雪幕中浮现,铁架瘦硬,像瘫坐在记忆里的巨人,冷冷地看着这个迟来的访客。

乔磊熄了火。风雪立刻扑来,贴在脸上像无数冰冷的手指。那一刻,他听见了自己心跳的声音。

他把那张旧报纸塞进口袋,这次,不再是逃避,而是准备面对。

他轻轻走上前,在井口的黑暗前站定。

低声说了句:“我来了。”

脚下,雪被踩得“咔哧”作响,那是他心里的某个角落,在对即将展开的一切,做出回应。

【12月15日·阴·零下七度】

铜山郊外的三号井静静地躺在雪地里,仿佛一头沉睡已久的老兽,被风雪裹住,动也不动。风吹过铁栏,带着雪屑和铁锈味,井口黑黝黝地张着,像是一张不知道通向哪里的嘴。

乔磊蹲在井口,掐灭手里的烟。烟头落进雪里,发出一声轻响,很快被冷气吞没。他站起身,看向身后的几个少年少女——围巾裹得紧紧的,棉服鼓鼓囊囊,像是背着整个冬天。他们的眼神里是兴奋,也是紧张,仿佛这不是一次调查,而是一场隐秘又隆重的试炼。

“穿好防护服,呼吸器再检查一遍。”乔磊一边说,一边替刘小利把安全带扯紧,“这可不是春游。”

斜井像一条蜷伏的铁蛇,入口湿冷幽深。铁轨上结了薄冰,靴子踩上去咯吱响。头灯亮起,一束束光切开黑暗,扫过湿滑的井壁与偶尔露出的煤层。每一步下去,脚底都是沉甸甸的。

“这地方说不定真藏着点什么。”刘小利小声嘀咕,笑得有些发虚。声音沿着巷道回荡,仿佛井下也有人在回应。

乔磊突然停下。他低头望着地面,脸色一变。那不是机器传动的回响,而是一种隐约的震动——像心跳,却不是人的。陈树也警觉起来,目光扫向前方。

巷道岔口前,塌落的煤块堆成一堵断墙。张芳蹲下检查,指尖在破裂的煤层上轻轻一触:“这不是自然塌方。”她把手举起,手套上沾着些发黑的红色粉末。

“乔哥。”王昭忽然低声说,手悄悄拉住乔伊。两个女孩隔着呼吸罩对视,眼神里全是紧张。她们同时看向一根承重柱——上头,喷着一个不规则的符号:“Ω”。油漆是新的,还在往下滴。

马星遥的灯闪了一下。乔磊趁机望向前方,仿佛在一瞬间看见了什么反光。他眯眼细看,像是安全帽,又不像。

“队形别乱。”他说,抽出腰间的钢钎,在井壁上敲了敲,清脆的撞击声炸开,惊起几只藏在顶上的蝙蝠,扑棱棱飞过。

紧接着,地底传来一声闷响,像是久闭的门突然被推开。乔伊背包里的探测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屏幕乱跳,一串乱码晃动不止。

气氛陡然变冷。所有人的头灯光圈都在颤,像被什么盯上了。

“矿规里写着,女人孩子不能下井。”乔磊的声音低沉,“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们继续前进,橘红色的防护服在黑暗中像是一团团轻微跳动的火。

“注意脚下。”张芳又蹲下检查,“这段轨道接缝全松了。”她指着断裂的铁栓。

井壁渗水,水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像挂在空气里的玻璃珠。

乔磊忽然加快了脚步,没解释。他像是听到了什么,或者嗅到了什么。陈树在黑暗中不小心撞了王昭一下。

“不是说你不怕黑吗?”他低声说,想缓解气氛,拍拍她肩膀。

王昭没有回应。她的灯正照着井壁一角,那上头,有一串新鲜的抓痕,深浅不一,看着瘆人。

前方,传来轻微的“咔哒”声——像是谁扣上了什么东西。

没人再开口,连呼吸声都压得极低。他们不再是几名好奇的学生,而是进入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世界。

马星遥停在岔路口,头灯一晃,照过去的那条路像吞掉了光。

不是黑,而是浓得看不透的一团模糊——像雾,却没有湿气,像夜,又没有风,只让人心头莫名一紧。

他咽了口唾沫,声音压低:“咱们是不是……走得太顺了?”

“别整得跟小说似的。”刘小利忍不住挤出一句,试图缓和气氛,刚笑出一声,还没落地——

“吱——咯吱——”

远处,响起一声金属摩擦的沉闷响动,像是某个年代久远的铁门,正在被缓慢推开。

乔磊没吭声,调转矿灯扫了一圈。他的目光落在每一个人脸上,眉宇之间,压着一种早已习惯却无法释怀的沉默。

那晚,陈正和石尽失联前,这里也曾这样安静——没有风,也没有声音,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停顿。

他摘下腰间的仪表,指针在黄色与红色区域之间来回晃动,像心跳忽快忽慢的预警信号。

“往前。”他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不容置疑,“答案也好,出路也好,都得靠咱们自己。”

马星遥没说什么,只是回头望了望来路。那条铺着铁轨的巷道已经看不见头了,锈迹斑斑,在灯光下像一道道干涸的旧血印,一直蜿蜒进黑暗深处。

突然——

乔伊脖子上的吊坠微微一热,她低头一看,那枚金属片泛起淡淡的蓝光。

“等等,”她抬起头,声音稳了许多,“你们听见没有?”

一声轻微的“咔哒”。

像是哪道机关,悄悄松动了。

不是从头顶传来,也不是背后,而是——脚下。

紧接着,是一阵低低的“呼——”声,像某处密闭的空间开了口,吐出长久积压的冷气。

“轰!”

地底突然一震,一条不宽不窄的裂缝从脚边裂开。不是爆炸,也不像塌方,更像是什么东西从下面往上顶了出来。

“我去!”刘小利一个趔趄,险些整个人跌下去,“不会吧,我刚才没踩着什么按钮吧?”

“别动!”乔磊一把拉住他,语气果断。

陈树已经跪下来,手贴地面,侧耳听了一会儿。他脸色变了:“下面是空的,不是自然形成的那种,有隔音效果。”

“你听得出来?”张芳蹲下来,压低声音。

“学修收音机的,最怕的就是空回声。”陈树手指发紧,“这不正常。”

乔伊盯着吊坠,那股发热还在,像有什么正在靠近。

“不是地震。”她低声说。

马星遥点点头,眼睛没离开那条缝隙:“下面……可能有什么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

乔磊刚开口要喊“后退”,突然——

“哎哎哎——我靠!!”

刘小利一脚踩空,整个人往前一扑!

千钧一发之际,他一把扯住陈树的袖口。陈树被拉得身体一倾,反手勾住岩壁边沿。

“诶诶诶——!!”陈树还没稳住,乔伊已冲上前抓住他胳膊,张芳更是条件反射地一把抓住乔伊。

可裂缝太滑,力量太大,像是被拽进了某种看不见的漩涡。

“哗啦——!”

四人被拉成一串,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齐刷刷滑了进去。

“你们这群人到底有多会闹事啊!”乔磊一咬牙,没再犹豫,抓起包、手电、急救包,翻身跳进裂缝。

“啪——”

裂缝像有意识一般,缓缓闭合。

雪还在落,落在井口边缘,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井下彻底安静了。

刚才的嘈杂、惊呼、碎石崩落声,都被积雪慢慢掩埋,就像这片地底,已经习惯了吞掉声音,也吞掉人。

落差不算致命,底下是厚实的湿土,泥泞中掺了碎石,多少缓了一点冲击。

刘小利第一个摔下去,躺在地上就开始喊:“哎哟我这腿要断了——”

乔磊紧随其后,一边落地一边打开手电,迅速扫了几眼周围。“皮外伤,没骨折。别叫了,擦点药就行。”

陈树跌坐在一旁,脸色发白,喘着气骂:“刘小利你要死冲一边啊,别拉我陪葬!”

刘小利龇牙咧嘴,捂着膝盖,还能笑:“兄弟反应快,我下意识就拽你,等回头发达了,第一个请你吃铁板烧,送你一个正版学习机!”

陈树翻了个白眼,站起来抖了抖灰:“你压我那一下,怕不是把我腰都折了。”

他们俩嘴上打闹,动作却并不含糊。递手、拉一把,谁也没耽误谁。嘴硬归嘴硬,该扶的时候一点不慢。

乔伊没有插话。她默默捡起地上的电台,擦干上头的灰渍,递给陈树。她眼神平静,动作干脆,不多说一句废话。

“检查一下,这摔可能把信号干扰了。”她低声说。

陈树看她一眼,点头收下,那种一瞬的默契,比任何安慰都来得直接。

四周仍是一片低沉的轰鸣声,像风,也像某种还没醒透的东西在地底转身。不是哪种明显的恐怖感,但让人忍不住紧绷后背。

他们七人站在一条突兀裂开的巷道前。身上的防护服带着一点泥水的潮意,电台、探测仪、头灯,全套上阵,但也抵不住这地方散发的那股压抑。

“我走前面。”乔磊扫了一眼,语气平淡,“马星遥断后。女生靠中间,张芳拿仪器,乔伊盯信号。”

陈树身上的装备很旧,一看就是从库房翻出来的老物件,但擦得干净利落。那是他父亲当年下井巡查时的行头,现在轮到他披上。

空气越来越沉,脚底踩上去是湿的,有冰渍碎裂的咯吱声。氧气不算稀薄,但带着一股刺鼻的硫味,还有一点煤尘味,像封闭了很久的罐头被拧开。

刘小利缩着肩膀,“哥几个,这真不是社会实践……这都够拍灾难片了吧?”

王昭一回头,声音平稳:“你想退出,现在还来得及。”

刘小利咧咧嘴,不说话了,手握得更紧了点。

张芳拿着仪器,一边走一边看,不说一句多余的话。她没在吓自己,只是数据太不正常了,温度曲线比预计要低,氧含量波动也很大。

乔伊一直没停下手里的监听工作。耳机里全是呼啸声,但她已经习惯了从那些杂音中筛选出不同寻常的波动。这种技能不是来自她的“特长”,而是长期保持警觉后,耳朵自然练出来的反应。

马星遥走在最后。他没说话,但灯光总是稍稍偏一点,刚好落在乔伊侧后方,补上她照不到的角落。

没人说什么,但这道光一直在那里,像是他表达关心最直接、也最克制的方式。

他们走进了地底。

没有人知道下面是什么。没有任务书,也没有固定路线。只有一条不断延伸的狭道,一盏盏头灯,一群本该坐在教室里写卷子的学生,和一个旧时代留下的沉默井口。

他们也许并不勇敢。但他们此刻,确实都在往前走。

一步接一步。

像每个不肯服输的青春故事一样,从稚气未脱,到独当一面,都得亲手踩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

【2045年·乔伊访谈·那年我们真的下过井】

乔伊讲到这里,抬眼看了我一眼,像是忽然意识到什么,轻轻笑了笑:“你是不是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几个高中生,就这样……下井了?”

我点头,笔都快掉了。“确实。听起来太‘离谱’了点。按常理,不该有专业防护、备案、随行队伍吗?你们那时候,几乎就是一群学生带着手电筒冲进去了。”

她把茶杯轻轻放下,眼神却不轻:“你要知道,那是2001年。”

她顿了顿,补上一句:“那是一个‘不问出处只讲胆量’的年代。”

“我们那个城市——桐山,是典型的煤炭老城,地上全是运输煤灰的大车,街头有的是黑乎乎的煤工,一双手伸出来,能擦出炭屑。大大小小的私人煤窑多得数不清,根本没什么‘全面规范’这回事。”

“别说高中生了,小学男生胆子大点的,寒暑假都往井里跑。那时候家里穷,谁不是为了掏几块补贴家用?可我们下去,是因为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没说话,只是记下了这句话。

“而且,你想想。”她继续说,眼神变得微微凌厉,“王江海为什么安排我们‘调研’,却让乔磊带队?”

她自问自答:“因为乔磊身份好用。他是能源局挂职,表面是配合学校做科研,实则早就摸清三号井的底子。王江海想的是——真出了事,顶多就是个‘公务员在岗期间失察’,他能兜得住。”

我轻轻皱眉:“听起来他很冷静,也很冷血。”

“他是个很聪明的老狐狸。”乔伊点头,“他从不做没准备的事,但也从不完全负责。”

她话锋一转:“可就算他想周密安排,那次也来不及了。”

“因为——有另一拨人,比我们先动了。”

我屏住呼吸。

“他们不是记者,不是科研人员,也不是矿工。”乔伊的声音低下来,像是回到那个井下的昏暗时刻,“他们的设备很先进,不躲不藏,看起来像来调查,但动作太熟了。他们不是第一次来。”

“我们当时根本没时间准备。甚至连计划书都来不及写完,王江海就紧急调我们进井——他怕再晚一步,那些人会先找到核心区域。”

“你知道三号井是什么吗?”她忽然问我,眼神一闪。

我摇头。

她轻声答:“毫不夸张地说,那就是一个宇宙的漏洞。”

“所以那个井口,其实从来没真正关上过。”

她停了几秒,像是在确认我有没有跟上。

我点头示意她继续。

“我们不是下去‘考察’的。”她终于道出那句最重的话,“我们是下去,补那个风险极大的漏洞。”

“我们不一定真的就是‘合适’的人选,但——我们是唯一当时还肯问‘为什么’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