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回高考当状元 > (27)真相之外,还有我们——不是为了回到哪里,而是为了一起去向哪里

乔伊看着眼前这仨男生:一个拿着啤酒发呆,一个举着烤串忘了咬,还有一个,正拿矿泉水瓶对着灯光比划,看起来像在用它当望远镜。

她低头抿了一口冰啤,气泡炸在舌尖上,像提醒她:总要有一天,要把这些话说出来。

她轻轻把杯子放下,嗓音不大,却打断了夜摊上嘈杂的背景声。

“我其实……是从2021年来的。”

三人同时一顿。

刘小利的串掉在盘子上,烤蒜头啪地一声滚开。

“哎哎,你别逗。”他咽了口啤酒,“我们刚才说的是矿难、井下光,不是写科幻小说。”

“我知道。”乔伊看着他,语气平静,“所以我才选在今天告诉你们。”

她慢慢抬手,从衣领下拉出那个挂在脖子里的吊坠——一枚深蓝色的小牌子,像金属,又不像金属,边缘闪着不自然的冷光。上面刻着一组数字,很小,但马星遥一眼认出,是“2021”。

“这个材质,在这年头应该还没出现。”乔伊轻声道,“这是我来的那个时间点,做出来的东西。”

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陈树沉了两秒,突然抬眼:“你说的实验,是‘Ω’?”

乔伊微一点头。

马星遥轻声问:“你是……被送来的?”

“更像是被‘甩’下来的。”乔伊笑笑,“我不是来执行任务的,也没有什么天选身份。醒来那天,我就在教室后排,穿着你们的校服,连书包都是别人的。”

她把吊坠收好,抬起头,看着三人:“我一直没说,不是因为不信你们。是我自己也还没准备好。”

刘小利终于找回点情绪,试图调侃缓解气氛:“那你得有‘穿越者的标配’吧?至少也得知道点‘未来信息’?比如彩票号码?”

乔伊偏头想了想,忽然语气轻松起来:“彩票没有,信息倒有。”

“你们现在天天发短信,攒话费,几年后你们会用上可以随便上网、发语音、拍照、发朋友圈的触屏手机。”

“你们吃着这家的串,以为来顺饭店会一直在这儿。但再过两年,这片夜市会拆,换成地铁口,来顺会搬到桐南路。”

“十年后,你们不再讨论高考、竞赛,而是在聊工作、房价、还有一个词——‘焦虑’。”

她说得不快,但每一句都像风,吹在人的耳边,却慢慢钻进心底。

陈树靠着塑料椅,低声问:“那你现在,想回去吗?”

乔伊看着他,点头。

“我当然想。但我没法一个人完成。我怀疑你们说的‘光’,说的那个夜晚,和我来的路径,是连着的。也许那晚,不只是塌方。”

“也许,它打开过一次路口。”

她顿了顿,又看着他们,认真地说:

“我不知道你们信不信我。”

“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不试,就永远不知道,那个‘走失’的东西,还有没有回头的可能。”

这一次,没人再笑。

夜风卷着烤肉香在棚布间游荡,啤酒起了泡,串已经凉了,但桌上的四个人,谁都没动。

刘小利最先打破沉默,叹了口气:“行吧,要是这事能查出点真东西,我愿意跟你们折腾一下。”

陈树揉了揉鼻梁,像把什么悄悄咽回去:“我愿意。反正,我爸留的最后那句话,我一直没当真,现在,我想知道,他到底去哪了。”

马星遥没说话,只点了点头。他眼神里那种一向的沉着,像终于找到个可以寄托的方向。

那一刻,他们三个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乔伊不是“转学生”,她是那个从另一个时空走错路,却刚好,撞进他们青春里的人。

而他们,也不只是考试、打游戏、抄错题的男孩。

他们,是她能回去的希望。

也是自己,重新理解“什么叫选择”的开始。

乔伊低头轻抚着脖子上的吊坠,语气不快,却带着一点试探:“你们……还记得那次我们一起看的《速度与激情》吗?”

陈树一愣,刘小利嘴里还嚼着烤串:“啥时候的事了?我记得……中间还断过片。”

乔伊点了点头,继续说:“中间是不是插进来一段黑白的画面?就十几秒,一个沙沙作响的背景音,然后是几串数字。”

“426,或者说……Ω。”马星遥接上。

陈树蹙眉:“我当时还以为是放映故障。”

“我怀疑,那不是故障。”乔伊盯着他们,声音低了些,“那是故意放进去的,一段提示。”

“谁的提示?”刘小利嘴角的辣酱都快流下来了,“你说……是有人通过电影给你传话?”

“也许不仅仅是我。”乔伊看向他们,“也可能是我们所有人。”

她顿了顿,语气放轻了些:“这些天我总是梦到那个声音,很低,很模糊,一直在说:‘426,624……错误,启动失败……’”

陈树一震,立刻直起身子:“你刚刚说的这几个数,我也听过。不是梦,是我录音设备里那段低频噪音,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出现。我查过,哪怕是电磁干扰,也解释不了那个节奏。”

“如果这些数字真的重要,它们可能不是编号。”马星遥轻声道,“可能是某种标记,或者指令。也可能,是一个……入口。”

乔伊点点头:“我也不知道它们代表什么。但我知道,那天我醒来,穿着校服,坐在高170班教室的时候,这串数字,就在我脑子里一直转个不停。”

一瞬间,摊子上的气氛变了。

油纸灯晃了几下,炭火发出轻微的“咔咔”声,像是在为这场安静又严肃的对话添了点背景。

刘小利受不了了,举手打断:“喂喂喂,三位学霸,你们是不是得先问问我‘心理准备好了吗’?我一普通学生,酒还没喝完,你们就给我整出‘密码传输、时间入口’?”

陈树笑着摇头:“你要真普通,也不会坐在这张桌子上。”

乔伊也轻笑一声,语气变得柔和:“而且你别看你闹,其实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你这种能把人从‘太认真’里拉出来的存在。”

“你是我们这队最像‘生活’的人。”

刘小利得意地一抬下巴:“那必须的,我是这小组的‘人间缓冲带’。”

几人笑过一阵,乔伊收了笑意,声音平静却清晰:“但接下来我们得认真一点了。”

“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回去。但我想试一试。如果这个世界真藏着一个我们没发现的入口,那426和624,一定是钥匙。”

“破解它们,就是我们下一阶段要做的事。”

空气安静下来。

陈树看着她,语气很直白:“老实说,我一开始真的不信你。你太稳了,太像一个‘知道了答案才进考场’的人。”

马星遥也开口:“我也防着你。你看地图的方式,听我们讨论的时候,眼神太熟练,像是在确认而不是学习。”

乔伊没反驳,只点了点头:“你们防我,我也防你们。你们三个人里最让我疑的就是马星遥。”

她转头看向他:“你有一种……和时间无关的冷静。那种像在等一个信号的感觉,不是普通高中生该有的。”

“我还真以为,你和我一样,不属于这儿。”

马星遥没接话,只是沉默了一秒,轻轻点了点头。

刘小利看了看几个人,忽然笑着打破沉默:“行了,行了,今晚就算我们四人正式缔结‘未来追溯调查小分队’。”

“代号就叫——‘三串半小队’,谁让我们是在烧烤摊立的誓。”

乔伊笑出了声。

陈树举起啤酒瓶,马星遥拿起杯子,四人轻轻碰了一下。

没有口号,没有宣誓,但那一刻,他们心里都知道:

接下来的日子,不只是练题和做实验了。

他们要一起,追一段藏在时光背后的谜题。

风从巷口吹过,带起桌上几张纸巾边角轻轻晃动。

陈树靠着椅背,叹了口气:“所以这就算摊牌了——你是从未来来的,我爸失踪在井下,星遥他爸可能是被什么不明光带走的……我们三个,谁也不是普通路数。”

“连青春,都不按剧本来了。”

正说着,刘小利嘴里还叼着签子,一边剔牙一边抬头:“那现在你们的意思是——解开那串数字,找到那个通道,把乔伊送回2021?”

乔伊笑了笑:“差不多。”

刘小利坐直,一脸认真:“那我问个正经的。”

“说。”

“2021年,世界是什么样的?”

乔伊想了想,没急着回答,语气像在描绘一个遥远却熟悉的梦:“有手机,不用天线的那种,刷脸就能付钱。手机还能拍电影,剪视频。公交不用投币,骑车不用锁,有共享单车。”

“音乐随便听,电影随便看,有人一整天窝在沙发上就能环游世界。”

“可也有霾,有压力,有比孤独还沉默的生活节奏。”

她笑了笑:“但如果你们去了,可能会是我那边最像‘人’的一部分。”

几人安静下来,各自咂摸着这段“遥远未来”的想象。

刘小利忽然一拍桌:“那我得换个代号,不能到了未来还叫‘对讲机’。”

陈树一挑眉:“那你想叫啥?”

“6G小王子。”他说得一本正经。

几人一起笑出声,连街边炒菜的师傅都朝这边看了一眼。

夜色已经厚了下来,烧烤摊灯光昏黄,风吹得油烟向街口绕去,带着少年人的笑声飘远。

他们仨还坐在熟悉的塑料凳上,吃着十块钱三串的鸡皮,手里握着泡得略凉的啤酒,心里却都清楚,这顿饭之后,他们的“日常任务”已经切换成了“主线”。

笑声落下,刘小利忽然小声道:“要不……咱把这事儿告诉王昭和张芳?”

他压低了声音,像怕某位“六星小队”的成员从烧烤摊后面跳出来似的。

“还有胡静姐,乔磊哥——哎对了,”他转头问乔伊,“你哥知道吗?”

乔伊把杯子搁回桌面,淡淡地笑了下,摇摇头:“暂时还不知道。”

“他是那种特别相信‘按部就班’的人。觉得事情就该一件一件来,不喜欢‘展开想象’这种事。”

“你们不是跟他打过街机了吗?”乔伊眼神有点温柔,“那就是他少见的浪漫时刻。”

陈树托着腮:“你哥确实稳,稳得像标准答案。”

乔伊点点头:“所以我在等——等线索再多一点,等咱们真的有把握验证一些事,到那时候,我再告诉他。”

“太早说,只会让他担心。也可能,他不会信。”

马星遥点点头:“他要是知道你是从未来来的,估计第一反应就是送你去医院。”

刘小利跟着笑:“对,还是那种心理科和眼科一起挂号的套餐。”

乔伊也忍不住笑了:“他就是这种类型。认死理,按流程,事事有章法。”

她环顾一圈,语气稍微正了些:“不过张芳和王昭的事,我倒是一直想找机会说开。”

“你觉得她们能信?”陈树问。

“张芳可以。”乔伊很肯定地说,“她逻辑清楚,接受能力强,要是把来龙去脉说明白了,她不仅能理解,估计还会立刻掏出本子开始画流程图。”

“王昭呢……”她想了想,“她不是不信。她只是很在意你说话的方式。”

“你一旦让她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了,不是‘自己人’,那她心门就关上了。”

马星遥轻轻补了一句:“她防人,只防一次。”

乔伊看了他一眼,眼神一挑,似笑非笑地说:“你还挺懂她的。”

马星遥没回应,只低头抿了一口啤酒。

刘小利眼看气氛又有点往沉的方向走,赶紧拍了拍桌子:“行了行了,那咱就明天聚一波!”

“全员归队,六星小队升级版烧烤二聚会!”

“就跟昭姐和张姐说——我们要开一个‘青年理科脑洞论坛’,探讨一下跨学科时空理论与地底光源定向扰动机制。”

陈树被逗笑了:“你是不是稿子都想好了,顺带打算投省赛?”

刘小利一摊手,故作高深:“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现在不是在做小组作业。”

他举起手里的半杯啤酒,语气一顿,认真却带点戏:“我们,是搞!大!事!的!”

四人碰杯,酒水微微溅出,在夜色里划出一点湿润的弧光。

这一刻,没有谁把这话当成玩笑。他们心里都清楚,从这一杯碰起的那秒起,他们之间的信任就不只是“谁知道多少”,而是“都该知道”。

明天,所有人——归队。

————————————————————————————————————————

【2045年·乔伊访谈·我们不是回不去了,只是还没准备好】

“乔伊……你刚才说的那些,我是真听懂了个大概。但这个‘Ω’,到底是什么啊?‘426’又是什么意思?你们从头到尾都绕着说,是怕别人听不懂,还是根本就不能说?”

乔伊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静静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似乎在斟酌用词。

“Ω,”她慢慢地说,“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明白的。就像你要给一个从没接触过物理的人讲广义相对论——就算你用最简单的比喻,他也只能听出个大概的轮廓,却抓不到它真正的意思。”

她顿了一下,抬眼看我,语气平和但带着一点无法掩饰的坚定:“所以,不是我不想讲,是……讲了你也未必能理解。至少现在不能。”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但她好像还是察觉到了我的那点不甘心和好奇,忽然起身,走到书房的悬空书架前,伸出手在某一块玻璃面上轻轻一点。

“咔哒”一声,书架中央缓缓弹出一个扁长的盒子,像是藏在时间背后的抽屉。

她打开盒盖,里头整齐地躺着几本文档资料,厚厚一叠,每一本封皮上都印着干净的银灰色字样:

《Ω装置构造图》《Ω原理机制简述》《Ω实验初版日志》《Ω参数手册》《Ω同步操作规范》《Ω异常事件备忘录(一级密档)》

我瞥了一眼,全是看不太懂的术语、公式、流程图。

“这些是我们当年实验室内部流通的资料。”乔伊把那几本书拿出来,又像是随手翻了一页,语气变得比刚才更低了些:

“最开始,我们设想的是一个稳定的空间引擎,能‘穿越’的不是真实物理,而是信息状态的投射——但你知道,人越想控制什么,就越容易出错。”

她轻轻地合上书,眼神落在某一页的页角,“426”,那个熟悉的数字,在一段红笔圈注的文档上赫然在列。

“本来密码是426。可实际操作那天,石尽输错了密码。”她顿了顿,“然后,实验暴走……”

“你说时空错乱,其实不是整个世界错了——而是我们自己,被投掷出了原本的轨道。有人丢了位置,有人丢了时间,而我……”

她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住,指尖在那一页纸上轻轻顿了一下。

我抬头看她,才发现她眼神里掠过一丝说不清的悲伤。

她仿佛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不愿继续说下去了,只是轻轻合上那一沓资料,将它们重新放回盒子里,再次推入书架中。

“你要是真想了解,可以慢慢看这些。”她的声音重新平稳下来,“只不过——看得懂是一回事,准备好是另一回事。”

我没再追问。

因为我知道,她刚才那一瞬的沉默,藏着不只是科技层面的复杂,还有一些她不愿透露的、和“Ω”无关、却和“人”有关的情绪。

有些东西,不是不能讲,是讲出来,也没用。

我们静坐了一会儿,窗外的风吹动老式窗帘,光影晃了两下。

她起身去续水,背影安静而坚定。

我心里却忽然很明白一件事:

她不是穿越者,她是个“回不去的人”。

或者说,她是那个选择留在这里的人。

而“Ω”,或许不是一个可以被解释的装置,而是一场青春与宿命之间,从未结束的对话。

她没有回来——她一直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