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沐雨荷风 > 第44章 莲花喷泉

沐雨荷风 第44章 莲花喷泉

作者:慧莲梦荷3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5:20 来源:小说旗

处暑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漫进诗滢轩时,正撞见沐荷将一枚新雕的莲花玉佩,轻轻放在案头的青铜镜旁。玉佩的莲瓣上沾着晨露,折射的光斑落在“龙魂凤魄”四个字上,像给古老的纹路缀了串星子。临风从市心公园回来,帆布包里露出半截设计图,上面画着座莲花喷泉,泉眼的形状竟与瑶池水胆玉里的枯叶轮廓分毫不差。

“这是新公园的中标方案。”他把设计图铺在青石板上,图纸边缘的莲纹与石板上的龙鳞纹路渐渐重合,“设计师说,灵感来自咱们合璧的龙凤佩,想让莲花喷泉成为‘古今交汇’的地标,泉柱升起时,会映出《凰赋》的字句。”

沐荷的指尖抚过图纸上的喷泉基座,那里刻着圈简化的凤羽纹,与青铜镜背的纹样有七分相似,只是更圆润,像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她忽然想起在庐山瀑布潭里看见的半透明鱼,鱼鳞上的纹路与喷泉的水幕轨迹如出一辙,只是鱼是活的,水是流动的,都带着种生生不息的劲。

案头的传文匣忽然“咔嗒”轻响,匣里的龙凤佩拓片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夹着的张便签,是文创工坊实习生写的:“莲花是荷的魂,喷泉是水的诗,老物件的新模样,原是这样长出来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像刚学步的孩子在纸上踩下的脚印。

正说着,门帘被风掀起,撞进个穿工装的年轻人,安全帽上别着朵塑料莲花,花瓣上印着“古今同辉”四个字。“我是喷泉项目的工程师。”他举着个缩小的模型,泉眼处嵌着块微型水胆玉,“想请您去看看施工现场,设计师说,莲花的花瓣弧度,得按您那枚玉佩的比例来才对味。”

沐荷忍不住笑了。上周去博物院看特展,曾见着件宋代的莲花盏,盏心的莲纹与她的玉佩几乎重合,当时研究员说“好纹样是会自己长腿的”,此刻才懂这话的意思——从瑶池的荷,到诗滢轩的佩,再到公园里的喷泉,美的根脉原是相通的。

临风忽然从包里掏出个布偶,是用庐山瀑布潭边的青麻缝的,娃娃的裙摆绣着微型的莲花喷泉,手里举着片小荷叶,叶上写着“泉生莲,莲生水”。“这是给施工队孩子们做的。”他捏了捏布偶的肚子,里面的铃铛响起来,声音竟与当年西域商队的驼铃有七分像,“孩子们说,这是‘会洒水的莲花仙子’。”

窗外的阳光忽然炽烈起来,透过水胆玉照在设计图上,光斑里浮出人影——璞玉正用树枝在沙地上画莲花,碧玉蹲在旁边,把胭脂调成藕荷色,往花瓣的纹路里填,两人的影子投在沙上,像幅未完成的喷泉草图。

“是他们在教我们怎么让美流动起来。”她轻声道,拿起那支刻过龙凤佩的刻刀,在模型的基座上刻下“莲”字的新写法:把草字头弯成喷泉的水幕,竖钩变成扎根的莲茎。刻痕里的木屑落在设计图上,与“莲花喷泉”的“泉”字重合,像给文字添了层湿润的肌理。

三日后,施工现场热闹非凡。工人们正围着钢筋骨架忙碌,莲花形的基座已具雏形,钢筋的弧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却被缠在上面的红绸带暖化了——红绸上绣着荷纹,是附近绣娘自发送来的,说“给硬邦邦的铁加点软心肠”。

沐荷的玉佩模型被放在基座中央,工程师用激光笔沿着莲瓣的弧度画线,光束穿过玉佩的孔眼,在钢筋上投下串流动的光点,像把瑶池的水引到了工地上。“您看这泉眼。”工程师指着模型的核心,那里嵌着的微型水胆玉忽然淌下滴清水,顺着钢筋的纹路往下淌,“这是用3d打印技术复刻的,连玉里的枯叶都一模一样。”

临风忽然指着不远处的材料堆,有几块从旧宅拆下来的青石板,上面的磨损痕迹竟与诗滢轩的青石板如出一辙。“老秀才说,这是民国时‘荷香居’的地基石。”他蹲下身,用手拂去石板上的灰,露出里面藏着的莲纹,“当年璞玉常在这里写稿,说‘莲生污泥而不染,文历乱世而弥坚’。”

正午的阳光透过脚手架,在基座上投下片格子状的阴影,像给莲花喷泉罩了层古今交错的网。沐荷望着钢筋与红绸的纠缠,忽然想起《荷梅诗钞》里的句子,她取过工程师的粉笔,在临时搭建的木板上写下:“泉涌如诗吟岁月。”

临风接过粉笔,在旁边续道:“莲开似画映山河。”

字迹刚落,工地上的水管忽然“轰”地喷出股水,恰好浇在粉笔字上,水痕晕开时,竟与设计图上的喷泉轨迹完全重合。负责供水的老师傅笑着说:“这水是从运河引过来的,说不定带着当年诗滢轩的墨香呢。”

傍晚收工时,沐荷发现工人们的安全帽上都多了朵纸莲花,是附近小学的孩子们折的,花瓣上写着稚嫩的字:“我要让莲花喷泉喷出彩虹。”临风把这些莲花收集起来,插在工地的围栏上,风一吹,整排莲花都摇摇晃晃,像片流动的粉白海洋。

喷泉封顶那日,老秀才带着位白发老人赶来。老人是“荷香居”的后人,手里捧着本线装的《莲谱》,里面夹着片干枯的莲叶,叶脉的纹路与沐荷的玉佩完全相同。“这是当年碧玉亲手压的。”老人指着莲叶背面的题字,“‘愿莲心常驻,如泉不息’,说的不就是今天的喷泉吗?”

沐荷忽然在《莲谱》里发现张旧照片,是民国时的“荷香居”后院,墙角有座石制的莲花喷池,泉眼的形状与新设计的喷泉一模一样,只是石池早已干涸,池底的莲纹被岁月磨得发亮。她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凭空造出新东西,是让沉睡的美醒过来——就像那座石池,当年没喷完的水,此刻正顺着运河的脉络,往新的莲花里涌。

试运行那天,公园挤满了人。当第一股泉水从莲心喷出时,阳光恰好穿过水幕,映出道七彩虹,虹光里竟浮着《凰赋》的字句:“凰鸣于野,衔荷而归”“以文为帆,创意启航”,一行行顺着水幕往下淌,像给围观的人读了首流动的诗。

孩子们围着喷泉追逐嬉戏,水珠溅在他们脸上,像撒了把碎钻。有个扎双马尾的小姑娘,指着最高的那道泉柱喊:“快看!凤凰在喝水!”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泉柱顶端的水雾果然凝成只展翅的凤凰,与青铜镜背的纹样在光里重叠。

沐荷望着临风被泉水打湿的侧脸,忽然想起在黄山半山亭对的诗:“雨敲心湖涟漪现,情丝缠绕岁月甜。”此刻喷泉的涟漪里,不仅有他们的影子,还有璞玉与碧玉的,有老秀才祖父的,有所有为这朵莲花付出过心力的人,像把两世的牵挂都泡在了清澈的水里。

收工的哨声响起时,工程师送来块新雕的纪念牌,是用“荷香居”的青石板边角料做的,上面刻着“莲花喷泉,古今同辉”,落款处除了设计师与施工队的名字,还有两个极小的字:“璞、碧”。沐荷把纪念牌嵌在喷泉基座的缝隙里,与那枚复刻的水胆玉遥遥相对,像给新旧时光打了个结。

回程的路上,晚霞给喷泉镀上了层金。沐荷手里攥着片从现场捡的纸莲花,花瓣上的字迹被泉水浸得发软,却更清晰了。临风从包里掏出个新做的书签,是用喷泉喷出的第一捧水浇过的莲籽做的,籽壳上刻着“泉不息,莲不止”,纹路里还沾着点运河的泥沙。

回到诗滢轩时,院角的桂花开得正盛,香气混着喷泉的水汽,像首未完的诗。沐荷将书签夹进《莲谱》,忽然发现书页间的空白处,被泉水晕出的影子竟与瑶池古画里的荷纹重合。临风正往荷池里撒新采的莲籽,籽落水面时激起的涟漪,与百年前璞玉画的水纹,在月光里轻轻重合。

案头的传文匣又多了张字条,是那个喊“凤凰喝水”的小姑娘留的:“莲花喷泉会长大吗?我想让它一直喷到天上。”字条旁边,放着幅她画的画:莲花喷泉的泉柱上,坐着穿青衫的书生与穿蓝裙的女子,正对着月亮对诗,泉眼里钻出条小龙,衔着支狼毫,凤羽化成的墨滴落在宣纸上,晕出朵永不凋谢的莲。

夜深时,沐荷打开窗,能听见远处公园传来的喷泉声,规律的“哗哗”声像谁在轻轻翻书。她知道,所谓莲花喷泉,从不是座冰冷的建筑。是璞玉的笔、碧玉的胭脂、所有藏在时光里的温柔,借泉水的形状,往新的日子里流淌——就像那朵纸莲花,就算花瓣枯了,根脉也早已扎进土里,等着某天,开出更美的花来。

晨光漫进画室时,第一缕阳光落在纪念牌的拓片上,折射出的光斑在宣纸上拼出朵新的莲,花瓣上的纹路,既有青石板的古朴,又有钢筋的硬朗,像个永远在生长的承诺。沐荷望着那光,忽然明白,所谓美好,不过是让莲心的纯粹与泉水的执着,在时光里永远相守,让刻在石头里的字,变成流动在风里的诗,让百年前的“如泉不息”,终成此刻的“生生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