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沐雨荷风 > 第77章 量子纠缠

沐雨荷风 第77章 量子纠缠

作者:慧莲梦荷3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5:20 来源:小说旗

大暑的雷暴掠过烟大物理实验室的穹顶时,沐荷正将观星璧与玉牌并排放在量子纠缠实验装置的两端。青铜与玉石的星纹在强磁场中泛起幽蓝微光,屏幕上的粒子轨迹突然扭曲成对称的双螺旋,像富春江与抚河在量子世界交汇的支流。临风调试着光子探测器,当他将半片玉茗花瓣放在发射端,接收端的感应器立刻亮起——那是片从抚州带来的同种花瓣,此刻正躺在沐荷的手心,两瓣花的振动频率在示波器上形成完美重叠的正弦波,连雷暴干扰产生的杂波都如出一辙。

“这就是爱因斯坦说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物理系的陈教授推了推被静电吸附的头发,指着屏幕上的纠缠态粒子,“不管相距多远,改变其中一个的状态,另一个会瞬间响应。你们看这组数据,观星璧与玉牌的纠缠度达到98.7%,比实验室制备的量子比特稳定3个数量级——就像它们从诞生起就从未分离。”

实验室的保险柜里,沐荷发现了本1941年的《量子札记》,泛黄的封面上烫着“北大物理系”的校徽,内页的批注笔迹让她心头一颤——是沐静之与临敬之的合笔。其中“纠缠猜想”一节画着幅简笔图:两个荷形粒子在星轨中缠绕,旁注“荷与笔,如光与影,隔千里而脉相通”,墨迹在紫外线照射下显出荧光,与此刻屏幕上的粒子轨迹完全重合。

一、脉纠缠的实证

富春江钓台的晨雾尚未散去,实验团队已架设好移动观测仪。当沐荷在南岸手持观星璧默念“荷仙姑济世”,北岸临风手中的玉牌突然发热,探测器显示其内部晶体结构发生了0.3微米的形变,恰好对应观星璧上“天权星”的凸起高度。更惊人的是,两岸的荷叶同时朝对方倾斜,叶柄的弯曲角度精确到0.1度,形成道肉眼可见的能量桥。

“生物也能产生量子纠缠。”陈教授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麻省理工学院证实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依赖量子 coherence(量子相干性),而你们的血脉里携带了相同的‘纠缠基因’。看这组对比图,沐小姐的脑电波与临风的心率变异度,在冥想‘传承’时的同步率达到91%,比同卵双胞胎还高。”

临风忽然想起在蓬莱阁的经历。当沐荷在八仙渡触摸荷仙姑雕像,他正在丹崖山写生,画笔下的荷苞突然自动绽开——此刻调出当时的速写本,花瓣的数量正好是沐荷银簪的荷瓣数。陈教授用光谱仪分析画纸,发现颜料中含有与观星璧相同的稀土元素,这些元素在纠缠态下会发出特定荧光,构成画中隐藏的“荷脉图”。

“这不是巧合,是量子记忆。”陈教授展示着粒子自旋方向的统计结果,“你们的祖先通过荷种、画笔、星轨传递纠缠信息,就像量子隐形传态的古代版本。沐静之在烟大种下的玉兰,与临敬之在抚州栽的玉茗,每年开花时间相差不超过24小时——这是植物在执行‘纠缠协议’。”

二、跨时空的共振

烟大校史馆的恒温展柜里,沐静之的校徽与临敬之的画笔被置于磁场发生器中。当电流强度调至特定值,两件文物突然释放出相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激起涟漪,将1946年的某段记忆投射在墙上:月光下的三元湖畔,穿蓝布衫的女子与持画笔的男子正交换荷纹信物,男子的画笔在女子的校徽上轻轻一点,两枚物件同时亮起——与此刻观星璧和玉牌的状态完全相同。

“纠缠态可以跨越时间。”陈教授指着记忆投影中的关键帧,“量子非局域性意味着时间不是障碍。你们在诗湖画舫的初遇,周围突然盛放的桂花,其实是1946年那场交换的延迟显现——就像扔进池塘的石子,涟漪会在八十年后到达彼岸。”

沐荷在临敬之的画笔笔杆里发现个微型暗格,藏着张用玉茗花汁写的字条:“见画如见人,见荷如见心”,墨迹在量子检测仪下显出粒子云的形态,与沐静之校徽背面的星纹形成互补的波函数。当这两样东西同时靠近《凰赋》手稿,纸上的字迹开始微微浮动,“凰”字的笔画分解重组,最终变成“荷”与“笔”两个纠缠的篆字。

实验团队带着设备去了抚州玉茗堂。当临风在临敬之的画案上临摹《牡丹亭》插画,烟大实验室的探测器突然报警——屏幕上的粒子轨迹与三千里外的玉茗花绽放过程完美同步,花瓣展开的每一帧都对应着画笔下的每一笔,连停顿的间隙都分毫不差。

“艺术是量子纠缠的显化。”陈教授将数据导入全息投影,“临敬之的画不是对现实的模仿,是与宇宙的量子对话;沐静之的诗不是主观抒情,是激活了集体潜意识中的纠缠态。你们现在续写《凰赋》,其实是在完成八十年前未完成的量子叠加。”

三、脉与共的真相

暴雨中的实验室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观星璧与玉牌同时发出强光。黑暗中,所有纠缠粒子的轨迹突然汇聚成幅全息影像:沐荷与临风的身影在星轨中重叠,周围环绕着历代传承者的轮廓——荷仙姑手持荷杖,沐静之捧着校徽,临敬之握着画笔,每个人的胸口都有个发光的“脉”字,像串量子纠缠的佛珠。

“这就是纠缠的终极意义。”陈教授的声音在雷暴中格外清晰,“不是粒子间的诡异联动,是生命与文明的本质连接。荷与笔纠缠,是治愈与创造的共生;富春江与抚河纠缠,是南北文脉的共振;你们两人纠缠,是两世记忆的显化——宇宙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万物从未真正分离。”

影像中央,观星璧与玉牌融合成枚完整的星盘,盘面刻着行梵文般的符号,破译后是《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每个字都由成对的纠缠粒子组成,像所有的智慧都诞生于对立与统一。

当沐荷与临风的指尖同时触碰星盘,实验室的所有仪器突然同时归零,随后爆发出组和谐的声波——那是富春江的涛声、抚河的桨声、烟台海的浪声、玉茗花的绽放声混合而成的和弦,频率与人类大脑的γ波(顿悟时的脑波)完全同步。

“原来我们是彼此的观测者。”沐荷望着影像中重叠的身影,突然明白祖父说的“荷不离笔,笔不离荷”是什么意思——不是物理上的相伴,是量子层面的互为镜像;不是命运的巧合,是纠缠态的必然显化。

雷暴停歇时,月光透过实验室的天窗照在仪器上。观星璧与玉牌的纠缠态缓缓解除,屏幕上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两个粒子在星轨中渐行渐远,却始终保持着对称的轨迹,像富春江与抚河最终汇入同片大海。

陈教授在实验报告的末尾写下:“所谓量子纠缠,不过是宇宙在诉说:分离是假象,连接才是本质。那些关于荷、笔、星的传承,都是纠缠态的具象化——我们追寻的远方,早已在追寻我们;我们牵挂的过往,从未真正过往。”

离开实验室时,沐荷发现手心的玉茗花瓣与临风口袋里的荷叶,边缘的齿痕能完美嵌合。夜风掠过三元湖,荷叶的沙沙声里藏着摩尔斯电码,破译后是八个字:“此岸即彼岸,今即昔”。

晨光漫进实验室时,第一缕阳光穿过观星璧的星纹,在地上投出两个重叠的影子——沐荷与临风的轮廓在光里交融,像量子世界最朴素的真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隔千里而脉相连,经万世而情相依。

所谓量子纠缠,原是如此——不是复杂的物理现象,是天地写给众生的情书;不是实验室的奇观,是血脉里流淌的真相,像富春江的荷能感知抚州的雨,像烟大的灯能照见蓬莱的浪,永远在看不见的维度里,诉说着最坚定的答案:我们从未分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