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仕途红人 > 第736章环保整治的难题

仕途红人 第736章环保整治的难题

作者:平和心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0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督查组后来把目标放在了县区交界的“三不管”地带。

比如木材加工业,加工方式机械而简单,稍有经济实力的工厂通常会采用大中型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压制、成型、切割、涂漆等操作;经济实力较差的,稍微有些力气的妇女也会被雇佣,靠手工配合简单器械完成加工。

在驶向村镇的沿途,张峰就看到了不少手工作坊:老板用蓝色或灰白色的铁皮、废木板、塑料板,简单围出一个半敞开式的厂房,仅供挡风和遮阳。

原材料和加工好的木板在厂外的空地上胡乱地堆放在一起,厂房内放着些小型切割机、胶桶和漆桶,设备上方松松垮垮地吊着锈迹斑驳的集尘罩,连接集尘罩和除尘设备的管道四处漏风,根本起不到收集的作用,至于角落里的除尘设备,已积满了厚厚一层灰,没有开启过的痕迹。

一路查来,督查组发现了一家又一家不合规的手工小作坊。

这时,督查组长说道:“村里还是骑电动车方便,要甩开后面的车可方便多了。”

有成员开玩笑地说道:“这些人该不会是去前面通风报信的吧?”

有成员则反驳道:“我看不太像,电动车后座还坐着个小孩呢,总不可能伪装到这个程度吧?”

等到督查组车辆开到厂门前时,自动折叠门关得很紧,厂内隐约还可听到机器在停止运转的声音,院内停着几辆电动车。厂房后面是一排平房,似乎是提供给工人居住的宿舍。

就在督查组成员叫门的时候,院内的平房门后探出几个孩子的脑袋瓜来,其中一个真的正是刚才电动车后座上坐着的那个,果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督查组成员在门外等候片刻,没等来开门的老板,却看到不少女工从厂内走了出来。

当时是下午三点,还没到下班时间,从厂房内走出的女工们,有的蹲在院子边上聊天,有的人摘下口罩和手套,准备骑上电动车回家。

督查组组长跟她们说明来意、亮明身份后,总算是来了一个人,打开门让大家进去检查。

自然是一无所获,组长索性也不进厂房内检查了,就站在院内,与蹲在边上的女工搭话闲聊:“你们怎么出来了?”

这名女工很淳朴,操着一口方言说道:“刚才来消息说有人要来检查,让我们停工。”

组长乘胜追击:“你们停工到什么时候啊?”

这名女工竟也不避讳,笑道:“你们什么时候走,我们什么时候开工。”

虽然有些不甘心,督查组还是重振旗鼓,向村内进发。

张峰发现村子里大多都是独门独院的村户,院子挺宽敞,不时还有狗、鸡跑出来。车子经过一些人家门口的时候,能看到有些院子里露天堆放的木板和小型切割机。

条件更富裕的,还会在家对门空地上搭一个半敞开式的棚子,组建起一个家庭手工小作坊。

这些作坊为避免工商处罚,虽也置办了营业执照和环评手续,但张峰在现场看到,环评手续就如同一纸废文。

面对检查,这些作坊里女工们的反应与我们料想的截然不同。她们坦诚、踏实,除了会加工木板,对各类规章和手续一概不懂,有的连字也认不到几个,需要什么材料,她们便把能提供的尽数交到我们手上,让我们自行查找。即使不会说普通话,也依然会用方言磕磕巴巴地尽量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如果按照正常的判定问题流程,这些手工作坊,停产整改和警告罚款是必不可少的,甚至罚款金额会超过一个手工作坊一年的利润。

说实话,张峰此时犹豫了,到底需不需要采用强有力的手段进行查处和关闭?

这些人每日辛勤工作,可是在不景气的市场以及同行的激烈竞争之下,能赚取的仅仅是极微薄的工资。

而督查组动动手指填写的几句话,上传的几张照片,这些女工们的生活就有很大可能受到翻天覆地的影响,作为东华市主要领导要为她们的今后的出路着想。

这种自我怀疑的根源是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对我们来说,就像是那道电车难题。

一条轨道上绑着少数的企业、小作坊老板以及他们的工人,老板奸诈狡猾,对出现的环保问题,擅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蒙混过关,而工人则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助纣为虐;另一条轨道上绑着大多数民众,遍布村镇乡里各个角落,在污染的大气中艰难生活,而督查组就是那个控制拉杆的人。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保问题,是张峰今后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过了一段时间,张峰带人去新安省启明市对挂职锻炼干部进行慰问。

除了在公开场合一起进行集体慰问外,张峰还单独召见了几个人员进行询问。

让张峰没有想到的是,崔国波竟然被安排在启明市开发区指挥部工作。

崔国波说道:“我第一天去指挥部工作,拆迁办主任在会议上强调,你们不要和我说困难,工作都是做出来的,不下苦功夫,不加班,怎么签得动协议?”

“有几家钉子户,都已经拖了一年,施工队都到了房门口还不签字,早该拿出来做典型,搞他个强拆。”

“说实话,张书记,‘强拆’这个词着实把刚到拆迁办的我吓到了,心想如今还搞强拆,难道不怕上新闻?”

启明市开发区指挥部是个临时机构,分为协调办、建设办和征拆办。

此前,征拆是由私人的开办的拆迁公司负责,机关如有需要,就会和拆迁公司签订合同,若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征拆,公司可以获得不菲的佣金。

为了完成任务,拆迁公司一方面想方设法把补偿价格一压再压;另一方面,也对“钉子户”束手无策,以至于在拆迁的过程中难免“厚此薄彼”。更严重的是,这些公司只管完成拆迁任务,留下了很多后续问题让机关擦屁股。

“张书记,我作为挂职干部,居然让许多人心生嫉妒。”

这是为什么?让张峰心生疑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