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仕途红人 > 第427章物色合适人选

仕途红人 第427章物色合适人选

作者:平和心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0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张峰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区委办公室主任毛顺峰带着一个年轻人走进办公室。

毛顺峰对于张峰提拔他担任区委办公室主任、并成为区委常委,一直心存感激,此时他谦恭地说道:“张书记,根据您的指示,我们给您安排了新的秘书,他叫林枫,今天我带他来见见您。”

做领导的秘书,不仅需要能力,而且还需要眼缘,也就是需要能让领导看了满意。

有些人能力不错,但形象、举止、甚至于声音或字迹不让领导满意,也是枉然的。

领导挑选秘书的余地很大,当然可以挑选让自己满意的,为此虽然林枫让毛顺峰觉得不错,但最终要让张峰感到满意才算数。

张峰看了看林枫,只见人长得周正规矩、不帅气不难看,比陶明年轻多了,看来参加工作没几年。

林枫看到张峰看向自己,便立即说道:“张书记,您好,以后还请张书记多多指点。”

人还是机灵的,张峰于是问道:“小林原先在哪里工作?”

毛顺峰解释道:“张书记,小林原先在明宁区教育局担任团工委书记,文笔不错,便被借调到区委办公室从事文字材料工作,我看过他起草的几个报告和文件,觉得可行,便推荐他来担任您的秘书。”

“张书记,他在区委办公室锻炼过,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上手快。”

张峰笑道:“既然毛主任如此看好,那就让小林留下吧,先与陶明秘书做好交接工作,可以让陶明尽快去柳河镇报到。”

过了几天,张峰通过秦丰在银行的人脉和安保人员的调查,终于明白了范学明为何如此热衷拓展工业园区。

第一个原因,这是个重大的工作成绩,如果工业园区能够正式成立,范学明终于可以摆脱只会夸夸其谈、不会干实事的印象。

第二个原因,张峰猜测的不错,确实是孙光明在背后推动此事。

孙光明之所以愿意给范学明出谋划策,当然是为了陈闲的生意。

陈闲承建的第一批安置房建设已经快结顶了,他便开始考虑接手第二批安置房建设工程。

除了第二批明宁旧城拆迁改造的安置户外,孙光明出主意扩大工业园区的规模和区域,这样就可以增加很多的拆迁安置户,同时孙光明与范学明私下约定,这些新增的拆迁安置户,全部交由陈闲的公司负责安置。

与此同时,陈闲通过父亲陈刚的关系,已经开始涉足金融业务,目前他成为了天宁市商业银行的股东,于是他当然就想为银行赚钱。

利用这些土地进行抵押贷款,银行并不担心收不回贷款,反而可以赚取巨额的贷款利息。

要知道,把存在银行里的钱,安全地贷出去,获取利息差,是银行重要的赚钱方式之一。

当然,张峰估计他们肯定还会染指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想在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张峰既然知道了这些情况,他就不得不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

他需要利用这些关系和利益,来达到成立明宁区工业园区的目的。

虽然范学明、孙光明、陈闲有着各自的打算,但总的来说,扩大工业园区的规模和区域是件好事。

为此张峰就放任范学明去对接银行贷款的事情;去召开拆迁和征用土地农民的座谈会,征求拆迁安置方案;去召开企业老板座谈会,要求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提交工业园区整体规划,力求通过天宁市相关部门审批等等。

张峰现在要做的就是物色一个适宜担任明宁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兼主任的人选。

毕竟明宁区工业园区成立后,不可能由区长范学明事无巨细地亲自参与管理。而张峰要想这个工业园区不偏离自己设定的底线,不成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张峰一直不太参与具体事务,但他一直在注意观察身边的人。

他知道,自己能力再强,就算整天整晚工作,也是忙不过来的,必须学会识人用人。

当然,张峰的观察是不漏痕迹的,也是很隐蔽的,未必要从大事上看,平常那点点滴滴的小事,也是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品性和能力。

经过观察,张峰发现原明宁县副县长、现在的副区长李元朗为人低调、处事灵活又有原则,是明宁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兼主任合适人选。

明宁区工业园区一旦成立,其经济发展总量比许多乡镇要大的多,为此张峰还考虑明宁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要成为明宁区常委。

当然,张峰为了保证自己在工业园区的参与度和控制力,还悄悄地物色好了几个副主任人选。

等到明宁区工业园区基本条件具备,即将可以挂牌成立的时候,张峰突然在区委常委会上提议道:“鉴于工业园区的工作强度和复杂性,我们要成立管委会来全面负责。”

“我提议委派一个年轻有闯劲、思维活跃、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去主持工作,同时配备一个强有力的班子,确保工业园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使其成为明宁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范学明当然明白工业园区的重要性,也想借此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只是他在区委常委会上不占优势,况且张峰提名的是副区长李元朗,并没有提名区委这边的人,让他在感到无奈的同时,也无法进行反对。

不过,张峰还没有完,继续说道:“鉴于目前人事提拔制度上的弊端,为了给政治素质高、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发展经济的人才更多的施展空间和舞台,我还有一个提议,就是通过笔试、答辩和公示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出一批区管后备干部。”

“这批人选拔出来后,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挂职锻炼、考核亮绩等方式,最终进行差额晋升,达到让能者上的目的。”

“我不是否认原先推选出来的干部能力就不强,而是这种方式能把前期的双推双考和组织考察结合起来,有利于我们发现人才和择优录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