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 第52章 不值钱的铜钱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第52章 不值钱的铜钱

作者:易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3 23:33:52 来源:小说旗

刘大山的眼睛亮得像腊月里的星星,手指绞着衣角,声音里裹着十二分的希冀。

“张爷,您看这些,能换两丈布票不?”

张学强下巴往桌上一点,刘大山赶紧把纸箱往桌沿挪了挪,‘哗啦’一声,铜钱银圆滚得满桌都是。

几枚还蹦到地上,在青砖缝里打着转......

王右军和刘大山慌得跟捡芝麻似的,撅着屁股在桌底摸来摸去,棉袄后襟蹭了层灰也顾不上拍。

张学强抄着手,指尖敲着膝盖,看着桌上那堆绿锈斑斓的铜疙瘩直皱眉。

他随手扒拉了两下,锈渣子簌簌往下掉,混着点潮湿的土腥气——显然是新坑。

“你们这是从地沟里刨的?”他捏起枚粘着泥的铜钱,对着光瞅,“全是厚绿锈,字口儿都糊成一团了。”

刘大山挠着后脑勺嘿嘿笑:“前几年怕出事,埋水池子底下了,这不刚刨出来嘛。”

张学强没接话,琢磨这么多东西,虽说多数不值钱,但也保不齐能挑出好东西,值得赌一把。

可现在不能露出想收的意思,要不然这个票贩子又得狮子大张口了。

于是他拍了拍手上的铜锈,白眼翻得差点后脑勺:“就这品相......”

刘大山看他这表情,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从怀里摸出盒皱巴巴的大前门,烟盒边角都磨白了,双手捧着递过来。

“张爷您抽烟,我嘴笨不会说话。

可这东西听老尖儿说,十几年前有个敲小锣的,想用五十斤粮票收,我家老爷子没舍得卖呢!

那时候粮食金贵,五十斤能换条人命了!”

“哦?”张学强抬手挡开烟盒,差点笑出声,“那你可得赶紧找着那货郎,说不定现在能给你五千斤粮票!

这些宝贝我可不敢要,怕折寿。”

刘大山脸腾地红了,手在裤腿上蹭得飞快:\"张爷您别打趣我,我是真不懂。

这不都说宋朝的东西吗?怎么就......\"

王右军赶紧打圆场,拿起枚铜钱翻来覆去地看,眼睛里全是求知欲。

“张爷,我们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您给讲讲门道呗?将来给您踅摸东西,也能心里有谱不是?\"

张学强琢磨着这话在理,就算是跑江湖收废品,也得懂点行市。

他从铜堆里扒拉出几枚锈迹轻点的,往桌上一摆:“先看看这上面的字,认识不?”

王右军把脑袋凑得老近,鼻尖都快蹭着铜钱了,皱着眉一个字一个字地认。

“皇,皇宋通宝?这个是大观通宝,哎,这‘大观’,跟《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有关系不?”

张学强差点被这话噎着,合着这小子红楼梦看多了,什么脑回路!

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调:“这些都是宋代的铜钱,现在嘛......跟废品站的废铜一个价。”

“啥?”刘大山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宋朝到现在好几千年了,怎么会不值钱?”

张学强屈指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别胡说,宋到现在也就八百多年,搁历史里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刘大山捂着脑门赧然低下头,王右军赶紧给表哥解围。

“张爷您别跟他一般见识,他就知道地里的麦子分几棱。

您给说道说道,为啥年头不短还不值钱?”

张学强拿起枚元丰通宝,指甲盖刮过钱面上模糊的字迹,铜锈簌簌落在桌上。

“你们当是陈酒呢,越老越香?铜钱这东西,得看存世量。

宋朝铜钱造得有多狠?就说宋神宗那时候,一年光官铸的就有五百万贯,一贯是一千枚,你们自己算算这得堆多少座山。”

王右军在旁边咋舌:“五百万贯?那得用火车拉吧?”

“火车?”张学强笑了,“那时候靠漕船运,从饶州、江州这些钱监往各地调,运河上的船排得跟长蛇似的。”

他把铜钱丢回桌上,“更别说这钱不光咱自己用,辽国人、金人、西夏人,甚至日本、高丽、安南,全拿宋钱当硬通货。

他们不光用,还自己私造,恨不得这边刚换年号,他们那边钱就出炉了。

去年天津卫挖海河,一铲子下去就刨出三百多斤宋钱,全是锈成坨的。”

他瞥了眼刘大山:“物以稀为贵,这道理总懂吧?

就你们这箱子里的,现在废品站论斤收,一斤能称百来枚,换不了俩杂面馒头。

真要值钱,得是那种年号短的,比如靖康通宝,刚铸出来没一年就亡国了,存世量少;要么就是钱文特别的样钱、母钱,那才是真宝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箱子里的铜钱:“你们这箱子里,有吗?”

刘大山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蹲下去在箱子里扒拉半天,翻出枚边缘缺了个角的铜钱,举起来嗫嚅道。

“那,这个字不一样的呢?”

张学强拿过来一看,嗤笑一声:“淳化元宝,宋太宗年间的。

当年四川交子铺子里堆的全是这玩意儿,你说这能值啥钱?”

刘大山的脸慢慢垮了,王右军在旁边拽了拽他的袖子,小声道:“哥,张爷是真懂行,咱也得学着点!”

“不是我懂行,是这理儿明摆着。”

张学强抱起胳膊,“宋朝皇帝换得勤,年号变来变去,光北宋就换了三十五个年号,每个年号都要铸新钱。

就说这大观通宝,徽宗写的瘦金体是好看,可存世量比咱现在的一分硬币还多。

你随便去个废品站溜达一圈,那家不是成堆的?”

箱子里的铜钱仿佛突然变沉了,刘大山蹲在地上,手指无意识地扒拉着那些绿锈斑驳的铜疙瘩,半天没吭声。

心里盘算着,这一箱能换一尺布票吗?

王右军拿起枚银圆,小心翼翼地吹了吹上面的灰:“张爷,那这银圆呢?也不值钱?”

张学强瞥了一眼:“你拿的这枚是墨西哥鹰洋,正面那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的,看见没?

最多值个杂银子价。现在纯银才两毛多一克,你找个秤称称,自己算去。”

他在钱堆里挑挑拣拣,把几种银圆摆在桌上,先拿起枚币面印着站立女子的。

“这个叫站人银圆,英国造的,当年专门在咱华夏、印度、东南亚这些殖民地流通。”

他用袖口擦了擦银圆边缘,边齿的纹路清晰可见,“你看背面这三桅船,帆上飘的是东印度公司的旗,船底下压着的,正是咱广州十三行的茶箱。

说白了,就是用来赚咱白银的玩意儿,搁现在叫经济侵略。”

刘大山凑过来看,挠着头道:“那她手里拿的啥?左边像矛,右边像树枝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