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 第136章 堂名款瓷器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第136章 堂名款瓷器

作者:易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3 23:33:52 来源:小说旗

张学强现在虽说有了正经身份做掩护,但还是坚持弄下来回收站分点,就是为了两条腿走路更稳当。

有了这个分点,自己身上挂着经理身份,需要谈业务的时候用这个身份,遇到问题就亮小红本本,两套班子。

另外三亮他们的工作问题也解决了,还能明目张胆地收‘破烂’那些外勤也有了落脚地,还能增加一点点利润。

此刻可谓是诸事顺畅,张学强骑车都有劲儿了。

等他回到茶馆,正是包子热卖的时候。

正门外面围得水泄不通多是街坊邻居回头客,还有附近胡同一些慕名而来的。

撒尿大肉包和巧克力糖三角的名声算是打开了。

就凭现在的口味,就算是在乾门大街开三五个摊位,每天增加十倍产量也能卖得掉。

可张学强没那么大的胆子,也只有慢慢积累口碑,等到改开后再扩展业务。

他没打扰正在忙的小刘,直奔后院,厨房里樊子君端着热气腾腾的笼屉出来,正走了个对脸。

“学强你回来了,后院有你徒弟留下的东西,都在麻包里,你快点过来帮把手,人太多忙不过来了!”

张学强伸手接过了笼屉,“你去忙,我帮你送!”

樊子君也没废话,在围裙上擦着手上的面薄,急匆匆回了厨房。

张学强帮着又是送笼屉,又是收钱,忙得腿肚子快转筋了,幸好疯子和二猛回来帮忙,这才轻松了不少,一直忙活到包子售罄,终于得了空。

此刻天色已经全黑,后院里也看不了东西了,只好拎着那个口袋回到了前屋。

王二猛搓着手掌道,“师傅,快点看看,都是好东西!”

张学强将信将疑,打开了口袋,一个破布包裹的圆滚滚东西露了出来。

“呵,还有瓷器呢!”张学强将那团破布轻轻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

一层,两层,直到揭开五六层破布之后,里面的东西才露出了真面目,竟然是一只拳头大的压手杯。

揭开破布时,杯身釉色在灯光下泛着温润柔光,五种颜色釉彩浓淡分明,像刚画完的画儿一样鲜亮。

这杯子造型瘦长,除了杯口、底部微收,肚子微微鼓之外几乎一样粗细。

画片之上是满树的桃子,树下两个小孩抬头仰望鲜桃,那股子儿童的馋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画工精细,落笔娟秀,五种釉色对比鲜明。

薄胎,厚釉,用料讲究。

一看就是官窑的风格,还略带几分寻常官窑难有的秀雅。

张学强心里一动,难道是......

他慢慢翻转杯子看底部。

圈足略有磨损,露出洁白细腻胎质,典型的泥鳅背,火石红明显。

青花双圈之内矾红款,有两行总共八个楷书小字——大雅斋,天地一家春。

嘶!张学强倒吸一口冷气,果真是大雅斋的,捡大漏啦。

二猛抹着鼻头呵呵笑道,“师傅,这回可是正经玩意了吧,瘦猴那小子说是从西城一个大院收的,我一看就是清代粉彩......”

不等他说完,张学强就给了这货一个脑崩,轻轻放下杯子说道。

“这是粉彩吗,这叫斗彩,是釉下青花,釉上填彩,内外呼应,好似比斗,所以叫斗彩,这种彩瓷也是华夏最早的多色彩瓷,始于明代成化年间!”

二猛大喜道,“我还以为是清朝的,原来是明朝的,是不是更值钱?”

嘭,张学强毫不吝啬又给了这货一个脑崩,反正不要钱。

他没好气道,“我说这种工艺始于明代成化年间,可没说这个杯子是明代的,你断清代没看错,要对自己有点信心!”

张学强不由得腹诽,要真是大明成化本朝的这还不得九位数起步?必须提前退休了!哎......

王二猛摸着脑袋嘿嘿傻笑,“二十斤粮票,只要没亏就行,俺终于收到件正经东西了,可惜不是官窑的!”

嘭,张学强觉得自己手都疼了,决定以后再也不打这个货,要打也弄个戒尺啥的。

“你哪只眼看的这不是官窑?”

二猛双手护着脑袋,害怕再挨打,喃喃道,“上面不是写着什么天地一家春吗,听着就是个民窑作坊,又没写年代款!”

张学强想一脚踹死这货,咬牙道,“没写朝代就不是官窑了?这是谁教你的?”

二猛不敢说话,紧紧低着头。

张学强道,“别说看款识,光看这做工,釉色,画片,就知道是高路份货,你竟然说是民窑,闹幺蛾子啊。”

二猛憋了半天才怯怯地问道,“师傅,那这个大雅斋,天地一家春是什么来路?”

张学强喝口茶润润嗓子道,“傻小子,听好了!这大雅斋可不是普通作坊,是清代慈禧专用的堂名款!”

二猛不耻下问,“师傅什么叫堂名款?”

张学强摩挲着压手杯,轻声说道,“啥叫堂名款?就是以前达官贵人、皇家用自己书房或者宫殿的名字当标记,烧在瓷器上,相当于私人定制的戳儿,比普通写年号的款识的官窑金贵多了!”

二猛挠着刚才被打疼的地方,“师傅,你还没说天地一家春呢!”

张学强道,“这天地一家春,是圆明园里的一处宫殿名,慈禧当妃子的时候在那里学过画。

后来圆明园被强盗烧了,清廷仿着原样重建,专门给慈禧用。

你给我记好了,带这款识的瓷器,画工得是最好的匠人画,釉料得挑最细的料,烧坏一个就得砸了重烧,民窑敢随便写这堂名?

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这杯子往这儿一摆,光看这堂名款就知道,当年指定是供着宫里贵人用的,妥妥的高路份官窑!

多数大雅斋瓷器的大雅斋三字在口沿下,或者内壁口沿下,这个压手杯可能太小,就落在了底部了,还算是比较少见的。

另外有时候大雅斋、永清长春、天地一家春,会出现在同一个瓷器上,这种情况反而多见。”

王二猛听得连连点头如同小鸡啄米。

张学强没好气道,“光听就行了?”

王二猛急忙拿出了笔记本,歪歪扭扭地写了起来。

樊子君端着一笸箩包子过来,轻笑道,“学强,哪有你这样教徒弟的,这是打徒弟啊,快点吃包子吧,刚才出锅的!”

每次卖完,再蒸一些自己享用,成了惯例,张学强都不用交代,他们就会执行。

“这个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人才,古人都这么说!”张学强把笸箩往边上推了推,“你们先吃,我还没看完东西呢!”

第一件就是大雅斋的瓷器,这玩意存世量极少,将来上拍至少六位数起步,后面还有什么宝贝儿?张学强不由得心里有点痒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