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 第91章 古董分类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第91章 古董分类

作者:易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3 23:33:52 来源:小说旗

大门一开,王二猛脑袋上冒着热气走了进来,满脸堆笑直奔张学强这桌。

张学强扭头对辉二爷道,“您老留着肚子吧,饺子一会儿就得,我这有正事呢!”

直接下了逐客令。

辉二爷一阵翻白眼,扯着椅子回了自己的角落,还小声哼哼,——悔不该与那贼子把香烧!

“哥,师傅,嘿嘿,刚从南苑回,也没收啥好东西,都是鸡毛、橘子皮。”

张学强扔给他根带嘴的,示意他自己倒茶喝先休息一会儿。

自己却闭上了眼像是在闭目养神,实际上他是悄悄地把怀里的东西放进仓库。

金戒指、金项链......总共三十多克的金货扔进仓库。

那些白雾只是略微翻涌,向后退了几厘米的样子。

这已经了不得了,按照面积越大,后退的尺度越小的规则来看,这三十多克黄金远远比同价值的大团结起到的作用大三倍以上。

张学强心头一喜,看来以后扫荡黄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来黄金还能保值,怎么看都比大团结合适。

随后他又把劳力士放了进去,让白雾再次后退了十几厘米。

这第一款古董手表,真不是虚的,比黄金还要硬。

现在就剩下了那些旧书,都在车筐子里呢,旧书肯定不值钱,放不放的意义不大。

倒是怀里揣着的册子应该好好试试,毕竟里面还有那些东西呢!

他先从册子里摸出一张小纸片,放进了仓库。

这张纸片呈现明黄色,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开始变得暗淡,四周一圈锯齿边。

四爪金龙盘踞中央,鳞爪分明如刀刻,龙睛点墨似含雷霆,周遭祥云纹络虽因年深月久有些模糊,仍透着皇家规制的威严。

边缘锯齿有点歪扭,右下角阿拉伯数字“3”旁,隐约可见褪色的“分银”小字,背面淡青色太极水印在光下若隐若现。

正是华夏第一枚邮票,清朝光绪年间印制的阔边大龙3分银,存世不过数十枚,可谓大珍品。

张学强记得,在邮票热的那些年,这票动辄就是七位数起步。

等到了邮圈窜稀之后,它也能上百万起拍。

不过我干嘛要等到那时候,等九十年代就出手岂不是更好。

另外那些也都是清代邮票,有小龙票,还有别的版本的大龙票,只不过这些的价值都不是很高,勉强能上五位数。

但是这些邮票能凑成套的有三套,其价值就高了不少。

可以说整个册子就是金叶子打造的。

让张学强遗憾的是,这里面没有那枚号称华夏邮票之王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这票存世量仅有几枚,上拍就是八位数。

要是能找到,张学强感觉自己能提前退休了。

随着大龙三分银进入仓库,白雾仿佛被鼓风机吹得一样,翻滚着后退。

不但把糖果仓库全露了出来,另外几个建筑也露出了大半的外墙,只可惜的是现在还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他不由得想到,要是能控制白雾后退的方向,来个各个击破,肯定能找到不少好东西,要是找到粮食仓库或者银行金库就完美了,省得再提心吊胆地倒腾粮票。

最后他把那一册笔记也扔了进去,可白雾的变化不大,也仅仅比那些金货后退的多点。

看来神秘空间也不是很重视知识产权。

这本笔记对张学强用处不大,但楚青青肯定视之珍宝,就算是留着几个月后换东西也很划算。

甚至刊印出来,卖给那些高中生,也能赚一把快钱。

由此看来,这信托商店里沉淀的好东西也不少,只要有眼光就能让它们洗尽铅华重现光芒。

他打算年前把所有委托店都逛一遍,再去旧货市场旧书市场啥的看看,肯定能有一定收获。

张学强正打算操控视角去新出现的建筑看看,忽而听到有人说话。

“哥,我们回来了!”

张学强睁开眼,正看到三亮和帽头嬉皮笑脸地站在面前。

这俩小子满脸的兴奋,看来一切顺利。

张学强指了指旁边椅子,“你们的事一会儿说,今天人齐了,我先教你们给古董分类!”

卖粮票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他手下的几条线也必须暂时隔开,直到彻底信任之后再考虑交底。

帽头没想到还能学到东西,一双小眼瞪得溜圆,坐在那儿比上学的时候都板正。

二猛也是端端正正瞪着眼睛神情凝重。

唯独三亮老是抓耳挠腮的,看样子就不想学。

张学强把路上买的笔记本和铅笔分给三人,清咳一声说道。

“古董就是古代人用过的东西,也叫老物件,总的可以分为六大类......”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记好了啊,第一类是陶瓷,瓶瓶罐罐啥的,看底款看釉色;

第二类玉石,软玉硬玉得分清,别把岫玉当成和田玉;

第三类书画,纸的绢的不一样,印章题跋都是门道;

第四类铜器,香炉佛像铜镜,锈色真假能看出猫腻;

第五类家具,榫卯结构认清楚,硬木软木差着百倍价;

最后一类杂项,邮票钱币老核桃烟袋锅子鼻烟壶都算,你们先把这六样记牢,回头带你们上手摸。”

三亮和帽头都在奋笔疾书。

二猛拿笔却像是抱着根房梁怎么看都别扭,字也没写几个,一看他就没怎么上过学。

帽头第一个记完了,抬头道,“你说的那些书画、玉器、铜器啥的,平常可见不到啊,能不能先说点咱家里有的常见的?”

这孩子脑子活,还有自己的想法,很不错。

张学强笑道,“那是自然,得让你们先从简入难,要说最常见的玩意儿,就是古钱儿了,这玩意发行量大,流通时间长,谁家都有几个。”

王二猛插话道,“可不,咱站里就一堆,还有银圆呢,师傅银圆也算是古董吧?”

三亮道,“哥,袁大头和铜钱可不一样,上面没眼呢!”

张学强点点头,从口袋里摸出几枚宋钱,一枚袁大头和几个钢镚,摆在桌上。

“中间带方孔的,不管大小,上面什么钱文,都是铸造币。

另外这种上面没孔的,不管是铜板还是银圆、钢镚儿,都叫机制币,它们是机械压制的,也标志着造币从手工到机械化的改变。”

恰在此时,辉二爷撇嘴过来,“袁大头啊,这玩意儿过去我家多的是,都成箱子成麻袋,啥稀罕的!”

他突然停下转动的核桃,压低声音神神秘秘道,“带龙的才稀罕,当年老佛爷六十大寿,广东将军进贡了二十枚双龙捧寿银洋,那才是稀罕玩意儿!”

张学强歪头道,“双龙捧寿是吧,那你有吗,拿出来让咱们开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