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 >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型飙戏现场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型飙戏现场

作者:胖一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6:59: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庆影视基地,《裂变》剧组摄影棚内

绿幕空地正中央,放着木船一比一还原的船舱和甲板,副导演带着美术、道具在拍摄之前进行最后的检查。

船舱旁边,站着几个化妆打扮好了的演员,一共是五个人。

秦孝公、商鞅、景监,以及作为护卫的黑伯和车英。

其实在剧本里,还有一个划船的船夫,不过仅在远景有个身形,表明船不是无人驾驶,这次没有远景,就没必要让他出现了。

甚至车英和黑伯,其实也都是背景板,前者寥寥两句台词,后者更是一言不发,只有两个镜头。

这场戏的真正关键人物,还是秦孝公和商鞅,外加一个在中间圆场捧哏的景监。

侯永饰演的秦孝公,留着短须,头戴高冠,一身朴素庄严的黑色袍服,气质沉稳,不怒自威。

而陈首明演的商鞅则是一袭白衣,玉面无须,透着一股潇洒儒雅气概。

至于一旁张剑饰演的车英,衣着打扮较之两人,明显普通平庸了许多,这也是故意为之,为的就是减弱存在感,突出商鞅和秦孝公两人。

没一会工夫,场景检查完毕,左乐说清楚了戏,几个演员各就各位。

黑伯和车英,一个守在甲板上,一个守在船舱门口,船舱内,商鞅、孝公对面而坐,景监侍立一旁。

随着站位清晰明确,左乐回到监视器前,示意大家准备好,然后下令开拍。

“ a——”

在场的都是老演员了,导演一声令下,纷纷就进入了状态。

此时的剧情背景,是秦孝公第三次面对商鞅,因为前两次的经历,对商鞅观感很差,这次赴约,一来是给景监面子,二来是维护秦国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但他心里,对商鞅还是颇为不喜的,姿态语气上难免带着一些敷衍和漫不经心。

而商鞅此番要向秦孝公献上国策,并且希望打动秦孝公,所以此时他的内心是十分坚定的,并充满了“进击”欲望。

但同时因为君臣之分,商鞅又不能表现的太过强势,于是整个人的姿态是严肃中带着不卑不亢。

其他三个演员,虽然没有多少镜头,但情绪也要时时刻刻在“戏里”,随着剧情进展而变化。

刚开始,黑伯是秦孝公的近人,知道孝公的想法,对商鞅无感。

车英来此是为护卫,谨守本职,没有过多的想法。

而知晓内情的景监,则对这场谈话抱以深深的期待。

虽然一句台词都还没有说出,但看到几个演员表现出来的角色神态,久经战场的左乐在监视器后直接一拍大腿。

“这戏有了!”

果不其然,已经进入状态的几位演员联手给做了贡献了一场精彩大戏。

………

此戏开场,先是寒暄。

秦孝公以国事繁忙为由,解释了这些天不见商鞅的原因,商鞅自然不会质问此话真假,借坡下驴,还捧了两句孝公关心国事。

没有过多的废话,以应对商鞅失望之极的秦孝公,无心和他继续掰扯,简单扯了几句由头,就打算随便找个官职给商鞅打发了事。

然而商鞅却没有接话茬,反而看着船舱窗外的景色向秦孝公提起了几个问题。

关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为何秦国拥有这样天下列强都少有的优质土地资源,数百年间却荒芜薄收,人烟稀少?

渭水汤汤,在秦无险,可谓天赐佳水,为何秦国数百年来却坐失渔盐航运之利,府库财货日渐空空?

秦人朴实厚重,尚武之风深植朝野,可为何秦国没有一只攻必克、战必胜的强大军队?

三个问题,犹如一把钢刀,直插秦孝公肺腑,孝公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眼神复杂。

守富饶之地而贫穷,用强悍之名而兵弱,踞山川形胜而沦丧。

这些问题,又何尝不是他心中之痛!

而与此同时,孝公也对面前的商鞅有了一丝羞恼,他不是恼商鞅提及秦国痛处,而是认为商鞅以秦弊而邀宠。

说白了,前两次的面试,让孝公对商鞅失望之极,认定商鞅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庸才。

所以,哪怕这次商鞅这回说到点子上,先入为主的孝公也没觉得商鞅有什么厉害之处,毕竟秦国的弊处,但凡有识之士都有目共睹,并不算什么高见。

所以孝公有些讥讽地反问了一句。

“然而先生又该如何,王道、仁政,还是无为啊?”

商鞅淡定一笑,深施一礼,整个人变的锋芒毕露。

“这些玄谈,俱往矣。”

孝公看到焕然一新的商鞅,姿态微微有些转变,重新给予了商鞅一定的尊重。

“渠梁愿闻先生新论。”

之前就说过,商鞅此时要保持君臣之礼,举止不能太过肆意,但又要表现人物此时的激动,那么只能从台词与语气上下功夫。

所以,当商鞅再次开口的时候,语调明显不复之前的沉稳,开始抑扬顿挫,激昂慷慨起来。

【声台形表】作为演员的四大基础功课,作为视帝影帝双满贯,陈首明的业务水平自然是炉火纯青。

而且这位也算业内有名的“台词怪”,台词向来以铿锵有力著称。

情绪、声调、感情、转换等各方面都做的尽善尽美,至今仍有各种经典片段在网上流传,展现他精湛的台词功底。

此番饰演商鞅,表现出来的效果比他之前那些经典片段丝毫不落下风。

“鞅的强国之道,乃法家精义之学,与前述几道玄谈天壤之别。”

陈首明掷地有声的台词,也极大的激发了侯永的状态,他直起身子,神色再次凝重两分。

“敢问先生,何为法家强国?”

“法家强国,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

接着,商鞅又历数魏、齐、楚三国变法利弊,认为三国变法只是半新半旧,并未触及根本,明为法治,实为人治。

这种变法只强一时,不强长远,遇明君则盛,遇昏君则亡。

所以商鞅认为,秦国如果要变法,就要走根本强大之路,彻底成为法制之国,才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商鞅之言,镇住了秦孝公,他满脸敬佩的看着商鞅,心服口服。

“先生大才!”

而左乐也在监视器后看着几个演员的飙戏现场直呼过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