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此间乐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秘密

此间乐 第一百六十三章 秘密

作者:七十二编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5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傍晚,天色已经黯淡了下来。翼山城宛若大堤一般的城墙上,一栋栋小屋的灯火亮了起来。四面城门以及主要的街道上,也点燃了火盆。寒风凌冽,火光跳跃着。随着一连串急促的马蹄声,一身甲胄的苏道山在西城门巡查所门口甩镫下马。

紧随其后的岳世峰等人,也纷纷勒住坐骑,飞身而下。

在下午营统领翟凌召开会议,分派了任务之后,如今的丁字第一营已经都忙碌了起来。第二旗,第四旗和第五旗已经拔营启程,前往柳襄河镇方向,协助其他部队。而苏道山等人所在的第一旗第一小队,则和其他小队一道,开始执行翼山城内的巡逻任务。

两个时辰的巡逻下来,此刻正到了和其他小队换班的时候。

临时的巡查所是征用一座三进的商号。最前方的院子原本是往来商客停车卸货的地方,如今已经拆了马棚,清理了杂物,四角都燃着火盆,过道上都堆着武器。换了甲胄的士兵在厢房里进进出出,身上甲片叮叮作响。

苏道山下了马。第三旗第一小队的队长已经站在了巡查所门口,准备好换班了。

苏道山下意识地扭头看了一眼身后。不远处,樊采颐骑着一匹高大雄峻的枣红骏马,寂然而立。跳跃的火光只能照见她修长的双腿和身下坐骑,而她的面容则被垂着薄纱的宽边斗笠所遮掩,看不清楚。

苏道山一板一眼地拱手道:“师姐稍等,我进去换了衣服,便和师姐一同回家。”

樊采颐扫了他一眼,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旋即扭开头去,整个人看起来冷冰冰的。

对此,苏道山只能装什么都没看到。反正书呆子一向看不懂别人脸色的。抱拳之后,他转身进了巡查所。倒是跟在身后的岳世峰等人都是面面相觑,一边走一边窃窃私语。

“听说寒谷的人已经出发了,怎么樊仙子还在这儿?”

“是啊。而且我听说,傍晚时分,大营那边似乎是有什么重大突发情况……”

“哦?出什么事儿了?”

“谁知道呢?反正大营那边热闹得很。侦骑四出,信隼都放了四五批出去。韩禄衡将军,猎魔人的花崇首领,还有几位宗门的强者都急匆匆地出营了,寒谷的高手也在其中。照理来说,樊仙子应该一路才对……”

众人声音压得很低,不时偷眼看一眼樊采颐。

大家知道,下午时分孟樵夫等人到南戍卫堡营地里找过苏道山,后来两位寒谷长老离开之后,樊采颐就留了下来,一直跟在苏道山的身边。包括刚才巡逻也是。

如果换做往常,大伙儿怕是都艳羡不已。如今苏道山入了寒谷,成了樊采颐的师弟,那彼此之间的关系可就不一般了。就算这书呆子一向木讷,没有少年慕艾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思,就只是陪在身边,那也赏心悦目啊。大伙儿都恨不得以身替之。

不过此刻,大伙儿都知趣地躲得远远的。因为大家发现,从下午开始,这位雪仙子的脸色就不怎么好看,整个人如同一座冰山一般,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气。

很快,众人就交接完毕,换下了甲胄,岳世峰等人跟苏道山打了个招呼,呼啸而去。

临走时,岳世峰还瞪了苏道山一眼,而岳蓁则是似笑非笑,眼波流盼。

“走吧。”苏道山换了惯常的青衫,出门翻身上马,和樊采颐一同向苏家堡驰去。一路上,两人都沉默着,只有沁凉的夜色中,马儿不疾不徐落在石板路上的清脆蹄声。

西城门距离苏家堡并不远,不过在经过一处寂静的农庄时,樊采颐勒住了缰绳。

“怎么了?”苏道山停了下来。

“想知道万昌城的秘密吗?”樊采颐摘下斗笠,注视着罗伊,一双眼眸在夜色中仿佛倒映着星光。

“不想!”苏道山断然拒绝。好奇心害死猫,自己可不想惹上什么麻烦。一听樊采颐这句话,他就知道,自己这位师姐只怕起了什么心思。

「师叔虽是把她交给我,有让我看住她的意思,但我最多也就起个监督报信的作用。她真要想去哪里,我哪里管得住。只要我自己不参与就好了。」苏道山心想。

“如果我告诉你,万昌城的秘密关系着十几年前的太子案,也关系着整个苏家堡呢?”樊采颐对苏道山的反应并不意外,声音云淡风轻。

苏道山心头猛地一跳。

前方不远处,苏家堡的轮廓在夜色中已经无比清晰。此刻堡里还没到入寝的时候,从堡门到望塔再到中心,到处都点着灯,燃着火盆。有装满货物的车队还在忙碌地进进出出。远远都能隐约听到吆喝声,号子声和孩子们的笑闹声,感受到热闹与活力。

“我需要为这个秘密付出什么代价?”良久,苏道山开口问道。

“不需要什么代价,你听了,自己做决定。”樊采颐跳下马来,牵着马,走到一旁小树林边的空地上,将马儿栓在树上,然后走到不远处的水渠堤坝边坐了下来。

苏道山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栓好马,走到樊采颐身边坐下。仰头看去,夜色如水,天空中,那道凌厉的星痕依旧触目惊心。

“我的真实身份,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寂静中,樊采颐伸手扯下了头绳。随着万千青丝流淌而下,她微微晃了晃头,将发丝垂于一侧。

仅仅只这么一个动作,少女无论是脸型还是身材衣服都瞬间变成了另一个人。身材显得更玲珑一些,曲线却更火辣一些。脸蛋从鹅蛋脸变成了瓜子脸,气质更是大相径庭。

如果说樊采颐是一座美丽而清冷的冰山的话,那眼前的少女就是一团妩媚而锐利的火。冰山只是让人难以靠近,而这团火却散发着危险致命的诱惑,让人想要如同飞蛾一般投过去。

魔女宋喜儿!

苏道山点了点头。不过尽管他早就知道樊采颐就是宋喜儿,但今天才知道原来宋喜儿才是真身。

“在寒谷,除了师尊和几位师叔之外,你是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宋喜儿伸手在草地上拔了一根狗尾巴草,纤指转动着,眉梢轻挑,问道,“是不是很奇怪一个魔道妖女,为什么又成了正道宗门的掌门亲传?”

“嗯。”苏道山道。

“家父宋炳贤,生前任南方转运使,官居三品,因涉太子案,”宋喜儿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有些幽冷,“全家六十三口,就我一个人活下来了。”

这句话很短,宋喜儿的语气也没什么起伏,平静得就像是说别人的事,或者背诵史书上的某一段简单的记载,但就是这一句话,却听得苏道山寒毛倒竖。

之前和谢寻白谈话时,他就猜测自己这位师姐似乎也和当年的太子案也有某种联系,可没想到,宋喜儿竟然也是这场大案的受害者,而且遭遇还远比苏家惨得多。

他前世学历史,最明白“岁大饥,人相食”这类描述的份量。

宋喜儿什么都没描述,但这一刻,苏道山却仿佛能看到当年那血腥和惨烈的惨景,能感受宋家其他六十二口经历的绝望,痛苦和磨难。

和宋家比起来,苏家的遭遇根本什么都算不上。

这才是真正的苦主。

“那时我只有两岁,是被一个魔道高手所救。十三岁时才进的寒谷。而师尊之所以愿意收我为徒,除了我的家世之外,也是有原因的……”宋喜儿说着,忽然问道,“你知道当年太子案爆发那一夜,京都发生了什么吗?”

苏道山摇了摇头。

宋喜儿淡淡地道:“一般人当然不会知道。知道的人,要么死了,要么就被抹去了记忆。”

“抹去记忆?”苏道山惊讶地看向宋喜儿。

“很奇怪么?”宋喜儿抬头看着夜空中的星痕,晃了晃手中的红头绳,“自新纪元以来,超凡力量苏醒,很多事情已经不能用常理解释了。况且除了超凡职业之外,还有秘器。”

听到秘器,苏道山忽然想起了风筝娃娃。

据敖九说,风筝娃娃除了隐身之外,特性之一就是篡改记忆。只要是在它的领域范围之内,人们不光看不到被它的风筝线栓着的人,就连这个人所做的一切也会被人下意识地忽略。当初樊采颐和屠森打得昏天黑地,车队里除了自己却没有任何人记得,便是这个原因。

而风筝娃娃只是排名地榜二十多而已,若是京都的话,威力更恐怖范围更大的秘器必然更多。

他点了点头问道:“那京都究竟发生了什么?”

“自然是一场大战。权力的争斗,从来都是血淋淋的。”宋喜儿淡淡地道:“当夜一品大宗师死了两个,二品死了三个。至于普通士兵和武者,更是不计其数。”

苏道山瞳孔微微放大。

要知道,在武者的体系中,三品以上的高手堪称凤毛麟角,是金字塔最顶端的存在。尤其是一品大宗师,每一个都堪称擎天之柱,镇国之宝!

一般的小国城邦能出一个二品宗师就已经算强的了。却没想到,当年一夜之间,熙国就死了两个一品,三个二品。

那简直是天崩地裂啊!

然而,更可怕的是,这样堪称惊天动地的消息,却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十五年来,人们在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谈论着各种相关的八卦,却从来没人谈论过京都曾经爆发过一场大战。似乎那一夜,前太子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被废了,什么都没发生。

这种感觉,就像一座巨大的真相大山,就摆在历史的大殿里,然而,所有经过的人们却受到某种禁忌一般,都下意识地将其忽略,视而不见。

却听宋喜儿道:“真相是,当夜,嘉正病危,急召太子入宫。当时一切都没有征兆。嘉正早年就着力培养太子理政,晚年也是逐渐放权,到他卧榻不起时,太子事实上已经掌控了朝阁上下。因此,太子对变故没有任何防备,却不料一进宫就被三老给拿下了。”

说着,她问道:“三老你知道吧?”

苏道山点了点头。所谓三老,就是熙国皇室的三位实力超凡的老供奉。在熙国,没人不知道他们的威名。据说,这三位是太祖的贴身护卫,当年跟随太祖起兵,南征北战,有着一品高手的实力。后来立国之后,三人就坐镇皇宫,迄今已经超过五十年了。

而要知道当年他们追随太祖时就年过四十了。这意味着他们活到现在,都已是百岁之龄。

武者身体强健,活过百岁的并不鲜见,但大多数武者常年征战,身体都有暗伤,就算寿元不损,到了八十岁之后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然而,这三老却仿佛不受时间影响一般,不仅如此,反倒老而弥坚。

用一位超级宗门的一品高手的话来形容,就是当他站在三老面前的时候,他甚至不敢出手。对方给他的感觉,就如同深渊一般,深不可测。

因此,在熙国,三老就是武者金字塔最顶尖的存在,也是秦氏皇朝的定海神针。无论是世家还是宗门,想要与皇室为敌,都避不开这三座大山。

只见宋喜儿接着道:“太子被拿下之后,当时阵营中的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唯一察觉不对劲的,便是太子的执旗人。几乎是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他便直接调动了暗卫,试图营救太子……”

说着,宋喜儿扭头看向苏道山:“我知道的大致就是这些。至于嘉正为什么废黜太子,当年那一场大战具体情形如何,整个儿都是一个大谜团。就连我们知道在大战中死了两个一品和三个二品高手,但死的人是谁,都毫无头绪。他们就像被从世界抹去了一般。”

苏道山听得目瞪口呆。

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这个世界,能达到一品二品这种层次的,个个都是名震天下的大人物,可不是什么寂寂无名之辈,绝不可能死得无声无息。

在那种层面的斗争中死几名大高手,苏道山不觉得奇怪,但死了却连名字都不知道,那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他不解地问道:“既然连死的是谁都不知道,那你们怎么知道他们死了?”

“以后你到京都看看就知道了,况且,有些力量虽然强大,却未必能瞒过所有人……”宋喜儿淡淡地回了一句,没做更详细的解释,继续道,“总之,这些年来,所有人都在追查当年的真相。尤其是各大宗门。不把真相揭开,只怕没有人能睡得着觉。”

苏道山沉默地看着水渠中的流水,一片枯叶打着转飘过。

“这熙国,也不是朝阁一家说了算。”

他的脑海中又响起了谢寻白的话。事到如今,他终于明白寒谷为什么会收一个魔道妖女为亲传,也终于明白,十五年前的太子案为什么一直沉默至今了。

不是没人查。

恰恰相反,很多人都在查。尤其是宗门。这是宗门,皇室和世家共治天下的熙国,也是在幽族的入侵下,风雨飘摇的一艘小船。宗门绝对不允许一个得位不正的人来掌舵,也不可能信任至今没一个交代的朝阁。

十五年来,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有人清算,有人掩盖,有人逃亡躲藏,更有人暗中调查打探。朝阁,宗门,世家,军方……熙国方方面面的势力既明争暗斗,又盘根错节。就像一团沙子,如今只是在幽族的外部压力下勉强成型罢了……

而显然的是,十五年前的真相,就是这一切的关键。

更显然的是,苏家的生机就在宗门!

虽然苏道山不知道寒谷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知道其他宗门的立场。但樊采颐能成为寒谷掌门亲传,能毫无顾忌地对自己谈论这些,就说明……

果听宋喜儿道:“如今各方都在暗中角力。朝阁试图找到前太子的执旗人,彻底斩草除根,各大宗门和世家,包括军方,也都在暗中追查当年的真相。而像我们这样卷进太子案的家族,更是野火中的草木,不知道多少都已经被烧成了灰烬……”

说着,宋喜儿把目光投向苏道山:“你应该明白,我们本就是一路人。昨日之宋家,可能就是未来的苏家,况且缉事局已经盯上你们了。”

苏道山想了想,问道:“那这跟万昌城的秘境有什么关系?”

宋喜儿道:“原本执旗人是打开当年真相的唯一缺口,只要找到他,很多事情都明白了,不过,缉事局挖了这么多年,也没能把人给挖出来,又谈何容易。不巧不久前,我们在万昌城秘境中发现了一件秘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