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四七五章 无私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四七五章 无私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11 05:11:45 来源:小说旗

“言哥,这帮女人有点儿不讲究了。”黑暗中,余明喝着热茶,忍不住的埋怨起来。

李奎勇没好气的说道:“你小子才不讲究,人家话说的多明白啊?分了厨自己做,心里有数,能够更省一些。真让咱们敞开了吃,多少粮食都不够,咱们哥仨儿吃的比她们七个女同志加起来都多!再说人家也说了,咱们没了粮,她们也会救济一下,多好啊。”

余明一点儿不辩解:“是是是,勇哥说的对,是我不懂事儿了。”

“你小子有点儿不记人好,就记人不好。”

李奎勇说的更直接,毫不留情,“你这毛病得改,京城出来的爷们,小肚鸡肠的,忒丢份儿。是吧,言哥?”

王言正在那弄着药水摸黑洗胶片呢,他说道:“余明想的短了些,也没事儿,你跟着我们哥俩呢,总也不能让你饿死。”

“言哥,我真错了。”余明都要哭了,“我就是那么一说,真没想着多吃多占。”

“你想着多吃多占也没关系。”王言动作不停,弄着盒子摇晃着,“那俗话不都说了么,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以后,你看别人怎么对你,你自己就该知道了。那时候别怨别人就行。”

“我一定改。”

余明不狡辩了,他就是藏也得藏住。

实在是跟着王言太舒服了,能打,有安全感,有钱,大方的不行。就说他现在喝的甜滋滋的浸着枣香的罐罐茶,在京城他也吃不上几口糖。王言可是买了一袋子的冰糖,一袋子的干枣……

王言和李奎勇都没搭理余明,余明心里如何想不知道,反正面上是老老实实的一句废话没有,安静的在那喝着罐罐茶。

鼓捣了两个多小时,总算是把今天出去这一趟拍的照片都洗了出来。

眼看着王言在那展着胶卷,借着蜡烛的光一张张的看,李奎勇说道:“我说言哥,这胶卷都是反的,能看出什么来啊?”

“能看曝光准不准,构图合不合适。”

王言是个有耐心的人,当然如果是一般情况下,他是不愿意多说的。只不过此时此刻,他们身在陕北,最要对抗的就是虚无。所以王言也便耐心的给两人大致的说了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让两人有个了解。

收拾好胶卷,三人也便睡下了,结束了没好的一天……

翌日,王言照常的早早醒来。从今天开始,他们就要分厨做饭了。

王言不愿意让余明和李奎勇糟蹋粮食,想要尽可能吃的好吃一些,就只得亲自上手。于是早起在外面简单的打了两趟拳,洗漱一番过后,在屋子里忙活了起来。

锅盔,是关中人民热爱的食物,据传发扬于商朝,历史久远。王言也曾主宰关中,对这边的传统吃食还是相当熟悉的。他弄着面粉和着玉米面,就做起了锅盔。

余明和李奎勇俩人躺被窝里不愿意起来,因为昨天赶路再加上挑水,太高强度了,俩人浑身酸痛,哎呦不停。王言开始烧火做饭,已经渐凉的炕更热乎起来,更不愿意起了。

直到王言做好了锅盔,他的红泥小火炉上的罐罐茶也咕嘟起来了,李奎勇、余明这才起来。

干巴巴的嚼着锅盔,一点儿菜没有,就是不断的给罐罐茶续水,三人喝着茶水顺了锅盔下去,也算是有滋味了。王言和面的时候,锅盔里还放了盐呢,来回二十里地挑回来的水里全是微量元素,除了没肉,啥都不缺。

三人吃完了饭,也不出去,实在没什么看头。

李奎勇和余明俩人拿着书翻看,王言则是坐在地上,弄着剩下的木料,做两个小马扎出来。这玩意儿并不难,没有坐垫的皮带,弄着绳子多穿两圈也可以。

正在这时候,外面热闹起来了,是女知青们也忙活着做完了饭。

门被敲了两声,紧接着随着一声‘我进来了’,便被打开了去,秦岭和田芳两个抱着碗走了进来。

“你们都吃完啦?”秦岭看着三人安逸的状态,惊奇不已,“做的什么好吃的?”

“锅盔。”余明主动回应起来。

“我听说过,一看就是王言做的吧?”田芳很有眼光。

“我们哥俩也不会啊,能做熟就不错了。”李奎勇哎呦一声活动了一下手脚,“这给我累的,现在浑身上下没好地方。”

他吐槽了一下,接着说道,“锅盔也没什么特殊的,那不也还是玉米饼子么,都一样,就是换个名。你们还有菜呢,我们哥仨儿是就着水干咽下去的。早听说了这边苦,可没想到这么苦哇。”

“有的吃就不错了。”秦岭也忍不住的叹了起来,“咱们就知足吧。”

见到王言仍旧在那摆弄着木头,秦岭说道,“有手艺真好。”

“勉强混口饭吃。”王言笑呵呵的回应。

田芳哎了一声,问道:“你们今天干什么去?”

“还能去哪儿啊?就在屋里呆着。”李奎勇说道,“等到日头足了,就去院子里呆着,也省点儿柴火。哎,我才想起来,隔壁就是钟跃民他们啊,等日头足了,我去后山跟他们聊天扯闲去。”

“都去都去,我们也去见见,大家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嘛。”秦岭也很凑趣。

田芳更是没有多说,其她女知青们也说一道去看看,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到了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李奎勇等人都去了后山,没用十分钟,王言在下边都听到了山上那帮人唱山歌。

不过他们还不会本地曲目,都是红色歌曲。毕竟这里是革命老区么,山歌和革命也融合的很好。

王言没去,他将家伙什儿都拿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小火炉也弄了出来。一边晒太阳,一边喝着罐罐茶,一边弄着木工活。

随着后山的山歌的唱响,王言就看到了村里的大姑娘、小小子,一个个的从他跟前走过,都奔着后山凑热闹去了。

这地方娱乐活动太匮乏,有点儿热闹不容易,被困住了身心的乡村青年们,总免不了有挣脱囚笼的心,想要脱离这一片贫困的土地。

然而事实也证明了,正是这一代代求不得的人们,建设发展这望不穿的黄土高原,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铸就未来……

年轻人都上山去了,大人们也没闲着,扛着木头、炕桌之类的,就来到了王言这里。

老刘哈哈笑:“王言啊,我一早上就提着炕桌挨家挨户的走了一圈,乡亲们都看中了你的手艺,都想换个炕桌。另外还有要结婚,等着开春就箍娶媳妇的,家里的家具都让你打,自行车、缝纫机咱们不敢想,但也要来它三十六条腿。”

王言也是笑着跟白店大队的人们打招呼,在老刘的介绍下,挨个的认识。嘴也甜的不行,大哥、二哥、三哥,二嫂、三嫂、六婶的,说话都带上了本地口音,大型认亲现场。

他也大方,回屋就拿了两盒大前门出来,挨个发,一时间这里都冒了烟,热闹的不行。

老老刘不抽香烟,仍旧叼着他的长烟杆:“后生啊,你说愿意教俄们大队滴娃娃做木匠,是不是真滴嘛?”

“真滴不能再真了嘛。”王言笑呵呵的对着众人扬了扬头,说道,“远喽不说,光是咱们大队就有这么多人要打家具,我一个人哪做的完嘛。教着咱们大队的年轻人一起做,等到时候也给他们分组,这一组做桌腿,那一组桌面,那一组打磨,那组雕花,咱们大队也流水线生产了嘛。”

“哦,这就叫流水线啊,还是城里的知识青年懂得多嘛。你看看,人家说的多明白。”

边上围观的人们开始捧了,你一言我一语,热闹的不得了。

王言看了看众人拿过来的炕桌,接过来几个翻看一番,说道:“这些炕桌都还能用呢,我翻新一下就行。不过还是得需要点儿木料,难免修修补补嘛。

正好这个活就交给咱们大队的年轻人,让他们试试。不过老刘大叔啊,这个木匠的家伙什可得想办法。锯、刨、锉、凿都得有,做雕刻还得有刻刀,这得劳你们想想办法。”

“这几天俄就落实一哈。”

老老刘点着头,就算是说定了这么个事情。

四周的乡亲们都很高兴,好像白店大队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木匠大队一样,好像大队的副业搞的好,赚来的钱让大家都吃饱了一样,看到了希望,就难免有着无限美好的畅想……

然而他们想的太美了,远的不说,只说从白店村到县城的四十余里山路,就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不过王言又怎么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呢,所以一点儿不好的东西都没有说,转而跟那个要结婚的年轻人沟通起来,想要什么样式的柜子。

不单单只是嘴上说,王言甚至弄了纸笔,现场画起了草图。不是家具的设计图,而是成型后的效果图,是写实的素描,样子非常清晰。

他这一手,也让没有离开的人们更加信服了,还没怎么做呢,就已经开始夸王言好手艺了。

沟通完毕,王言继续的做着马扎最后几步的工序,还跟村里人要了绳子,等到阴干了以后绑马扎上,而后就开始处理他们搬过来的木头了。

炕桌的事情大家都不着急,打算先拿回去用几天,等解决了年轻人用的工具问题再说。

事实上这事情也不是这么简单就定下的,大队还要开会,到底选谁家的孩子来跟王言学习,总不可能真的全村的人都来。

索性现在这里人比较齐全,也没拿王言当外人,现场就算是开了会,大家开始争抢起来。有骂人揭短的,有以前就互相有仇看不过眼,互相拖后腿的,吵吵嚷嚷闹个不休,山歌是再听不见了。

王言就笑呵呵的听着热闹,在那处理着木头,大家伙儿也都愿意看……

老老刘是有威信的,也有着丰富的调解能力,很好的掌握到了最关键的‘平衡’二字。

家里条件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要先照顾到,比如老太太拖着孙子、孙女的这种情况,大队就有两家,都是苦命人。

此外还有人丁旺、男丁多的刺头,也要安抚住。当然,村里人口最多的就是老刘家,这村里大半人都姓刘……

所以老老刘平衡的是自己的本家,以及村里其他姓的人。

如此综合下来以后,定了先期的六个名额,刘家本姓的两人,外姓的两人,最苦难的两人。老老刘现场拍了板,明天晚上就把木匠工具都弄回来,后天就开始让大队的娃娃们跟随王言学习。

然后一帮人就聚在这里,有的纳鞋底,有的织毛衣,有的在糊火柴盒,看着王言在那收拾木头……

李奎勇等知青,以及村里的年轻人们下山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嚯,真热闹嘿。”李奎勇大大方方的对着众人点头,“哎呦喂,言哥,您老这是开张了啊。”

“做个三十六条腿。”王言笑呵呵的。

这时候老刘也招呼着被选中的青年,都是十五六七八岁的,给他们送到了王言身边,看着王言忙活。

王言的手艺那可是没得说,等到了中午的时候,一大堆的木头就已经被王言分解开来,让人搬进了那个空着的窑洞里,他则是现场开始了更加细致的刨木头,现场打起了柜子。

这一天的时间,白店大队的乡亲们是眼看着王言将一堆木头给处理成了柜子的样子,甚至速度飞快的弄着凿子、斧头就在木板上雕出了精美的鸳鸯戏水的图案……

于是大家更放心了。

晚上,吃过了晚饭,秦岭、田芳等人又凑到了男生窑洞。

“王言,你真要教他们做木工啊?”

王言仍旧在努力工作:“当然了,这还能有假的?能多一门手艺,乡亲们多赚一些,就多吃几口粮食,多好啊。”

“你觉悟真高,有这手艺留着自己吃饭多好啊……”

“不要小看木匠,技术也不是那么好学的,也不是谁都适合学的。”

王言没再多说,继续干活。

“哎,言哥,我看剩下不少边角料,也做不成大件,您老费费心,做一副象棋?我们哥俩打发打发时间啊。”

“行,明天做。”王言笑眯眯的应了声。

秦岭等人在这边呆了一个来小时,这才嘻嘻哈哈的回去休息了。

王言则是停了活,坐在桌子边,借着烛火弄着纸笔开始伏案写字。

“言哥,还写什么啊?嫂子也没给你回信。”李奎勇和余明在那弄着木头的边角料,自己动手试探着削个圆……

“咱们来干什么的?”

余明说道:“吃苦受罪的呗。”

李奎勇一脸的看不上,他很把握到了好哥哥的脉:“那当然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啊。”

余明惊讶的看着李奎勇,后者对他挑眉毛,你小子学着点儿……

王言含笑点头:“既然是再教育,那肯定得有学习所得嘛。咱们来三天了,我写个来到这边的初印象,以及个人总结,还有我们之后将要做的事情,另外我不是还照了不少的照片么,到时候一起寄给人民日报。”

李奎勇瞪大了眼睛:“言哥牛逼!”

余明……

?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