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 第三百九十九章 马玲:老公公给红包了!

在赵家的二十道菜面前,不管是大领导,还是氓流子,吃菜的同时也都大吃了一惊:赵家的席,不是一般的硬啊!

眼看西山屯那二十七桌,所有人都在闷头猛造,赵军叫住王美兰道:“妈,等会儿再敬酒吧。”

“那也行哈,别影响人家吃饭。”王美兰说着,便将手中酒杯放到了一边。

这悠席大多数人都是冲她来的,所以这次王美兰就不只是陪着赵军、赵有财去敬酒了,而是她要亲自上。

西山屯人早晨、中午都没吃饭,就等着一顿呢。而他们屯长也没让西山屯人失望,王美兰特意叮嘱韩大春等一众厨子,让他们给西山屯人的主食,比其他三悠席要多出一倍。

大米饭、大馒头都是用大盆端着上桌的,西山屯人吃得那叫一个过瘾。

相比之下,靠西边的那三桌的客人,吃相就要好上不少。

领导那桌就不用说了,楚安民、赵威鹏、周春明刚吃完一悠,现在就是喝酒。

于学文、张少文、邹云川虽感叹赵家席面的丰盛,可他们都是见过、吃过的,关键身份是摆在那儿,谁也不会做出掉架的举动。

旁边那张桌上,陶福林、李文才两个老头儿吃的很是开心。比起他们俩,楚老太和解孙氏就含蓄多了。

吃到第四悠,她俩已然是强弩之末了。可看楚老太只吃了两块冰酥白肉就撂下了筷子,陶大宝媳妇姜兰忍不住问道:“楚婶儿,你咋不吃呢?”

“啊,呵呵……”楚老太闻言一笑,她也不说自己吃不动了,只笑道:“唉呀,岁数大了,饭量小了。”

听楚老太的话,姜兰忍不住看了自己公公一眼,就见陶福林正闷头啃熊掌呢。

地三仙里的熊掌,比红焖熊掌更有滋味。陶福林把骨头丢在一旁,又伸筷子夹了块鹿肉。

这老爷子饭量正经不错呢,去年赵军在山里捡到他,把他带回林场,这老头子在食堂炫了一小盔儿的热汤面条。

今天吃上赵家的席,陶福林感觉自己头七十年的席都白吃了。

……

“爸呀,行不行啊。”这时赵军感觉差不多了,他低头小声问了赵有财一句。

坐在板凳上的赵有财抬手搓了搓脸,他手扶旁边桌子准备起身。

赵军、马玲见状,一左一右扶住赵有财胳膊。

在儿子、儿媳的搀扶下,赵有财起身看了王美兰一眼,瞅得王美兰一怔。

还没等王美兰说话,就见赵有财脚步踉跄地向前走去。

王强见状,连忙唤赵军道:“大外甥,快扶着点儿你爸。”

王强话音刚落,赵军就已搀住了赵有财胳膊。今天的赵有财真是没少喝,此时纯靠意志力硬撑着。

就这样,赵军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扶着赵有财走在前面,后面是手拿两个酒杯的王美兰,和拿着一杯一壶的马玲。

一家四口穿过木门,赵有财深吸一口气,推开赵军的手后,大步走向第一张桌。

这时看到赵家人过来,楚安民等人纷纷往自己杯中倒酒。

“各位领导,感谢,感谢!”赵有财抬手抱拳,向众人笑道:“今天我家小子的人生大事,能有各位领导莅临赴宴,我们老赵家蓬荜生辉,我们一家三生有幸。”

赵有财两句话,说得赵军、王美兰、马玲都是一愣,周春明、刘仁山、李大智仿佛第一次认识赵有财一样,都愣愣地看着他。

楚安民闻言,不禁深深地看了赵有财一眼,感觉他爹比他儿子有文化多了。

可是……这么有文化的人,之前敬酒的时候,咋就翻来覆去的“吃好喝好”、“喝好吃好”呢?

张少文经过短暂的惊讶后,笑着问赵有财说:“赵师傅,你也是咱永安林场的呗?”

“嗯呐!”赵有财一笑,回身向马玲一伸手。马玲紧忙把杯子递过去,等赵有财握住酒杯后,马玲给他倒满了酒。

一两二的杯子,赵有财双手端杯,向桌上十人道:“各位领导,我先干为敬!”

说完,赵有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时,赵军端着他那兑了酒的水上前,与楚安民等人碰杯并说着感谢的话。

王美兰也端杯上前,跟张少文、邹云川各碰了一下,这以后就是同事了。

等客套完,众人才一起将酒饮下。然后,就见赵有财抬手轻众人落座,道:“多吃、多喝哈。”

说完,赵有财便带着自家三口人往下一桌走去。

陶福林、李文才、陶小宝、陶飞早都等着他们来呢,等一杯酒下肚,陶福林从兜里掏出个红包,将其塞在赵军手中,道:“赵小子,这是我跟你二叔、二婶给你的。”

陶福林跟着陶小宝一家过,他们随一份礼,而陶大宝一家另随一份。

果然,紧接着就见姜兰和于学文媳妇方静雯各自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将其递给马玲,并送上祝福的话。

然后,就轮到李文才了。这老头子从兜里拿出两个红包,一个给了赵军,一个给了赵有财。

随礼到底该怎么随,没有明确的限定。所谓礼尚往来,主要就在于有来有往。

就像赵、陶两家,他们交情不错。但之前谁家都没办过事,赵军结婚是头一份,陶家人来给随礼,陶福林陶小宝、李云香、陶飞四人随一份可以。要是陶飞因和赵军同辈人的哥们交情,他自己单随一份也可以。

不管他们怎么随,都没毛病。以后陶家办事的时候,赵军原样给随回去就是了。

李文才跟赵家父子处的都不错,这爷俩不管谁到了永兴,都会给李文才带些东西。

今天李文才来了,可以随一份,礼钱给赵军也行,给赵有财也行。可老头子随两份也没问题,日后他有什么事,赵家父子给他回两份就是了。

赵家四口离开这张桌,往永兴李武波、刘绍忠、季林,还有打虎小队、摩斯嘎司机,榆树乡张敬业、刘、王技术员那桌走去。

敬完酒,李武波、季林各掏出个红包塞给赵军,而刘绍忠是把礼金给了赵有财。

这悠席一共摆了三十桌,剩下的二十七桌,都是西山屯人了。

“你行不行了?”这时,王美兰小声问了赵有财一句,道:“要不你回那边儿歇着去吧。”

“没事儿!”赵有财瞪了王美兰一眼,心想这家还没到你说得算的时候呢。

可赵有财的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家现在就是王美兰说得算呐!

赵有财眼中闪过一丝茫然,紧接着眼神却又坚定起来:就算是那么回事儿,在外头我也是一家之主!

想到此处,赵有财唤马玲道:“老闺儿,给爸倒酒!”

这边的林区、农村,老公公、老婆婆都好管儿媳妇叫老闺女或老闺儿,好显得关系更亲,有把儿媳妇当闺女待的意思。

像赵有财这样有老闺女的,就管儿媳妇叫老闺儿。

见赵有财顿生豪气,赵军忙举起自己手里的水瓶子,对赵有财说:“爸,要不你喝我这个吧?”

赵有财使眼皮夹了赵军一下,转眼看向马玲,马玲连忙给赵有财满上酒。

这时,马玲手里掐着两个红包,是刚才姜兰和方静雯给她的。

等给赵有财倒完酒,马玲顺手把红包递到赵有财面前,道:“爸,这给你拿着吧。”

这钱虽然是赵军收的礼钱,但这年头的农村,各家都讲究“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长辈当家,赵军、马玲小两口不当家、不做主,也没有财权。

这没有啥心里不平衡的,跟老人一起的,几乎家家都是这样。

赵家是赵军能赚钱,像一般的家庭,这么大的男青年,就只挣那两个工资。

等到结婚的时候,酒席钱都是家里出的,还能跟家里争那礼钱么?

见马玲把红包递过来,赵有财豪气地一挥手,道:“老闺儿,不用给爸了,你就拿着吧。”

赵有财心想了,反正这钱,你给我也到不了我手,我还不如做个人情呢。

“嗯?”马玲一怔,忙向王美兰看去,却见王美兰眼睛一眨,还冲她一点头。

“这……”马玲看明白了,婆婆也让自己把钱拿着。可马玲作为新媳妇,她刚到这个家里,难免心里有些忐忑,不管做啥事都小心翼翼的。

于是,马玲又看向了赵军。

“揣兜吧。”赵军面露微笑,小声道:“爸、妈让你收着,你就收着。”

赵军话音刚落,就听赵有财道:“老闺儿,你瞅他俩干啥呀?爸让你拿着,你没听见呐?”

这b让赵有财装的,装圆了!

“我听见了,爸。”马玲被赵有财一说,脸瞬间就红了,但她连忙应了一声,然后手忙脚乱地把钱塞进衣兜里。

老公公虽然说话挺横,但能给自己钱,对自己就相当不错了。

这么想着,刚被赵有财喝红了脸的马玲,心里却有些踏实了。

这时,王美兰瞥了赵有财一眼,一指赵有财衣兜,道:“你要给,你就多给老闺儿俩。”

“嗯?”赵有财低头一看,他那身毛料衣裳兜浅,红包塞进去还露出个角。

人一喝多了,就仗义疏财。

平时赵有财兜里不揣钱也就那么地了,今天兜里有钱,喝高了又高兴,赵有财一拽那两个红包的角,就将李文才、刘绍忠给他的红包从衣兜里抽了出来。

“来,老闺儿!这都给你了!”赵有财把红包递向马玲,马玲连忙摆手拒绝,道:“不要了,爸。”

马玲话音刚落,旁边伸出一只手,将两个红包拿在手中。

“拿来吧,你。”赵军小声说了一句,然后在赵有财惊愕的目光中,赵军把赵有财的两个红包,与陶福林、李武波、季林给他的,一起塞在了马玲手中。

“走,爸!”赵军回身,扶住赵有财抬在半空尚未落下的手,道:“咱接着敬酒去。”

“啊?”赵有财一怔,被赵军扶着就走。

王美兰见状一笑,轻轻抬手托着马玲胳膊,婆媳俩跟着那父子二人去给西山屯人敬酒。

这年头人吃饭都快,尤其是吃伙食、吃席,吃的慢就没了。

等赵家四口过来的时候,西山屯人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大人、孩子都直打嗝。

大人多是打饱嗝,孩子多是喝汽水喝的。

“屯长!”

“屯长!”

看到王美兰过来,西山屯人纷纷起身跟王美兰打招呼,那种由心底发出的尊敬是人肉眼可见的。

喊屯长的声音,引来了不远处领导们的目光。看到这一幕,他们都十分的惊讶,惊讶王美兰在西山屯的影响力如此之大。

于学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在永兴大队工作将近三十年,已经当了二十年的大队书记,在永兴的威望极高。

可此时于学文感觉,王美兰才几天的屯长,她在西山屯的威望就快赶上自己在永兴大队了。

这真是怪事了!

“都吃咋样儿啊?”王美兰笑呵地摸了摸一个孩子的脸蛋,然后问西山屯众人道:“吃好了没有啊?”

说着,王美兰一指桌上的盘子、碗,微微一愣,道:“菜,是不是没够吃啊?”

桌上盛菜的盘子、碗全都干干净净,连菜汤都没剩。

“呃!”刚想说话的张兴隆打了个饱嗝,然后就被佟友丰挤到了一旁。

“够吃了,屯长!”佟友丰笑道:“菜太硬了,我们不舍得剩,就给盘子都擞干净了。”

王美兰闻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怕西山屯人没吃饱、没吃好。

自家办席,如果客(qiě)都没吃饱、没吃好,那就是自家待客不周。

这种事,在老王家人身上,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

赵军是了解王美兰心意的,他上前看了一眼,见每桌馒头都有剩,便对王美兰说:“妈,我看看桌桌还剩馒头了,就让老乡他们揣回去吧。”

赵军的意思是,能剩下馒头,就说明这些人都吃饱了。

王美兰听完,心里好受了些,当即对张兴隆、佟友丰等人道:“等有机会的,我再安排大伙,今天这看有啥,你们就分了。”

王美兰刚说完,武大林便道:“谢谢屯长!谢谢赵大少!”

说着,武大林伸手从盆里抓过一个馒头,掰下半拉就塞进了自己兜里,然后把剩下的半拉给了旁边的佟友丰。

西山屯人吃光了米饭,剩下了馒头,就是因为馒头好往回揣。吃的时候,他们就商量好了该怎么分。

看到他们分馒头,王美兰心里反倒舒服了,她端着酒杯走了一圈,然后跟西山屯五十八户、二百七十二口共同喝了一杯。

赵军陪了一杯,但王美兰喝的是真酒,他喝的是兑酒的水。

分完馒头的西山屯人起身,陆续退场,赵家四口出门相送。

? ?这两天更新又欠了一章,我明天补上,明天一起发两章,入洞房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