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 第5章 。代总的疑惑

贞元元年春,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先皇驾崩的哀乐刚刚停歇,新君登基的钟鼓便已敲响。太极殿前,三十四岁的李适身着十二章纹冕服,缓步踏上丹墀。他面容清瘦,眉宇间既有帝王的威严,又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陛下万岁!\"群臣山呼,声震殿宇。

李适的目光扫过殿中文武百官,在那些身着紫袍的宦官身上停留片刻,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想起先皇晚年被宦官把持朝政的种种弊端,心中已暗下决心。

登基大典结束后,李适在延英殿单独召见了新任宰相崔佑甫。烛光下,崔佑甫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正慷慨陈词:\"陛下,如今天下疲敝,藩镇跋扈,宦官专权,皆因朝中缺少正直之士。臣以为当广开言路,选拔儒生入朝,以正风气。\"

李适点头:\"正合朕意。卿可有贤才推荐?\"

崔佑甫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有二人,一为张涉,精通《春秋》,在士林中声望极高;二为薛邕,出身河东薛氏,博学多才,尤擅《礼记》。\"

\"好!\"李适拍案,\"速召此二人入宫觐见。\"

三日后,张涉与薛邕奉诏入宫。张涉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一袭青袍洗得发白;薛邕稍年轻些,举止儒雅,眉宇间却透着一股精明。

延英殿内,李适命人撤去珠帘,亲自为二人赐座。这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实属罕见。

\"朕闻二位先生学贯古今,今日特请教治国之道。\"李适言辞恳切。

张涉拱手道:\"陛下垂询,臣不敢不竭诚以对。《春秋》大义,首在正名。今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皆因名分不正。陛下当先正朝纲,明尊卑,然后天下可治。\"

薛邕接着说:\"《礼记》云:'礼者,天地之序也。'今朝廷礼仪废弛,官员贪腐,皆因不守礼制。臣以为当从整饬吏治入手。\"

李适听得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自幼受儒家教育,对这套以德治国的理论深信不疑。而眼前这两位学者言谈不俗,更让他确信找到了治国良才。

\"二位先生所言极是。\"李适起身踱步,\"朕欲任命张卿为礼部侍郎,薛卿为户部侍郎,共襄盛举,如何?\"

二人连忙跪拜谢恩。殿外,大宦官霍仙鸣透过窗棂缝隙冷眼旁观,嘴角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一个月后,张涉正式走马上任。礼部衙门内,几位主事恭敬地呈上文书,其中一人谄笑道:\"张大人,这是今年科举的考生名录,请您过目。\"

张涉初时还认真翻阅,但当看到某位考生家世显赫时,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当晚,那位考生的父亲——一位地方刺史便派人送来了\"土仪\":一箱看似普通的茶叶,底下却藏着十锭黄金。

\"这...\"张涉的手微微发抖。他出身寒门,何曾见过如此巨款?但想到家中老母尚在病中,儿子又即将婚娶...他长叹一声,将箱子收入内室。

与此同时,薛邕在户部也遇到了\"好意\"。河北道遭灾,朝廷拨款赈济。一位姓赵的商人通过关系找到薛邕,暗示若能将部分赈灾粮交由他的商号采买,必有重谢。

\"薛大人,\"赵商人压低声音,\"这批粮食市价三十万贯,账上可报五十万贯,差额...自然归大人调度。\"

薛邕起初严词拒绝,但当赵商人留下一个装满珍珠的锦盒\"聊表心意\"后,他的态度开始松动。

春去夏来,两位新任高官的府邸日渐豪华。张涉在城南购置了一座五进大院,薛邕则频频举办诗酒宴会,邀请朝中权贵。他们的变化,自然逃不过某些人的眼睛。

霍仙鸣在神策军衙门的密室中,听着心腹小宦官的汇报:\"张大人前日收了陇西李氏的厚礼,答应让其子今科必中;薛大人则与江南粮商勾结,贪污赈灾款至少二十万贯...\"

\"证据确凿?\"霍仙鸣眯起眼睛。

\"有账册为证,还有几个经手人愿意作证。\"

霍仙鸣满意地点头:\"不着急,再让他们得意几日。\"

转眼到了秋闱放榜之日。当礼部公布及第名单时,太学生们一片哗然——几位才学平庸的世家子弟赫然在列,而几位寒门才子却名落孙山。有人当场作诗讽刺:\"朱门酒肉臭,金榜题名时。\"

消息很快传到李适耳中。他起初不信,命御史台暗中调查。与此同时,河北道御史也发来密奏,揭露赈灾粮款被层层克扣,灾民饿殍遍野的惨状。

深秋的一个雨夜,李适在紫宸殿召见了崔佑甫。烛光下,皇帝的面容显得格外憔悴。

\"崔卿,朕...朕实在难以相信。\"李适声音嘶哑,指着案上两份奏折,\"张涉、薛邕,朕以国士待之,他们却...却如此负朕!\"

崔佑甫长叹一声:\"陛下,臣有罪。是臣举荐不当...\"

\"不怪卿。\"李适摆手,\"是朕太天真了。朕以为疏远宦官,亲近儒生,就能政治清明。谁知...\"他的声音哽咽了。

翌日朝会,气氛凝重。当御史大夫出列弹劾张、薛二人时,满朝哗然。张涉面如死灰,薛邕则跪地痛哭,声称冤枉。

李适冷冷地看着他们:\"证据确凿,还有何话说?来人,摘去他们的冠带!\"

就在侍卫上前时,霍仙鸣突然出列:\"陛下,老奴有本奏。\"

\"讲。\"

霍仙鸣环视群臣,慢条斯理地说:\"老奴并非为二人开脱。只是...文官贪污动辄万万钱,却总说我们宦官搞乱天下。今日之事,岂非证明他们才是祸国殃民之辈?\"

殿中顿时一片寂静。李适如遭雷击,怔在龙椅上。他想起自己登基以来对宦官的猜忌与疏远,又看着眼前这两个辜负他信任的儒生,心中一片茫然。

退朝后,李适独自站在太液池边,望着深秋的残荷出神。寒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个冷战。

\"陛下,天凉了。\"霍仙鸣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恭敬地为他披上大氅。

李适没有拒绝。他望着这个服侍皇家三十年的老宦官,突然问道:\"霍卿,你说...朕该信任谁?\"

霍仙鸣低头:\"老奴不敢妄言。只是...有些人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男盗女娼;有些人虽出身卑微,却一心只为皇家着想。\"

李适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传旨,张涉、薛邕革职查办,家产充公。另...神策军兵马使一职空缺已久,就由霍卿暂代吧。\"

霍仙鸣跪地谢恩,嘴角浮现出胜利的微笑。秋风吹过,池中残荷瑟瑟发抖,仿佛预示着大唐王朝即将到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