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 第427章 。改掉强迫症

我:大师,我实在是痛苦不堪,被这强迫症折磨得心力交瘁,生活也变得一团糟,恳请您救救我。

大师:莫要着急,孩子,且将你的症状细细道来,让老衲先了解一番。

我:大师,我总是控制不住地反复检查,比如出门前要反复确认门锁有没有锁好,有时候甚至已经走到楼下了,还是不放心,又跑回去再检查。还有洗手,我总觉得手洗不干净,一遍又一遍地洗,每次洗手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可就是停不下来。

大师:听你所言,这症状确实给你带来了诸多困扰。不过,首先我们要分清这强迫症的类型。你可曾去看过医生,确诊是否为临床强迫症(ocd)呢?

我:还没有,我一直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得了强迫症,只是感觉自己这些行为越来越严重,有些害怕。

大师:若症状严重,像你这般反复洗手、检查,且明显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那很有可能是临床强迫症。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先去就医确诊。现代医学中,可能会结合药物治疗,比如SSRI类药物,同时配合专业的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或许能有较好的效果。但切不可自行诊断,有些焦虑或压力也可能表现出类似强迫行为,这需要精神科医生来评估。

我:原来是这样,我之前都不太清楚,还以为自己只是有点怪癖。那如果只是日常一些轻微的强迫行为呢,大师?

大师:若是轻微的习惯性重复行为,比如只是偶尔反复确认门锁,是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改善的。孩子,你要先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这是改变的基础。

我:嗯,大师,我愿意面对,我太想摆脱这种痛苦了。那有哪些专业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呢?

大师:这其中,认知行为疗法(cbt)是颇为有效的一种。其中有个方法叫暴露与反应预防(ERp),就是让你逐步暴露在引发焦虑的情境中,同时抑制强迫行为。打个比方,就像你触摸门把手后,强迫自己不洗手,从这种轻度焦虑的场景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让你的大脑慢慢适应“不确定性”。你能明白吗?

我:(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好像有点懂了,就是要让自己去面对那些会让我产生强迫行为的情况,然后忍住不做,对吗?可是大师,这感觉好难啊,我一想到不洗手,就觉得心里特别不安。

大师:万事开头难,孩子。改变本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除了ERp,正念冥想(mindfulness)也是不错的方法。通过观察自己的强迫思维,而不加以评判、不做出反应,慢慢地减少对这些思维的情绪依赖。你可以记住这句口诀:“想法只是想法,不是事实。”当强迫思维出现时,就默念这句话。

我:(若有所思,轻轻点头)嗯,我会试着去做的。大师,听说还有药物治疗,这个效果怎么样呢?

大师:药物治疗的话,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抗抑郁药,像舍曲林、氟西汀之类的,它们可以调节大脑神经递质,从而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我:好的,大师,我记住了。那除了这些专业治疗方法,我自己平时能做些什么来调节呢?

大师:自我调节也至关重要。首先,你可以记录与分析自己的强迫行为。准备一本日记,记录下每次强迫行为的触发点、频率以及当时的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你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我:这个方法听起来挺简单的,我回去就开始记录。还有其他的自我调节技巧吗,大师?

大师:当强迫冲动出现时,你可以尝试延迟反应。比如,你想反复检查门锁时,告诉自己先等5分钟再去检查,然后逐渐延长等待的时间。这样慢慢地削弱强迫行为对你的控制。

我:嗯,这确实是个可行的办法,我感觉有了些信心。

大师:另外,你还可以用替代行为来替换强迫动作。当你想反复洗手时,不妨改为捏减压球或者做深呼吸。通过这些健康的行为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内心的焦虑。

我:(眼睛一亮)这个好,这样既能缓解焦虑,又不会陷入强迫行为。

大师:还有,你要学会接受不确定性。强迫症很多时候源于对“控制感”的过度需求。你要时常告诉自己:“即使不重复那些强迫行为,结果也不会失控。”放下心中的执念,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坦然。

我:大师,您说得太对了,我总是担心不这样做就会出问题,原来是我的执念太深了。

大师:除了这些,生活习惯的调整也不容忽视。你平时的作息规律吗?

我:不太规律,有时候会熬夜,早上又起得很晚。

大师:这可不行,睡眠不足会加重焦虑,而焦虑又会让你的强迫症症状加剧。你要保持每天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同时减少咖啡因的摄入,咖啡因也可能会刺激神经,加重你的症状。

我:好的,大师,我以后一定按时睡觉,不再熬夜了。

大师:运动与放松也很重要。多进行有氧运动,像跑步、游泳,这些运动能够缓解焦虑。瑜伽或者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也能帮助你放松身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我:我以前很少运动,听您这么说,我觉得确实应该动起来了。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大师?

大师:尽量减少触发因素。比如,避免过度搜索健康或者安全方面的信息,像反复查看疫情新闻之类的,这些行为会不断给你心理暗示,加重你的强迫思维。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之前就经常忍不住一直看疫情相关的消息,看完心里就更焦虑了。

大师:孩子,你要记住,强迫症不是你的性格缺陷,它只是大脑神经活动出现了异常。不要自责,接纳自己现在的状况,这是改变的第一步。

我:(眼中泛起泪光)大师,我一直都很自责,觉得自己很没用,怎么连这些简单的事情都控制不了。

大师:莫要如此,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挑战而已。你还可以寻求支持,加入ocd互助小组,和那些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或者向亲友坦诚自己的困扰,这样可以减少你的孤立感。

我:嗯,我会试着和他们沟通的,我不想再一个人承受这些了。

大师:改善强迫症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你要有耐心,要坚持下去。研究表明,70% - 80%的患者通过治疗都能显着缓解症状,所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大师,听了您的话,我感觉心里有了希望,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大师:若你的症状已经严重干扰到生活,务必去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师,专业的帮助才是最有效的路径。你并不孤单,许多人都和你有着相似的经历,并且成功康复了。

我:(起身,深深地鞠躬)大师,真的太感谢您了,您的一番话让我看到了曙光,我一定会努力摆脱强迫症的困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