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 第412章 。过度准备

大师静静地听完我的讲述,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缓缓开口:“孩子,你的这些反复行为,其实反映了几个常见的心理状态和现实考量。让我们一同来拆解这些内心的困惑。”

“首先,是你对‘会议重要性’的潜意识焦虑。虽然你可能并未明确意识到,但临时改变上班时间、前往较远的总部开会,这一变动本质上打破了你原本熟悉的日常节奏。这种节奏的打破,很容易引发你对会议重要性的联想。你会不自觉地想到领导是否在场,自己是否需要在会议中有出色的表现等等,而这些想法进而触发了你‘过度准备’的倾向。”大师的声音如同古钟长鸣,沉稳而有力。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大师继续说道:“你一开始带笔、本子、充电器,甚至纠结帆布袋的美观性,这一切本质上都是你希望通过‘周全准备’来抵消潜在的不安。你试图通过这些外在的准备,来获得一种掌控感,仿佛只要准备得足够充分,就能应对会议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然而,后来你简化装备,这可能是在理性回归后,你意识到‘会议未必需要如此复杂的工具’。但也有可能是焦虑后的反向逃避,也就是你内心深处产生了‘干脆摆烂’的想法。”

听着大师的分析,我不禁回忆起自己在准备过程中的心态变化,确实如大师所说,我时而焦虑地想要把所有可能用到的东西都带上,时而又觉得太过麻烦,干脆随便应付。

“其次,是‘决策疲劳’的连锁反应。”大师接着说道,“早起、通勤时间增加、打破常规日程,这些都会消耗你的心理能量。当你的心理能量被大量消耗后,你在琐事上就会变得反复纠结。就像你从换帆布袋到反复增减物品,这本质是你的大脑在疲惫状态下,难以理性地权衡‘必要’与‘冗余’,只能转而用‘推翻重来’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这就类似人们出门前反复检查钥匙的行为,看似是对物品的不放心,实则是心理压力的一种表现。”

我回想起自己早上因为要早起,又要应对路途的奔波,整个人都变得烦躁不安,在选择物品时完全失去了理智,只是不停地改变主意。

“再者,是你对‘他人评价’的隐性在意。”大师目光深邃地看着我,“你纠结帆布袋是否好看,这本质上是你对‘职场形象’的敏感。你担心随意携带物品会显得不专业,希望通过外在的细节来传递自己认真的态度。然而,你最终决定轻装上阵,这其中又可能隐含着‘反正没人注意我’的自我说服。你既想通过外在细节展现自己的专业和认真,又担心过度准备会显得笨拙,这种矛盾的心理加剧了你决策的反复。”

我不禁红了脸,大师的话仿佛看穿了我的内心。我一直都很在意同事和领导对我的看法,总是希望在他们面前展现出最好的一面,没想到这种心理在这次的准备过程中体现得如此明显。

“最后,是‘电子依赖’与‘仪式感’的博弈。”大师的声音依旧平和,“你原本想带纸质书《资治通鉴》,这是你希望利用通勤时间进行‘有仪式感的学习’,体现了你对理想自我的追求。但最终你选择了手机电子版,这说明你的身体更倾向于便捷、低耗能的选择。这种反复体现了你‘理想自我’与‘现实习惯’的冲突。你心中有对提升自我的渴望,有着理想化的规划,但在实际行动中,又难以摆脱现实习惯的束缚。”

我叹了口气,承认自己确实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不定。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可真正面临选择时,却总是选择了更轻松的方式。

“那么,我该如何应对这种反复呢?”我急切地向大师请教。

大师微笑着说:“有几个方法可以尝试。首先,提前建立‘最小化清单’。针对突发会议,固定一个基础装备模板,避免每次都重新思考。比如,必带的物品可以是手机,现在手机功能强大,包含了电子笔记App,基本的记录需求都能满足;还有证件和门卡,这是进入公司必不可少的。选带的物品,若是需要画图或快速记录,可以带上小型笔记本;充电器则根据公司插座类型决定是否携带。这样,在面对类似情况时,你就能迅速做出决策,减少不必要的纠结。”

我认真地听着,在心里默默记下大师的建议。

“其次,要接受‘不完美决策’。在职场中,极少有人会关注同事的帆布袋是否好看,除非是涉及正式提案等特殊场合。在日常会议中,实用比美观优先级更高。而且,公司通常都会备有基础文具,无需过度担心。你要明白,在很多情况下,追求完美可能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纠结,而适时地接受不完美,反而能让你更轻松地前行。”大师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

我点了点头,意识到自己确实常常因为追求完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再者,用‘替代方案’减少纠结。比如,你担心没带笔,可以提前确认公司会议室是否常备文具,或者随身携带一支超轻便携笔;担心忘记录内容,直接用手机录音,当然,这需要提前告知与会者。通过寻找这些替代方案,你可以在保证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减少决策时的困扰。”大师耐心地说道。

我不禁眼前一亮,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能有效地解决我的问题。

“最后,给‘通勤时间’设定弹性目标。若想阅读但难以专注,可改为听书、复盘工作要点,甚至闭目养神。避免因‘必须做某事’加重心理负担。通勤时间是属于你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和需求,灵活地调整计划,让这段时间更有价值。”大师语重心长地说。

我深深地向大师鞠了一躬,感激地说:“大师,谢谢您的教诲。我明白了,我的反复本质是在‘适应突发变化’时的自然反应,无需过度自责。关键是要通过建立简单规则,减少决策消耗,把精力留给会议本身。毕竟,比起带什么包,我在会议中的思考和发言才是真正影响他人评价的核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