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 二百三十二章。5点半起床

学生:大师,我最近遇到了一个困扰,想向您请教。我发现自己在工作日的时候能够早起,按时去上班或者上学,可一到了休息日,就怎么也起不来,常常睡到很晚。我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大师:孩子,你所遇到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反映了外在压力与内在动机对我们行为的影响差异。让我们先来从任务驱动的角度探讨一下。在工作日,你早起是为了避免迟到,完成工作或者学习的责任,对吗?

学生:是的,大师。如果工作日迟到的话,会受到批评,甚至可能影响到我的薪资或者学业成绩,所以我不得不早起。

大师:没错,这种明确的目标与可能产生的现实后果,让你的大脑将早起识别为高优先级的任务。大脑为了避免不好的后果,会调动你的意志力,促使你起床。而在休息日呢,没有了这些强制性的任务,早起对你的大脑来说就变成了低优先级的事情,因为缺乏即时的奖励或者惩罚机制,拖延的阻力也就变得更小了。

学生:原来是这样,我以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是大师,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在工作日连续早起,身体好像适应了那个节奏,但是一到休息日,我就想睡懒觉,结果周一再早起就变得特别困难,这是为什么呢?

大师:这就涉及到生物钟的弹性与惯性了。当你在工作日连续早起时,身体逐渐适应了固定的节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然而,如果你在休息日彻底打破这个节奏,比如睡到中午,生物钟就会变得混乱。生物钟就像是我们身体内部的一个时钟,它一旦被打乱,重新调整就需要时间,所以周一再重启早起的模式就会变得困难。

学生:那我在休息日睡懒觉,是不是也是因为工作日积累了疲劳,身体想要补觉呢?

大师: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工作日,你可能因为学习或者工作的压力,积累了一定的疲劳,身体渴望在休息日补觉,这是一种正常的补偿心理。但是,过度补偿也会带来问题。如果周末你比平时多睡 3 个小时以上,就可能会打乱昼夜节律,让你醒来后反而感觉更加疲惫。

学生: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睡得多就会精神好呢。大师,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工作日,我起床的流程已经很固定了,比如 5:30 闹钟响,5:50 起床,6:15 出门,感觉很顺畅。可是在休息日,没有了这样的计划,我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想起床,这是为什么呢?

大师:这就是启动成本的心理博弈了。在工作日,你起床的流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脚本,大脑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和决策,执行起来就会更“省力”。而在休息日,当没有明确的计划时,大脑需要额外思考“早起做什么”,这种不确定性会增加行动的阻力,让你觉得“躺着更舒服”,从而不愿意起床。

学生:大师,您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这种感觉。那您说我该怎么平衡自律和休息呢?我既想在休息日好好休息,又不想养成睡懒觉的坏习惯。

大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尝试统一作息锚点。即使是在休息日,起床时间也不要比工作日晚超过 1 个小时。比如你工作日 6:00 起床,那么休息日可以 7:00 起床。这样可以保持生物钟的稳定,避免出现“社交时差”。

学生:好的,大师,我记住了。那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大师:有的。我们可以赋予休息日意义。在休息日的早晨,安排一件你期待的小事,比如做一顿美味的早餐,去晨跑,看一场美丽的日出,或者学习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当你对早晨有了期待,就会用愉悦感替代强迫感,更愿意早起。

学生:这个方法听起来很不错,我可以试试。我一直想学画画,正好可以利用休息日的早晨来学习。大师,还有别的建议吗?

大师:我们还可以优化睡眠效率。重点是提升睡眠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时长。在睡前 1 小时,要远离蓝光,也就是手机、电脑这些电子设备,因为它们发出的蓝光会影响你的睡眠。卧室要保持黑暗和凉爽,一般来说,16 - 20c是最佳的睡眠温度。另外,要避免在睡前饮酒或者喝咖啡,酒精会破坏深度睡眠,让你的睡眠质量下降。

学生:原来是这样,我以前经常在睡前玩手机,看来以后得改改这个习惯了。大师,我有时候确实感觉很累,需要在休息日补觉,那该怎么办呢?

大师:如果某天你确实需要补觉,你可以设定一个“最终底线时间”,比如 9:00。用单次闹钟代替反复贪睡,因为反复贪睡会导致碎片化睡眠,加深你昏沉的感觉。设定一个明确的时间,到点就起床,这样可以让你的休息更有规律。

学生:好的,大师,我明白了。我觉得您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实用,我回去会好好尝试的。可是大师,我还有一个疑问,我能在工作日靠意志力早起,这说明我是有行动力的,但是长期这样靠意志力“硬扛”,我感觉很累,该怎么办呢?

大师:孩子,你能在工作日靠意志力启动,这说明你已经具备了行动力储备,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长期依赖“硬扛”确实可能会消耗你的心理能量。真正的可持续自律,是要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求。

学生:大师,我不太理解,怎么才能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呢?

大师:首先,你要认可自己的努力。你在工作日早起,背后是你的责任感,这是非常宝贵的品质。不要因为在休息日想要放松而苛责自己,每个人都需要休息。其次,你可以尝试微调代替颠覆。比如在休息日早起后,允许自己悠闲地喝杯咖啡,看看书,而不是立刻进入“战斗状态”。这样,你会逐渐喜欢上早起的感觉,将外在的早起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心想要做的事情。

学生:大师,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我以前总是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休息日也想和工作日一样自律,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以后我会按照您说的方法,慢慢调整的。

大师:很好,孩子。你要记住,你不是“起不来”,而是身体在自动分配能量,对重要的任务全力投入,对非必要的任务节能待机。不必因此而自责,你可以通过小幅调整,比如稳定作息、增加休息日晨间的仪式感,让自己的精力管理更加游刃有余。真正的自律是张弛有度,而非时刻紧绷。

学生:谢谢大师的教诲,我受益匪浅。我回去后会努力实践这些方法,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大师:不用客气,孩子。希望你能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过上更加平衡和充实的生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有其他的困惑,随时来找我。

学生:好的,大师。我一定会努力的。再次感谢您!

大师:去吧,孩子,祝你一切顺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