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蚀骨危途 > 第34章 英雄召唤,盛世伊始(下)

蚀骨危途 第34章 英雄召唤,盛世伊始(下)

作者:浊酒凡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8:55 来源:小说旗

光芒敛去,殿中多了一人。

身子站的笔直,一袭道袍无风自动,干净得过分。

【顶级人杰:姚广孝】

【字】:斯道

【朝代】:明朝

【人物出处】:史实

【个人经历】: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禧,字斯道,法名道衍,号逃虚老人,又称独庵老人、懒阁翁。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姚广孝早年出家为僧。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1382年,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姚广孝以荐入选,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多次为朱棣出谋划策。1399年,六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靖难之役中,其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此后,仍多筹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1404年,再授为太子少师。晚年,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1418年,姚广孝去世。

姚广孝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主要着作有《逃虚集》《逃虚子诗集》《逃虚类稿》等。

【等级】:顶级人杰

【潜力值】:五星

【境界】:武尊境九重

【功法】:太上玉清心经(帝级功法)

【血脉】:天机血脉(帝级血脉)

【体质】:不老不死体(帝级体质)

【武器】:五行珠(天阶极品)

【坐骑】:无

【附带兵种】:五行使(七百人,天元境四重至七重)

帝级功法、血脉、体质!

李君亦心头一跳。

不老不死体,天机血脉,武尊境九重,这配置,顶配!果然不愧是顶级人杰。

姚广孝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贫僧姚广孝,拜见陛下。”

声音平平淡淡,却有种说不出的安定感。

李君亦嗯了一声:“大师可知朕心?”

姚广孝笑了笑:“陛下胸有乾坤,欲定太平,贫僧岂会不知。”

“善!”李君亦道,“既如此,天下大势,有劳大师为朕谋断。”

姚广孝嘴角弧度大了些:“阿弥陀佛。陛下有此志,贫僧愿尽绵薄之力。”

“青州虽大,但在贫僧看来,天命已归大唐,陛下兵锋所指,无往不利。”

这话不响,份量却重。

姚广孝话音刚落,光华又起,这次是连着五道!

狄青踏出,脸上刺青狰狞,煞气扑面!

太史慈紧随其后,整个人沉甸甸的,水战大家的稳重。

陈到现身,不多言语,精悍得像一柄藏鞘的刀。

李广走出,身形矫健,那股子弓马娴熟的劲儿是刻在骨子里的。

四位猛将一字排开,殿内空气骤然绷紧,铁血味道浓得呛人。

李君亦看到这几位,心里踏实多了。

然而第五道光芒落下,走出的人却让殿内那股子铁血味淡了些。

锦衣华服,笑容可掬,和珅!

他快步上前,大礼参拜,姿态标准得挑不出错:“臣和珅,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透着股机灵劲儿。

李君亦嗯了声,这位“和中堂”,用好了可是国之柱石…钱袋子的柱石。

姚广孝依旧合十低眉,波澜不惊。

狄青几人相互递了个眼色,没吭声,但那表情,懂的都懂。

李君亦没理会这小小的气氛变化,心念一动,光华再闪十次!

河北高览,江东黄盖……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化为实体,还有几位看着就是搞后勤或者出主意的文臣。

转眼间,殿内站满了人,足足十八位!

文武兼备,各有专长,都是历史留名的人物。

而且哪怕是高览这些二流人杰,修为都在宗师境五重以上;一流人杰和顶尖人杰更是个个武尊境。

这帮人站在一起,哪怕不说话,那股子气场也够惊人的。

他们也在相互打量,新“同事”之间,气机隐隐交锋。

李君亦的视线缓缓扫过每一个人,从姚广孝的深沉,到狄青的刚烈,再到和珅那滴水不漏的笑脸,最后落在高览、黄盖等一众将领身上。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朕召尔等前来,只为一件事——大唐一统!”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十年!”

“朕给你们十年,也给朕自己十年!”

“十年之内,青州,必须打下来!”

姚广孝第一个上前,合十道:“陛下剑锋所指,即贫僧星盘所向。”

狄青轰然抱拳:“末将愿为先锋,为陛下一平青州!”

和珅立马表态,嗓门都不小:“陛下放心!钱粮后勤,臣包了!绝不拖累大军分毫!”

高览、黄盖等人亦纷纷抱拳。

最后汇成一句:“臣等,愿为陛下效死!”

十八人的声音合在一起,那股决心,几乎要掀翻殿顶!

李君亦看着他们,这些只存在于史书中的名字,如今活生生地站在面前,向他效忠。

一股热流在胸腔里涌动。

他的时代,大唐的时代,从这一刻,才算真正开始!

……

夜凉如水。

长安万家灯火,铺陈在脚下。

李君亦独自凭栏,夜风吹动他的衣袍。

身后大殿依旧亮着,那十八位新臣,大概还在相互认识,或者说,相互“卷”起来了?

更远处,是枕戈待旦的大军营盘,隐约能听到巡逻士卒的甲叶碰撞声。

目光越过繁华,投向那片名为青州的土地。

强敌,未知,还有他渴望的功业。

十年。

他轻轻敲着冰凉的栏杆。

“青州……”

房玄龄,徐达,裴元庆,姚广孝,狄青,韩世忠,花木兰,李广,陈到……和珅。

一个个名字在脑中闪过。

怎么用?怎么打?

姚广孝搞战略,狄青当尖刀,韩世忠守水路,李广远程狙击,陈到带特种兵……和珅,嗯,负责搞钱,越多越好。

十年,听着长,真要吞下青州那么大的地盘,其实挺赶的。

压力巨大,但更多的是一种跃跃欲试。

大唐的棋局,终于要落下最关键的一子了。

盛世?

先打下来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