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不是替身吗?她怎么捧权臣称帝了 > 第45章 科举蹊跷

不是替身吗?她怎么捧权臣称帝了 第45章 科举蹊跷

作者:季雨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1 02:03:15 来源:小说旗

摄政王府密室的烛芯“噼啪”爆了个灯花,苏映瑶指尖压着《科举年鉴》泛黄的纸页,“天启三年”四个字在火光里泛着冷意。

她身后,墨羽寒负手立在檀木架前,玄色蟒纹暗纹的广袖垂落,遮住了他攥紧的指节——那是他听见“苏明远”三字时,下意识的紧绷。

“那年我三哥的策论,卷末朱批本该是‘河工疏浚’。”苏映瑶的指甲在“漕运改制”四字上轻轻一叩,“有人用新茶泼湿卷面,等墨迹晕开后重描,把‘河’字改成了‘漕’。”她从袖中抽出一叠薄如蝉翼的纸页,正是前世她偷记李尚书书房暗格账册时,用米汁拓下的摹本,“当年主考官是李尚书的门生,只要比对笔迹,就能坐实调包。”

墨羽寒转身接过摹本,烛火映得他眉骨投下阴影,“你早算到今日?”

“前世我在冷宫时,听老太监说过李尚书爱用‘寒潭笔’——笔锋含墨量多,写出来的字总带晕染。”苏映瑶将年鉴推近,“三哥的原卷被改,就是用的这支笔。”她抬眼时,目光像淬了冰的刀,“我要让天下人知道,苏家不是结党,是被人篡改考卷,扣上了‘妄议漕运’的罪名。”

墨羽寒的拇指摩挲过摹本边缘,那里还留着苏映瑶拓写时蹭上的淡青墨痕。

他忽然伸手替她拢了拢被穿堂风掀起的鬓角,低笑里带着几分无奈:“你总把刀刃往自己手里攥。”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夜枭的啼鸣,他目光微沉,“该去翰林院了。”

翰林院库房的霉味混着松烟墨香扑面而来。

何学士踮脚擦拭顶层的档案柜,竹扫帚扫过积灰时,簌簌落在他青布直裰上。

忽然,一道银光破空而来,“咔”地钉在他眼前的《天启三年主考官名单》上——是苏映瑶的银蝶簪,蝶翅上的红宝石在昏暗中泛着血光。

“何大人。”苏映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故人的温凉,“您书房《水经注》第三卷的夹层里,是不是藏着我三哥原卷的摹本?”

何学士的扫帚“当啷”掉在地上。

他转身时,腰间的玉牌撞在木柜上,发出清脆的响。

这个年近五旬的老学士,此刻喉结上下滚动得像被掐住脖子的雀儿:“苏...苏姑娘?”他踉跄两步,伸手去摸那支银蝶簪,指尖在离蝶翅半寸的地方停住,“当年你三哥的策论被调包,我抄了份原卷藏着...就想着有朝一日能还苏家清白。”他忽然跪了下去,膝盖撞在青石板上的闷响惊得梁上的尘灰簌簌落下,“是我胆小,这么多年都不敢拿出来。”

苏映瑶弯腰替他捡起扫帚,竹枝扫过他颤抖的手背:“何大人,现在还不晚。”她抽出簪子,银蝶在掌心转了半圈,“三日后早朝,您把摹本交给陈御史。”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巡夜侍卫的脚步声,她将簪子插回鬓边,裙角扫过何学士的衣角时,轻声道:“当年您替我三哥磨墨,砚台里放的是梅花瓣——这事儿,我记得。”

李尚书府的柴房里,管家攥着半截烧焦的考卷残片,正往火盆里送。

火舌舔着残片边缘,“河工”二字的“氵”旁已经蜷成了黑灰。

突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扣住他手腕,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腕骨。

“赵大人?”管家抬头,见是新任的顺天府知府赵砚之,额角的汗“唰”地落下来。

赵砚之从前是苏映瑶父亲的门生,十年前苏府落难时,是苏老爷连夜写了推荐信,才让他得了个八品县丞的位置。

赵砚之将残片从管家手里抽出来,与袖中取出的摹本并排铺在案上。

烛火下,“河”字的三点水在摹本里带着飞白——那是主考官惯用的瘦金体笔锋;可残片上的“氵”却晕染成一团,像滴进清水的墨汁。

“寒潭笔。”赵砚之的指节叩在残片上,“李尚书书房那支笔,我在苏府见过。”他转身要走,又回头盯着管家青白的脸,“你家老爷爱往炭盆里烧东西,可烧得掉纸,烧不掉墨——当年他给主考官送的‘赈灾银’,是一船青砖吧?”

刑部衙门的走廊里,陈御史抱着一摞账册正要往内堂走,冷不丁被苏映瑶挡住去路。

她手里举着本《漕运司报销单》,封皮已经磨得起了毛边:“陈大人,李尚书报的‘赈灾银’买了十万块青砖,可您去砖窑查查,每块砖里是不是藏着银锭?”

陈御史的胡子抖了抖。

他是三朝老臣,最见不得贪墨之事,此刻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刀:“苏娘子如何知道?”

苏映瑶从袖中摸出半块青砖,随手拾起走廊角落的石础一敲——“咔嚓”一声,砖芯滚出个裹着丝帕的银锭,帕子上绣着并蒂莲,正是李尚书小妾的陪嫁纹样。

“砖窑老板是那小妾的表兄。”她将银锭塞进陈御史手里,“大人若要证据,明日卯时去码头,会有船装着新砖起运。”

三更梆子刚响过,李尚书在自家后园的锦鲤池边蹲了半个时辰。

他将最后一封密信塞进鱼腹时,身后突然亮起一盏灯笼,暖黄的光晕里,苏映瑶的影子像柄淬了毒的剑,“李大人以为把账册藏在苏家旧宅的井底,就能万事大吉?”

李尚书的手一抖,锦鲤“扑棱”掉进池里,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官靴。

他转身时,腰间的玉佩撞在太湖石上,碎成几片:“你...你怎么知道?”

苏映瑶抖开袖中画卷,上面是李尚书年轻时与苏明远比试书法的场景。

他执笔的手悬在半空,笔锋正是“寒潭笔”特有的粗圆:“笔迹鉴定官在府衙等您呢——当年改考卷的字,和这卷《兰亭序》的‘之’字,连墨晕的方向都一样。”她将画卷卷好,灯笼光映得她眼尾微挑,“您说,陛下知道自己最信任的礼部尚书,当年篡改科举、构陷忠良,会怎么想?”

李尚书踉跄后退,后背抵在廊柱上。

月光从葡萄架的缝隙漏下来,在他脸上割出一道道阴影。

他张了张嘴,却只咳出两声闷响——这声音被夜风吹散时,远处传来更夫的吆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摄政王府的演武场上,墨羽寒将两套青布短打抛给苏映瑶。

他卸了蟒纹朝服,只穿件月白中衣,发冠也摘了,乌发用根布带随意束着,倒真像个走南闯北的行商。

“漕运码头的酒肆,明晚戌时三刻有船卸货。”他指腹蹭过短打上的补丁,“我让人查过,那船运的正是李尚书的‘青砖’。”

苏映瑶接过短打,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握了二十年军刀留下的痕迹。

她抬眼时,窗外的月光正好落在他眉梢,“我们扮作卖茶的夫妻?”

墨羽寒低笑一声,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角:“就说你是我新娶的娘子,刚从江南来。”他转身走向马厩,玄色披风在夜风中翻卷如浪,“明早让阿福去买两顶斗笠,别叫人认出来。”

苏映瑶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前世临终前,自己望着宫墙四角的天空,总觉得人生像场没唱完的戏。

如今戏文重排,她握着墨羽寒递来的短打,听见自己心跳如鼓——这一回,她要唱一出最痛快的戏,唱给所有负她的人听。

后园的桂树被夜风吹得沙沙响,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咚——”敲得人心底发颤。

苏映瑶将短打叠好放进木箱,箱底压着块血玉残片——那是萧煜今早派人送来的,附了张纸条:“长乐宫地窖的骸骨,确是先皇后。”

她合上箱盖时,听见院外传来马蹄声。

墨羽寒的声音混着风声飘进来:“映瑶,该睡了,明日还要早起。”

苏映瑶吹灭烛火,月光透过窗纸,在她脸上镀了层银。

黑暗中,她勾起嘴角——明天,该去会会那船“青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