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都市之兵王归来 > 第2687章 问道

都市之兵王归来 第2687章 问道

作者:登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3:53:56 来源:小说旗

老喇嘛索南丹增有求于林重,自然不会拒绝回答。

“正如老僧之前所言,脉轮密法来自于古天竺,大概一千五百年前流入西部行省,在梵宗内部广泛传播,尤其是西派禅宗。”

苍老的声音在禅房里回荡:“其具体可分为三脉七轮,即左脉、中脉、右脉,海底轮、本我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

索南丹增一边讲述,一边用手在身上指出位置:“所谓的轮,用炎黄武道术语来讲,就是穴位,以及穴位附近的神经丛。”

“海底轮对应会阴穴,本我轮对应长强穴,脐轮对应神阙穴,心轮对应膻中穴,喉轮对应大椎穴,眉心轮对应印堂穴,顶轮对应百会穴。”

“脉轮密法的修炼方式,就是由下往上、由左往右,依次打通,在体内形成左、中、右三条经脉路线。”

说到这里,索南丹增闭嘴不言,给林重消化的时间。

林重若有所思。

以他目前的眼界,能看出三脉七轮的修炼方式,虽然与炎黄武道截然不同,但是却可以作为补充。

而老喇嘛所修炼的密宗苦禅行功,也是一门不输给洗髓金经、盘古太乙桩功、混元无极桩功的顶尖功法。

这让他对西派梵宗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据他所知,在中原,梵宗与道门是游离于武术界以外的两大组织,不受武盟管辖,只服从于国家。

不过,真武门、无极门、宝林派以及曜日宗,都跟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多谢大师。”

思虑及此,林重朝索南丹增拱了拱手,正色道:“三脉七轮的理念,确实别具一格,令我感悟良多,往后若有收获,全拜大师今日所赐。”

“尊者既与老僧有缘,互相交流修行经验,本属寻常之事,又何必道谢?况且老僧亦有求于尊者。”

索南丹增合十回礼,然后一脸严肃地盯着林重:“老僧想问尊者,您继承了杜怀真尊者的道吗?”

林重摇头:“没有,师公的道不适合我,我有我的道。”

索南丹增怔了怔,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他显然抱着和陈寒洲相同的念头。

陈寒洲在丹劲巅峰蹉跎多年,始终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最后迫不得已,选择复制杜怀真的途径,因此性格大变。

而老喇嘛索南丹增的年龄比陈寒洲更大,即将达到丹劲的寿命上限,黄土埋半截脖子,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

虽说梵宗讲究四大皆空,老喇嘛亦佛法深厚,无惧生死,可在轮回转世之前,他仍想做最后一搏。

毕竟他不但是僧人,也是武者。

身为武者,谁不想勘破虚实之谜,破丹入罡,见识武道绝巅的风光呢?

若非有此执念,他早就圆寂成佛了。

“老僧心中有两个‘我’。”

沉默片刻,索南丹增缓缓道:“一个我,要放弃武道,专心佛法,以求功德圆满;另一个我,要放弃佛法,专心武道,以求长生超脱,这两个‘我’谁也战胜不了谁,所以老僧始终没办法踏出最后那一步。”

虽然索南丹增讲的相当委婉,但林重明白对方的意思。

他心中的“我”,指的是“本我”,“本心”。

“我”有两个,即本我不纯粹,本心不通达。

若用玄虚点的说法,在这两个“我”里面,只有一个属于真正的“本我”,另一个则属于心魔。

佛法的最高深处,需圆满一切功德,寂灭一切烦恼,放下一切**,斩断一切执念。

但是,若无强烈的**和执念驱使,又怎么能够屹立于千万人之上,打破超凡的界限,登临武道绝巅呢?

在这里,佛法和武道的本质,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佛法求解脱,武道求超脱。

解脱与超脱,虽仅一字之差,含义却有天壤之别。

就在林重思考的时候,索南丹增看着他,目露期待之意:“尊者,对于老僧的烦恼,您可有解决之法?”

以索南丹增的年龄,当林重的曾曾曾曾曾祖父都够了。

一般而言,应该是年轻者向年老者请求指点。

在两人身上却反了过来。

但不管是林重,还是索南丹增,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

谁更强大,谁就掌握着话语权。

林重眼帘低垂,思考良久,终于不疾不徐地开口道:“大师可曾听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典故?”

索南丹增摇了摇头:“不曾。”

“六经,即六部主要的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春秋》、《礼经》、《易经》、《乐经》。”

林重并非博学多才之士,但是胜在过目不忘,看过的书籍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并且在需要时能够自动浮现:“这句话来自于一位古代哲学家,姓陆,名九渊,东华派现任掌门陆浮沉就是他的直系后代。”

索南丹增没听说过陆九渊的名字,不过对陆浮沉的大名却如雷贯耳。

每一位丹劲大宗师,包括索南丹增自己,都曾经是惊才绝艳的盖世天骄。

虽然不明白林重为什么要提起一件毫不相关的事,但是索南丹增知道肯定有原因,依旧保持专注,认真倾听。

“六经注我是以‘六经’为主,‘我’千方百计地解读经典原意,就像大师解读梵宗的那些经书典籍一样,不能有丝毫差错,务必准确无误。”

听到这里,索南丹增眼底精芒一闪而逝,似乎抓住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抓住。

“那么请问尊者,我注六经怎么解释?”他主动问道。

“我注六经,当然是以我为主。”

林重淡淡道:“‘六经’不过是我在阐述自身思想时,作为注脚所引用的经典,我并不在乎它的原义,我只在乎它能为我所用。”

索南旦增的心脏陡然剧烈跳动起来。

几乎是一瞬间,他便听懂了林重的潜台词。

把“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里的“六经”,换成“佛法”同样适用。

所以,究竟是“佛法注我”,还是“我注佛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