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他是奸细 > 第9章 南下路线

他是奸细 第9章 南下路线

作者:藏宝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23:53:38 来源:小说旗

由于在黄花山又吸引了二十多人入伙,他们的队伍,又壮大了不少。

他们己做好了计划,下一步就是去投奔淮南王,然后在朱敏的帮助下,在那个地方招兵买马,干一番事业。

现在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投靠淮南王。

如果他们釆用轻便不携带物品的方式前往,到淮南其实很容易。

关键是这些财宝如何处置。

张信觉得,任何时候这些宝贝都要妥善保管,不能丢弃。

淮南王邀请他们,除了看重张信的个人才能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冲这一笔财宝来的。

有了这笔财宝,他们在准南王面前说话做事也有底气。

并且,要想发展事业,没了钱也不行。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这笔钱都要带在身边。

随着战争的扩大,更多的财富将毁于战火,这笔财宝的意义将更大。

关于投奔淮南王的路线,他们做了如下规划。

从地图上看,从这儿南下,有两种方式可以到达。

一种方式是走水路,一种是走旱路。

水路又分海路和内河航运两种形式。

走海路,须绕过北平,然后到渤海湾。

这一线重点城镇多,是军队的重点防控区域。各个城镇都有重兵防守,盘查很严,容易出事。

而且走海路,一旦碰上海盗,他们这些陆地上的英雄,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施展自己独门绝技的机会,只能任人屠宰。

因此大家的意见,对水路不考虑。无论是海路,还是大运河航线,都不在考虑计划之内。

至于陆路,经过他们研究,也可分为两条,即东线和西线。

东线并不复杂,绕过防守森严的京城,然后一直向南,直达淮南。

虽然路途有许多变数,不确定性,但有一条可以肯定,这条路线是陆路最好走的线路,没有之一。

基本上全是大平原。

人口稠密,交通发达,是国内最创造价值的一片地区。

但也是国内经历战争最多的地区。许多地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块地方行走,会随时碰到调防的军人。

京畿重地,最不缺少的就是军人的身影。

而且还有地方武装,一旦遇到盘查,出了问题,根本无险可藏。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比较严重。

不说这里的正规军如何地强悍,单是这儿的地方武装,都够叫人头疼的了。

这地方是中国历史上经历战火最多的地之一。把这片地方搞定了,根本上也就搞定了天下。

所以无数次决定国运的终极战争,都发生在这儿。

这儿的人们又特别地能生养孩子,当新旧两个王朝发生碰撞时,,总会有大量的人口流失,但若干年后,又很快恢复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成了这儿的民众尚武的精神。

这儿村村有拳社,庄庄有练武基地。学拳从幼儿抓起,这是当地居民最朴素的思想认知。

所以,张信认为,即使自己有一百人的护送队伍,当行进到这样的地方时,安全也没有一点的保障。

这条路线如果没有这些财宝做累赘,还可以去考虑,现在想都不用想了。

现在张信最考虑的,便是西线。

从这儿向西,顺着古老的长城,过了张家口,再才转身子南下,这就进入了山西。

号称表里山河的山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虽靠近中原,却是历代以来遭受战火最少的地区。

明洪武年间,天下初定,由于多年的战火,山东一带十室九空,破坏严重。政府不得已从洪洞大槐树大量移民。数百年后,直至今日,这儿的许多村庄,仍称自己祖上来自山西大槐树。

这儿地处黄土高原,人口密度不大,他们这一百多人的队伍,在地方上也算大武装了。

而且这儿地形多变,一旦有了情况,可以随时上山隐藏。

山上有险可守,拒可攻退可守。不像平原,放马过来,一会儿就能把你构筑的地表防线踏平,使人精神防线彻底崩溃。

唯一的不足,是整条路线拉得太长,这一圈下来,到准南,最少也得一年的时间。

但只要有了平安,别的也就无所谓了。

不过,过了黄河之后,进入三门峡,洛阳一带,形势就不太好了。

那儿是受李自成战乱影响最大,也是队伍番号最乱的地区。

在那儿,如若没有一友强大的武装力量护送,想和淮南王汇合也很难。

不过那也得是一年以后的事,到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不可预测。

人们总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解决这个难题吧。

确定好了行军路线后,他们及时调整了行走的方向,由北开始向西扭转。

为了取得大家的支持,张信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就这一次西行的伟大意义,专门向人们做了解释,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全体人员一致表示,坚决支持张信的这一决定,配合好他,把这批财宝,以及小公主,平安送到淮南,然后投身到火热的复国大业中。

一切进行的这么顺利,张信深感欣慰。

下一步,他们将走入大山,进入沙漠的边缘,然后再过长城,顺长城向西走,进入山西。

这段路走的是古长城驿道,路上行人很稀少。

张信以前去三河寨,走过这儿,路况还可以。就是人太少了,走一天也难碰到人。

而这也正是张信希望的,人少更利于保密。

当来到一个叫河叉的地方时,他们停了下来。

这是他走出大山后的第一个大镇。

这个镇还算繁华,在这儿,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

他们已在大山待好几个月了,炎热的夏季就要结束了,他们马上就要迎来凉爽的秋季。

而在长城边,秋季一般都很短,刚脱去夏装,几乎没体验到秋季的凉爽,便马上进入了冬季。

山西的北部,是很寒冷的。

而他们恰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走在这块寒冷的地方。

因此,为了防止突然而至的严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冻伤,他们有必要把过冬的衣服,在这儿购齐。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他们把过冬的东西,都购齐了,包括吃的用的。

下一步,还是继续赶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