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他是奸细 > 第5章 一宗悬案

他是奸细 第5章 一宗悬案

作者:藏宝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23:53:38 来源:小说旗

康熙,能征善战,武艺高强,是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

在宫里,除了处理公务,他最大的癖好,就是看侍卫们练习武艺。

有时来了兴致,还会亲自下场,和侍卫们对练上几招,完全不顾及自己皇帝的身份。那情景,就像是同门的师兄弟在一起切磋武艺,画面很是和谐。

在这融洽的气氛中,不知不觉间,于虎己由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

个子高了,体质也更结实了。

在和康熙共处的日子里,他很快熟悉了对方的生活习性,哪怕皇上情绪上有细微的波动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比如最近几天,他就发现皇上明显很不高兴,似乎满腹心事。

他感到不可理解。

在他的认知里,康熙是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国内每天有许多大事发生,他从不曾乱了分寸。就是盘踞云贵的吴三桂起兵叛乱,举国震动,他都没皱过一下眉头。

他不由得纳闷:皇上这几天的不快,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难道国内还有比三藩叛乱更严重的事?

一天,他和侍卫长老吴聊天,说起了这件事。

“你是否发现,皇上这几天情绪有些反常?”

老吴在康熙身边多年,深得宠信,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

老吴听后,沉思了一下,说道:“你提到的这个问题,也只有我才能回答。”

“那我算是问对人了。你倒是说说,是什么事使皇上如此心烦?”

“如果你在皇上身边待上几年,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他总显得心烦意躁,十分地不开心。”

“啊,原来皇上年年都有几天不开心的日子,那您说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可以。但你得发誓,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要把这个秘密永藏心地,你能做到吗!”

于虎点了点头,“能,我能。”

老吴左右看了一下,然后把手卷成喇叭状,神秘兮兮地说:“皇上在想那笔数量庞大的财宝案,什么时候能够侦破。”

于虎听了感觉有点好笑,说:“皇上日理万机,怎么会关心一个财宝案呢?”

“一般的案子皇上是没时间关心的,但是当那笔财宝的数量大到不可估量,甚至落到有野心的人手里,他们用这笔钱试图搅动天下太平时,皇上还能不去关心吗?”

“有这种事?”

“一点不错,眼下确实有那么一宗财宝,掌握在不明身份者的手里。他们会利用这笔不义之财,挑动天下事端,所以一天不追回这笔财宝,皇上心里就安静不下来。”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想听听!”

“好吧,你靠近些,说这种事不能大声,以防隔壁有耳。”

接着,老吴讲了这个案子发生的始末。

这个备受康熙关注的财宝大案,发生在明末清初。

多尔衮击败了李自成,占领了京城后,很快稳定了局势,接着便挥师南下,要肃清明朝的残余势力,一统天下。

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情报机构,侦破了一个间谍案:一个前朝的公公,从驻京一个中级军官那儿搜集情报,并试图策反这个军官,后遭人检举揭发后被捕。

这个窃取情报的罪犯叫姚彬,是前朝的一个公公,服侍过崇祯,也曾在东厂干过。大明亡国后,他加入了一个忠于明王室的神秘组织。后来这个组织撤离了京城,他被作为眼线留了下来,为反清势力继续提供情报服务。

谁料一不小心,马失前蹄,暴露了身份,被逮捕。

这本来是一件极普通的间谍案,但在对犯人的审问中,官员却发现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在审问中,由于忍受不了皮肉之苦,姚彬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外吐露内情。原来他所服务的对象,可不是单纯的民间组织,他们身份特殊,而且手中还掌握着一笔巨大的财富。

至于这笔财富有多少,没有具体数字,但数目很大是肯定的。

开始官府并不相信,以为是犯人架不住拷打,编造的一个故事。

后来犯人提供了这笔财宝的藏匿地点,以及用以找到这笔宝藏的原始图纸,这两样东西证明罪犯并不是信口雌黄,财宝确实是存在的,他的发现地就在北部大山里的一个山洞内。

当然,时过境迁,现在这个藏宝点已经财去洞空,只是一个遗迹了。

据姚彬交代,他是现场开启宝洞的目击人之一。面对满洞的黄金,白银,珠宝,他和当时所有在现场的人一样,看得目瞪口呆。不计其数的宝贝,把一个不算小的山洞,塞的满满的,数量之巨,令人震憾。

由于数量巨大,金银珠宝足足装了十余车,硬是没有装完。由于已经没有了运输工具,他们只好忍痛割爱,将剩余的财宝转移出洞,然后在夜幕的掩护下,由十几个被认为是稳妥可靠的人,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二次掩藏了。

这次盗宝,参与人数众多,不少于百人,个个武艺高强,他们都是明王室坚定的拥护者,对新政权极具危险性。

这些人除偷走了这些巨量财宝之外,他们手中还有一个女婴,格外引人关注。

这个女婴据说拥有纯正的皇家血统,是崇祯的一个女儿。

在自杀的前一刻,崇祯让进宫救他的亲信,把这个还不谙人事的女儿带了出来。

这个冒险进宫救驾的人就是万忠,同时他也是那笔财宝盗窃案的组织者。

之后,万忠连同那笔财宝,以及崇祯的女儿,还有那近百人的精干小队伍,都一同消失了。

由于姚彬年老体弱,不适于长途奔波,便留了下来,在京里做搜集情报工作,直至泄密被捕。

人们在这个被捕公公的住处,搜到了许多钱和一张图。那张图画的很神秘,开始许多人并没有看懂,认为是一个人的信手涂鸦,毫无意义。

直到后来,这个公公承认那是一张藏宝图,正是依靠这张图,万忠才找到那笔宝藏。

那张图只有图画,没有任何文字信息,不是姚彬交代,谁也想不到那是一份藏宝图。

后来审讯姚彬的那些官员,去了那个藏宝洞,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洞里还散落着许多木板,结合藏宝图,人们确信这笔宝藏是存在的。

正当朝廷用尽一切手段,企图从这个公公嘴里挖出更多秘密时,意外发生了。

关押姚彬的监狱被劫。

一伙武艺高强的匪徒,在一个夜晚,打劫了这个监狱,救走了这个公公。

但在逃跑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巡更的,双方发生激战。

姚彬由于在狱中受尽了折磨,行走困难,为了不拖累同伙,用剑自吻。

那伙人则趁茫茫夜色,逃之夭夭。

姚彬死后,追查这笔财宝的线索,就彻底断了。

由于那笔财宝数额巨大,并且落到忠于明室背景的人手里,隐患极大,因此从皇太极开始,直至后来的顺治,一直没放松过对这件事的追查。

但由于知道内幕的当事人已死,又缺少实际物证,追查此案困难重重。

以至于这笔宝藏的最初主人是谁,为什么藏这么多钱于大山,都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甚至挖这笔宝藏的领导者万忠,具体身份,都难以搞清。

因为访遍了存活下来的前明故人,谁也没听说过万忠这个名字。

好像他是穿越来的,凭空出现。

但能从宫中带走公主,肯定与明王室当权者关系密切。

于是又查宫中的人事档案,也没找到有关万忠的蛛丝马迹。

因此人们怀疑,这个万忠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名字,顶多是一个化名。

破案陷入了僵局。

顺治生前在追查这笔财宝及万忠的下落上,付出了大量精力。临终前,把年幼的康熙叫到病榻下,当面留下遗嘱,要他一定不惜代价,找到那笔财宝。

他对儿子说:“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团伙如果拥有巨额财富,并且他们有不臣之心,他们反叛是迟早的,且成功率很高,何况他们手里还有公主,其危险性就更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