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606章 汝南府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606章 汝南府

作者:张如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0 23:53:05 来源:小说旗

众人在淮安府做了短暂停留后,又很快坐船往汝南府而去。

此时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两岸景色比年初往前线去时要优美不少。

柳树的枝条沿着河岸迎风摇摆。

阮三是个爱热闹的,坐在船头看着两岸道:“原来淮河沿岸是这样的,比我老家的河要宽一点,水清一点,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嘛!”

“现在这是因为战乱没落了罢了,鼎盛时期的时候沿岸可是舟车辐辏,商贾毕集,繁华的很呢,而且你别看他现在这样冷清,一旦世道彻底太平了,很快又会再次兴盛起来的”,张平安摇头笑道。

“嘿嘿,那可够等啰!”

“也不一定,以后的时局说不准的”,张平安倒不觉得这一天会等很久。

坐船除了无聊了些,比坐马车可要舒服多了。

几人第五日下午就到了淮阳关,目前淮阳关驻守的守将是李跃,并其他几个老将。

周子明周大人还在最前线。

因为战线已经拉长到方城一带,所以淮阳关现在还算安稳。

加上最近几个月的战事中有不少人受伤,这些老将便暂时退出了最前线,留在淮阳关休养。

张平安本可以直接从淮阳关坐船北上到汝南府。

但想了想后还是在淮阳关下了船,带着大姐夫和阮三几人去拜访了李跃。

关系是需要维护的,如果长期不走动就生分了。

无事不烧香,有事求菩萨,到时候谁还认得你!

李跃看到张平安等人过来拜访,并不太吃惊,对众人态度还算热络。

边招呼众人坐下边道:“你们算是最早路过我这里往汝南去的了,怎么样,一路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一路过来风平浪静”,张平安笑着回道。

“那就好,淮河沿线现在应当是没什么水匪了,这几个月我们安排了许多人手一直在大力清剿,已经清静了许多”,李跃朗声道。

又抬手招呼众人喝茶:“来,喝茶,千万别客气!”

“我还没恭喜李将军呢,又官升两级,且扼守在淮阳关要地,以后定当前途无量”,张平安恭喜道。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张大人不是也高升了吗?咱们都是同僚,也算是周大人的左膀右臂,可别生分了”,李跃虽是个武官,说话却很漂亮,这在武将中很难得。

说完又看向刘三郎,问道:“这便是刘校尉吧?早听老秃说过泽县有一身高八尺的壮汉,勇猛过人,今日一见,果然所言非虚!”

“李将军过誉了”,刘三郎闻言拱拱手回礼。

语气不卑不亢,加上生的壮实,又高大,往那一坐就是一身气势,让李跃不由高看一眼。

半真半假地玩笑道:“刘校尉这块头,还有一身武艺,去汝南府可惜了,不如留在淮阳关怎么样?我们这里老将众多,跟着一起操练操练,以后必是能独挡一方的一员猛将。”

张平安听后笑了两声,知道李跃这是见猎心喜了,也没急着拒绝,这事得由大姐夫自己来回话才行。

刘三郎此时心里有些紧张,还有些受宠若惊。

这就好比现在的下级见到比自己高好几个级别的上级领导一样。

既有被赏识的高兴,又怕说错话。

思索片刻后才起身认真的回道:“末将多谢李将军抬爱,不过一来是朝廷已经下了调令,二来是我和张大人本就是姻亲关系,感情深厚,让他一个人和阮校尉两人去汝南府上任我也不放心,以后若是有机会能在李将军麾下,末将定当随时听候差遣!”

这就算是委婉拒绝了,一番话说得不算很漂亮,但语气真诚。

所以李跃也并不往心里去。

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嘴里还是笑着安抚道:“成,那我就不强人所难了,说不定我们俩还能有一起上阵杀敌的那一天呢!”

又说了会儿话后,李跃便安排人摆饭。

两边都有意结交,自然不会冷场。

吃完饭后,张平安没多留,带着大姐夫又告辞离开。

上船后,刘三郎和阮三才聊起来李跃为人,都觉得他不错,对他印象很好。

张平安也很看好他,笑道:“既会带兵打仗,又会为人处事,且能说会道,只要能在战场上活下来,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就算做到一方节度使或者太尉都不出奇。”

“啧啧,人跟人真是不能比呀”,阮三很羡慕。

刘三郎说不羡慕是假的,不过他一贯踏实,只觉得李跃确实厉害。

众人又坐了两日船北上,到第三日早晨才到汝南府。

汝南是最近几个月被攻下来的,下辖舆县、阳县、蔡县、平县等八个县。

包括现在最前线的方城,理论上来说,也是归汝南府管辖的。

这些地方从前都是鞑靼人的地盘,鞑靼人不会耕种,只会放牧。

因此好好的良田这几年下来长满了荒草,无人耕种,着实让人心痛。

不过也因为战事急,鞑靼人留下了不少牛羊牲畜,算是一点意外之喜。

现在留守汝南府的是军营中的一五品副将,就等着张平安过来后交接了。

交接完后他还得赶往方城。

张平安、刘三郎和阮三在泽县开过荒,也经历过一遭,所以上手很快。

清点完遗留下的人口和财产后,双方交接好。

副将给刘三郎和阮三留下六千人马后便带人离开了。

虽然人马看着不多,但个个都是百战之躯,是前线中的精锐。

有不少人是因为受伤,所以留下来休养,顺便配合张平安治理汝南府。

想到临走前,副将提醒的,让先把汝南府留下的俘虏和杂碎挑出来好好整治给个下马威的事。

张平安便没闲着,让阮三和大姐夫赶紧先着手做这事。

俘虏就是战败后受了伤没死成的那些人,而杂碎则是这几年鞑靼人和大夏人所生的孩子。

最大的也才只四五岁而已。

他这人有个好处,就是十分听劝。

副将肯定不会无缘无故说这话,必有原因。

汝南府留下的人口不少,一共有两万多人,俘虏和杂碎就占了近两成,快有四千人。

第二日下午,刘三郎和阮三便重新列了名单,把这些人单独分开,赶到了另一处偏僻些的营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