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寻幽探异实录 > 第110章 生肖铜首像

寻幽探异实录 第110章 生肖铜首像

作者:遍地烟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3:50:12 来源:小说旗

想到这里,鼎羽知道按照目前的线索,三个人又走进了死胡同。

天朝百年前发生的事情都能让自己琢磨的满头包,现在又牵扯到了当年的英法联军和拿破仑三世这个末代皇帝。鼎羽甚至猜想,这件事会不会牵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真要是这样,那事情可大了。

自己那老不靠谱的爹到底在搞什么?挺简单的一个事儿,就是查找“金属盒子”的来历,怎么会牵扯这么复杂的事情。

罗莉一看气氛不对,不光是鼎羽有点死循环了,连祁胖子都开始瞎琢磨,就打断了两人的思路:

“羽哥,胖哥,你俩是不是想的有点多了?咱现在虽然知道了不少,这些看似时间跨度上百年的千头万绪的线索,你们不觉得隐隐中围绕着一个最核心的东西么?”

“啥东西?”俩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那个‘金属盒子’啊!”

“不知道你俩还记得不记得,祁二叔跟鼎叔叔找到金属盒子时候的描述。盒子正反两面写着那句玄之又玄的铭文,正面有两个六边形的图案,背面有两个眼球形状的图案,盒子里面除了放置两个‘纽扣’的地方之外,还有一圈圆形的凹陷?”

“可不可以这样推断,你俩身上带的‘纽扣’,十二生肖铜首的‘金属眼球’曾经是放在一起的?‘金属盒子’就是放置这两种东西的容器?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两种东西分开了,金属球被当做眼球装在了十二生肖铜首上,而‘纽扣’还存放在盒子里封存在老佛爷的翡翠白菜里面。”

“我估计鼎叔叔一定是得到金属盒子以后,再加上追寻鼎侍卫留下的各种线索,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让咱们去格尔木找到鼎侍卫的师傅尹福遗失在岩洞里的‘机关盒’取回这些从法国带回来的‘金属眼球’。”

“至于拿破仑三世这家伙是怎么牵扯进来的,是不是跟火烧圆明园有关系,估计尹福带回来的羊皮卷上会有答案。”

“咱目前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安心的等待!我相信那位先生很快会给咱们带来一个惊喜的。”

祁胖子砸吧砸吧嘴,没心没肺地对鼎羽说道:

“羽哥,既然等,咱也不能干等是不是?”

“滚犊子,不干等难道湿等?”鼎羽没好气的说。

“对,对,对,湿等,我那还有点咱去格尔木出发前采购的酒水物资,搬过来咱们三个一起整两口?”

……

三天以后……

实在闲的无聊的胖子打着节目不能断档的旗号,带上罗莉跑去了燕京北边的雾灵山景区寻幽探异,扔下鼎羽一个人在家里研究整理老家伙留下的各种线索和资料。

桌子上扔着的已经很久没有响过的手机传来一连串的微信铃声。

拿起手机一看,那位先生终于没让鼎羽失望,一口气给鼎羽发送了十几个文本资料。虽然时间有点久,但是人家在后面附了一句话解释了一下:

“抱歉,查证这些资料花了我不少的功夫,应该对你有用。我很看好你这个小团队,要是年轻十岁我一准会加入你的寻幽探异小队。同时我很期待见证国宝回归的那一天。pS:寻幽探异的栏目我看了,很不错,希望你能坚持做下去。”

最后这句话说的鼎羽有些愣神,国宝回归?难道这两篇记录跟十二生肖铜首有关系?

顾不得细想,连忙打开电脑把资料下载下来仔细研读。

先是那两卷羊皮卷的翻译,这两卷羊皮卷居然不是一个人写成的,那位先生在翻译的时候还穿插了很多自己的推测和相关资料。鼎羽看过以后,不得不佩服那位先生的在考古方面的才学和缜密思维。

也不知道他在浩瀚如海的故纸堆里翻腾了多久才查到的这些秘闻。反正要是鼎羽,打死也没机会接触到这些史料原件。

第一卷羊皮卷是个叫“蒋友仁”的法国传教士写的,听名字鼎羽不太熟,可是一看个人简历就知道这是个大神。用现代话来形容,绝对是妥妥的综合性科学家。

不光是数学家,就连建筑、天文、地理都极为精通。虽然说是个法国传教士,可这家伙曾经深受乾隆爷喜爱。还曾经带队勘察测绘新疆、西藏,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亚洲大陆全图。

圆明园西洋楼群的修建过程他是全程参与者,或者说是设计师之一。十二生肖铜首喷泉就是他和郎世宁一起设计施工的。

不过这家伙有个臭毛病,喜欢做记录,不知道怎么想的,有事儿没事儿就把自己在天朝的各种经历都写成文字寄回法国。

后来因为乾隆爷一直贯彻他爷爷康熙留下的“禁教令”,蒋友仁作为传教士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1774年的时候这货还差点儿因为中风直接见了上帝。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一赌气把当年协助郎世宁修建圆明园海晏堂大水法(十二生肖铜首喷泉)的一段秘闻记录在羊皮卷上,送回法国交给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六”。

羊皮卷上大致是这样记载的:

当年郎世宁奉乾隆爷谕旨修建海晏堂,郎世宁作为一个搞艺术的,觉得这工程难度有点大,于是就盛情邀请蒋友仁这个建筑专家作为副手。

乾隆爷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融合西洋和天朝这两种风格取其精华,甚至开放翰林院让郎世宁参考皇家馆藏“永乐大典”当中的各类流传下来的古代精湛工艺和艺术风格。

郎世宁作为一个飘在天朝的意大利人,虽然待了有些年头了,可是怎么也搞不明白天朝古时候流传下来的那些涉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工艺技术。况且当时“永乐大典”已经残缺不全,尤其涉及到阴阳、工艺类的书籍缺失严重,让他越看越蒙圈。

满头包的郎世宁只好无奈的在浩瀚的书海里折腾了好些日子,终于在“大典”中秦朝流传下来的一份残缺的阴阳学工艺记录里,找到一个关于十二金身二十四金眼可以直达永生的传说工艺。

这郎世宁可是个聪明人,别看平时言语不多,可架不住人家情商高,特别清楚领导的喜好,要不然也不会伺候了三代帝王没出惹出什么毛病被领导咔嚓了。

他知道凡是帝王对于“长生”、“长寿”这类的说法都很痴迷,琢磨了一下,这个噱头用好了没准儿又能升官发财。

于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就参考了那份残缺的阴阳学工艺开始设计,由于实在搞不明白所谓的“金身、金眼”是什么意思,就一拍脑门设计了十二个西洋人体雕塑。

还跟乾隆爷说,这十二个雕像您得修成纯金的,最次也得镀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