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小导演的升级路 > 第622章 二王

小导演的升级路 第622章 二王

作者:呼噜声比闹钟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8:25 来源:小说旗

“来来来,一人一个,我自己折腾的,别嫌手艺差。”《误杀》这头还在加班赶后期,眼下没几天可就是中秋节,陈燔作为老板总得给员工发点福利。

于是这货亲手做了些粽子。

中秋节吃粽子,不违法。

“红线绑的是肉粽,咸的;白线是豆沙,甜的,喜欢哪种自己挑。”这儿北方人居多,酱油粽子倒也未必吃得习惯,陈燔还很贴心的准备了两种口味——虽然起因是他媳妇儿更喜欢吃甜的。

于是一群人集体吧唧着粽子,在满屋子的糯米香中看起了成片。

......

“港版的结尾最后就停在这里!”陈燔点着投影屏里,那上边家辉哥正在45度角仰视天空,脸上满是雨水,背后却隐约露出了一丝阳光,

“片尾花絮改一改,我露面和家辉哥讨论剧情的那段拿掉,换成你自己的!”

宋余顿时好感大增,陈导还是给自己面子的,感动之余又问一句: “内地版呢?”

“内地版的换上无线五虎的,还有左千户......呸,我是说把李老哥也加进去,我记得他们那次拍完戏就约了场球,问问有没有素材可以用的;主打一个情怀!”

“结局不动,就这样提交审查......对了,和博纳对接的人记一下,正常宣发就好,不用玩什么花活儿!”

《误杀》的港版收益归了了刘天王和向家分成,东南亚的则全归了刘天王。大陆依旧是烦人鸭。

说实话,只从出资的角度来说,这利益分配并不算很公道,但大家却没有想过太多的心思。

......

老王的心思就很复杂,他刚刚又又又又一次得被家里催婚,烦的不行。可怎么说,人在影视圈混的,可谓谈笑有美女,往来无恐龙。审美阈值被拉得老高,普通的小姑娘完全入不了眼。可偏偏真洁身自好的又少,于是人只能暗自心烦,心说不知道啥时候能约到柳姐姐。

“啊就挺烦!”他仰天叹气。

“谁不烦啊!”搭话的是丫丫家的老王,她和她男朋友的感情倒是稳定,但又仅限于稳定——俩人都是四处跑的工作,日常相处太少。

虽然她一直勤练不缀,自信自己的身体素质一点问题都没有——别的不说,光这胸大肌就没多少人能比得上。

可用她家里人的话来说,女人到这岁数连冻卵的资格都没了。这好比是勃哥面前说人丑,伤害性极大。

“陈燔就不烦,可能是和他名字有关系……”没有名字的老王忽然很感慨。

“什么意思?”

“缺啥补啥,可能就是因为他不烦,所以才要叫燔!”

这是说我没脑子?王潪十指交叉活动了两下手腕,关节咔咔作响。

……

“你俩搞啥?”陈燔一进门,就看见老王在打老王——呸,是俩中戏同学顺势演小品。

男老王起身扭头:“没啥,各有烦心事儿,复习下功课转移转移注意力。”

“那你这可不行,台词功底可全还给王老师了!”陈燔摇头,进门前他就听老王在那装呻吟,叫得和失足妇女一样假。

老王讪讪:“我学导演的么。”

“这年月,导演系才出真演员,尤其咱中戏的导演系;比如张橹一师哥啦、汤维师姐啦、喔,还有个任素夕……再比如……”那家伙拍拍自己胸口,臭不要脸。

王潪也不还嘴,人说得也对。起码比他们前后这几届真没有啥特别强的表演系毕业生。

或许有,但没机会,混不出来。

其实这个现象也正常,老一辈的好一些,但眼下都是一群三百来分的人,你让她看剧本,她能看懂多少?让她理解人物,她怎么去理解?连古偶都能演扑街……

导演系怎么说录取分数线要高一些,相对好一点。

“好好好,是我给母校丢人了!”老王冲着陈燔抱拳,脑袋往旁一偏。

“行了行了,你也不是这块料……有烦心事儿是吧?忙起来就好!老王你有个活儿......麻花今年还想上春晚,但大魔他们在给我拍戏,你过去帮着排两个小品......别丢份就行,反正现在的小品也没啥能看的。”

“o鲲吧K!”

“潪哥,你也有个活儿,芒果台鼓捣了个节目叫《声临其境》,搞配音的,我推荐了潪哥......那一期大约12月初开录。”

“配音?”

“对,就是让你给老片子配几段音,然后让人猜说话是谁——有点比赛的性质,每期都有个冠军,最后弄一起来个总决赛......不过不要紧,都是假的,你就当过去玩玩就好;王凯师哥也会去,不过和你不是同一期......”陈燔这也算越俎代庖,媳妇儿跑去演电视剧,自己帮人带带演员。

“行,我去。”王潪点点头,说台词而已,总比什么老阿姨选秀轻松。

“还有,大鹏那儿有短片,你俩过去帮忙!”陈燔又甩了两份文件过去,却是剧本。

大鹏此前搞《缝纫机乐队》,花费的心思不能说比《煎饼侠》多,但起码方向是对的,有个正经电影的样子。票房虽然还不如自己的头一部电影,但也赚了些。

他可能也明白自己是在还账,于是决定鼓捣个严肃题材的短片试图挽回名声。(也可能是钱赚够了想追求艺术——这套路小钢炮也熟,面上都是俗人,骨子特别向往文艺。)

片名叫《吉祥》,讲得是家庭矛盾、老人赡养、城乡隔阂、亲情缺失这类当代人的困惑,算是严肃题材。

可能是那部《路边野餐》给他的灵感,除了女主角,其他演员都是大鹏家亲戚,连拍摄地都放在了他老家集安。(这片子用上了伪纪录片的手法,成片的质量不错,拿了金马的最佳短片。大鹏后来又加了个篇章叫《如意》,一个讲怎么拍伪纪录片的伪纪录片。俩故事一整合,弄出了个院线电影,叫《吉祥如意》。

口碑尚可,票房难看。

但怎么说呢,不管成不成,对于导演个人来说,敢自我突破就是好事儿。就像老谋子,别管人挨了多少骂,但一直在尝试新东西(虽然让他搞《三体》也挺抽象的)。不像某些大导演,一辈子就热衷于不说人话。

而从本质上来说,电影是娱乐不假,但不能娱乐至死,否则人凭啥放下手机进电影院?

就像现在从赚钱的角度来说,纸质书籍已经完全不是网文的对手——刘啵就是例子——但依旧得有人写。

不是说他们落后时代了。

浪潮总会随天气而变,但洋流却总在那里。

只是文艺也有真假,比如《狗十三》和《狗阵》,别看都是可乐字辈的,但马上要上映的前者应该算是真的;快要开机的后者是个假的,又或者说原版的《狗阵》就是假文艺。

现在由老姜改得,已经完全不太好界定电影类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