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小导演的升级路 > 第543章 引子

小导演的升级路 第543章 引子

作者:呼噜声比闹钟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8:25 来源:小说旗

第543章 引子

陈燔能有啥想法?

说来也不复杂,就是想鼓捣个像样点的扶贫纪录片,这还得从他搞《乡村教师》前的调研期开始萌发的念头。

这题材的纪录片不是没有,事实上还不止一部。但大多都是官媒发起的。懂得都懂,宣传的事儿让任何部门负责都可以,除了那个部门。

所以这些片子基本讲究一个四平八稳——你看不出什么缺点,但也没啥亮点。

这是个注定漫长的工作,陈燔没法亲身操刀,又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具人,所以耽搁了下来。不过好在他早就搭上了当地几个扶贫办,每年也会安排人去当初自己呆过的那几个地方转一转,留下点素材。

但还是缺个专业人才主抓。

杨庆就很合适。

他本就是山城出生的娃,离云贵不远,不用像陈燔还得适应西南的气候以及餐饮。

不过这也不着急,慢慢来吧,眼下还是得先把电影搞定。

话说陈燔这俩口子的角色,也是有现实出处的,就是那个的七旬老人游全国的新闻。

不过与其说是角色原型,更像个灵感来源,所有的人设和经历全都是另编。

故事说得是这天俩人晃荡到了黄勃的大排档上,瞬间迎来了食客的注意——哪有这个岁数还能在大半夜的出门吃夜宵的?

好奇的众人轮流试探,原来这还是人年轻时候留下的习惯,老俩口一个是铁道工程师,一个是列车乘务员,大半辈子都过着没日没夜的生活。

而两人的结识,也是因为一顿夜宵——当时还年轻老头子有次搞户外作业,回来的晚了错过饭点,但干粮又早已经啃完,只能饿着肚子在铁路招待所翻来覆去的失眠。

就这会儿他闻到了一阵面香,却是隔壁在用用煤油炉煮面条,正是刚刚下班的老太太。

虽然年轻的时候就踏遍了千山万水,但那都是为了工作。如今终于年老退休,他们也可以来欣赏下铁路之外的风光——以及寻找当初记忆中的味道......

“所以,您二位是想来一份虾干面?这还不容易,黄老板那手艺可是没话说,我就没见过他不会做的,是不是?”沈滕这角色是个自来熟,三言两语搞明白后就冲着勃哥努嘴。

马俪继续负责吐槽:“无知者无畏啊,你没听人说当时放得是大虾的虾干么?这东西只能去干货店找,这个点儿早关门喽!”

“而且虾干煮面条又不是什么麻烦的做法,他们在家肯定没少自己试过,但做出来的都不是当年的味儿......”

黄勃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很快有了主意。

“传统的虾干做法啊,就是新鲜的海虾捞上来直接晒干,天气好的时候用不了三天就够......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刚上岸就遇上了阴雨天。”勃哥一边解释,一边抄起网兜从水箱里捞起数只海虾。

“那儿可没冰箱,想保鲜的手法就那么多,要么晒要么腌,但还有一种做法,是当时机关单位的食堂才会这么做的......”

勃哥麻利的修好须子挑出虾线,那头的锅也已经烧热。

薄油,加料,下虾爆炒。

“得,您这油爆虾的油也忒少点!”过来围观的大伦点评一句。

“不挨着!”勃哥继续爆炒,直到两面通红这才出锅,但不着急装盘,反而放在烧烤架上挨个摊好,然后垫高铁架子,又拿手背试试温度,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这看着也不复杂啊,怎么黄老板说只有机关食堂会弄......”

艾纶继续摆出不怎么聪明的亚子,于是他身边的尹正接过了讲解工作:“你傻呀,那会儿谁家里有烤架,还就只为做几只虾干?连炭都得从砍柴开始自己弄......现在倒是有加工厂是用机器烘干做虾干的,估计差不多,但没了前头那煎的工序又差很多,这就叫啊.......细节决定成败!”

“小词儿一套一套的,你咋不写首诗呢?”

“我写诗那都有批判性!”

“那你就批判批判对过那家店,好家伙那虾买得,大虾38元,底下采用小字写按个儿论的......比海参都贵!”

屈菁菁在边上起哄:“来一个来一个!”

“那就来一个......好客青岛虾太贵,物价老爷假期累;若非黍叔拉偏架,哨棒能讨缺德费!”尹正起身念了首打油诗,引得小店里的顾客都拍手鼓掌。

“别上升到地域,而且你这还是网上抄来的!”勃哥笑骂一句,他这会儿已经开始下面条。

“就是,换一个,赶紧的!”

尹证只好苦笑着二度起身,先是尬笑一阵,然后又清清嗓子,酝酿了一小会儿后才继续吟唱:“大虾非虾人心瞎,按只购买是笑话!”

“好!”有人鼓掌。

“好个p,你好歹整四句!”这会儿一身城管制服的张毅把自行车往小店门口的柱子上一靠,悠然进了馆子,“不许搞映射啊,咱这是文明城市,每个市民都有义务维持这一名义......那什么,老黄,你怎么又把烧烤架支外头了?”

马俪继续扮演吐槽的角色:“这话说得,烧烤架不放外头你放屋里,我们不得都一氧化碳中毒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那架子超了规定红线的位置差不多得有十公分,一会儿啊......”

“行,一会儿我把家伙事儿往里头再挪一挪.......你今天还是老样子?”

“嗯,老样子!”

勃哥点点头,把先把煮面的炉火调到最小。这是老年人,煮烂一点更好消化,而且这也是一种还原——老式煤油炉的温度低,本就需要比煤气灶多煮一会儿。

然后又另起一锅,加油加蛋,加海货,加隔夜饭,猛火快炒。

不一会儿,一份炒饭就放在了人面前。

“黄老板这炒饭的手艺,算是到了一个境界,你看,这下单三分钟不到,人已经吃得和佩奇一样了......”那头沈滕吹口青岛,又开始和人交头接耳。

大傻伦点点头又摇摇头:“可人老俩口的面,可等了不止三十分钟了哇.......”

“这不是来了么,好饭不怕晚!”

终于两碗热气腾腾的虾干面被端上了桌子。

陈燔滋溜一口下,顿时泪花四溢.....

......

“洋葱,我加了洋葱!”

“加个鸡毛的洋葱!”陈燔一边抹泪,一边‘怒斥’。

这幕戏不在正式单元里,算是正片的一个引子,是为了给餐厅众人立人设——篇幅足够的情况下,用字幕和旁白介绍人物总归是下乘之选。

至于陈燔和丫丫的客串,就当个小噱头吧,回头可以看看到底有多少观众能认出啦。不过既然连勃哥都没能在短时间里看破本尊,那估计真曝光后能猜中的人也肯定是少数。

此外,陈燔还可以顺带从演员的角度评估下杨庆的导演能力。

结论是,不愧是自家师兄——这开机和咔喊得真挺专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