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小导演的升级路 > 第428章 座谈

小导演的升级路 第428章 座谈

作者:呼噜声比闹钟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8:25 来源:小说旗

《乡村教师》的首周票房成绩不错,9000万出头。虽然题材太小众,但有两大影帝加盟、《人民日报》的背书以及陈燔的大招,依旧已经摸着了盈利的边缘。

但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只因月底有个霸榜级别的超级大片上映——《变形金刚4》。

这片子有多牛呢?历史上,原本变4是有机会成为大陆影视上破20亿的,但人家不是国产片,少了些阴兵过境,终于止步于19.76亿(猫眼数据)。

前世,陈燔看到说人票房破纪录的新闻后,他很是不解,这片子一般的很啊,节奏拖沓剧情注水。尤其是那些植入广告,让人出戏的一塌糊涂。变形金刚系列他就喜欢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二部提醒了他,让他知道对这系列电影最好别带脑子看。

不管如何,人家在市场上就是这么凶猛。

另一大敌是和变4同日上映的《分手大师》,所谓“邓式喜剧”在此刻诞生。你别管他的口碑好不好,就一句话,这电影居然从变4手里抢下了6.65亿的票房——钞哥把自己在影视圈耕耘多年的人脉全用上了,引来大堆的明星客串。陈燔和丫丫也有露面,老学长么,面子还是得给,于是二人不得不玩了一把“资敌”。

这也侧面证明,中国电影的市场还在持续扩大。

面对这两部影片,《乡村教师》第二周的票房仅有一千万,好赖捞回的本钱。

郭番的心理预期已经达到,但可惜他刚进入心平气和的阶段,就又收到了惊吓。

说好的科普科幻者座谈会,怎么事先没人跟我说过这一位要来啊?

他习惯性的看了眼陈燔,发现后者也一样有点发怵。

“不要拘束,我们今天就是随意的聊一聊,别当成是给领导汇报工作……这样吧,刘同志,我读《三体》有一些心得,我们可以先开个头……”

大佬很随和,大刘不敢动。

其他人也只能先做出聆听的架势。还别说,大佬对《三体》确实是真爱,可不是后来听闻人拿了雨果奖之后,才一时兴起让人找来看的。

人家的许多见地并非临时能想到,从陈燔这个角度看过去,甚至可以看见那本书上面的人工注释,其中有几条是划去又重写的……

半晌,大佬的追星计划终于告一段落,他眼睛在每人桌前的名卡上扫了扫,找准了目标后这才开口:“这里也有影视工作者,我想问一下小郭导演,《三体》有没有可能搬上大银幕呢?”

小郭还在愣神,陈燔悄悄拿脚碰了下对方。

“喔,当然,影视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能把现实中不可能变为可能,只是……”

“只是什么?你尽管说,《乡村教师》我看了,是个好作品,扶贫口、教育口的都该看看,嗯,科技部也可以……”

小郭继续犹豫,不知道当说不当说,他又一次下意识的看了眼陈燔。

陈燔暗中叹气,这么好的诉苦机会你不说,你看我做啥?

大领导时间有些,见人看了眼陈燔,于是顺势也向陈燔发问:“那就小陈导演来说一说……”

“好吧,郭导他说话习惯深思熟虑,那就是我来替他来讲吧……”陈燔先给郭番送个台阶,这才清清嗓子继续,“《三体》是一部注定要载入中国科幻史的作品,在没有掌握成熟的拍摄技术之前冒然开拍,那是要承担读者怒火的。而眼下,想要拍一部成熟的科幻片,我们的技术手段严重不够。去年中影指派郭导去了趟好莱坞做学习交流,回来后我问他,我们和人家差多少年?”

大佬瞬间来了兴致,凡事就要和最好的比,这是咱现在最习惯的作风。

“他起初说十年,后来又改口说三十到四十年;我问他,怎么数字变化这么大?他说单纯的从技术角度来说,应该十年就差不多,我们电影工作者肯学,总能推出一两部能媲美对方的精品;但这不能形成规模,就像传统的手工艺对比现代化的工业一样,效率有限。但形成规模,又不是单单我们当导演的能完成的。

“郭导还给我打了个比方,他说导演就好比一个画家,正常来说只要提供合格的笔墨纸砚就可以了,但现在我们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笔不趁手,画家只能拿起刀来自己削;纸的材质不同,画家得改一种落笔技巧才能保证效果;砚台没有,得找个陶瓷盘子将就下;最要命的是墨没有,只能自己收集煤烟、松烟、胶……其中有几样还得去山里挖去国外进口……

“您想,完成这样一幅画,质量能不能保障先不管,耽误的功夫、消耗的精力是不是比画画本身要多得多了?

“田小鹏,就是《乡村教师》动画部分的执行导演,他也说过类似的话,喔,他现在在做一部关于孙悟空的3d动画电影,大家可以期待下,视觉水准应该可以接近迪斯尼、梦工厂,当然,也只是接近。”

陈燔悄摸摸塞了点私货进去,

“他这个动画片已经磨了快五年。我当时说,如果给你足够的钱和资源,不寻求国外帮助的情况下,能不能加快点?他说可以,三年。我说能不能再快一点,他说不行,极限就是三年。我说不对啊,好莱坞那边一个动画片从立项到制作正常也也就是一两年的功夫,是不是制作软件硬件比咱要先进的多?那我就花钱买去!他当时拿看傻子一样的状态看我,说买回了来不用学吗?学软件不用时间精力和钞票吗?”

大佬忽然插嘴:“先进技术还是得自主研发,哪怕是模仿也好,不能受制于人!”

“确实,可是模仿也需要时间,还需要有相关经验的从业者。可惜以我们现在影视的体量来说,要想让上下游的产业一起加入发展,太难太难……”

大佬点点头。确实难,影视界的高端特效产业规模就这么点大,市场规模提不上去,自然不用想着会有足够的资本和人才涌入。除非依靠行政命令——就像圆珠笔笔尖的那颗小玩意一样,现在听说已有初步成果,但据说研发成本和产出完全不符合商业逻辑。

“小陈导演,你还是讲讲,现阶段我们能做点什么吧。”

“最容易实现的,有两条,一是拍摄团队搭建工作,这是我和郭番导演已经在做的事情——可能大家不知道,去年郭导学习归来后,先是去徐客导演的《智取威虎山》剧组观摩学习了一次,他学习和实践融合了一下。前两天我看了的笔记,这么老厚一沓!”陈燔忍住用拿出两根指头比划一下的**,又继续往下说,“...... 但是徐导的特效团队依旧依赖于南韩,我们找了同一个团队,邀请下半年我们会有一部特效大片开机;当然,会安排国内的特效团队跟着一起观摩,希望他们能看出点什么门道,也就是刚从领导说的模仿环节……再然后,我们再拍一部真正的科幻大制作!”

“有题材了吗?”

大佬继续发问,陈燔点头做答:

“有了,是刘工的《流浪地球》!”

屋内众人都往大刘那边看过去,后者矜持的点点头。

大佬又点点头:“不错的题材,小陈导演继续说第二条吧!”

“第二条,是物理特效行业!就是出现在电影里的那些未来装备,像是外骨骼装置、智能机械等等,3d打印技术现在发展很快,我相信这条实现起来也不会太难,唯一的问题是大型设备……”

“大型设备?”

“对,流浪地球里头的行星发动机,每座高达一万一千米,所需要的建材也好,燃料也好,都是天文数字,我们现有的运载车辆载重是五百吨,白俄的产品,但这放在电影里依旧不够。我们想,能不能找人设计一款载重超过两千吨得汽车?当然,只是看上去能载这么多,实际上动得起来就行。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后期的电脑特效难度……”

大佬喊过秘书,又耳语两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