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田野的变迁 > 第7章 田丁兼有自立门户(三十一)

田野的变迁 第7章 田丁兼有自立门户(三十一)

作者:心飘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52 来源:小说旗

柳琦鎏的内心犹如被一股温暖的洪流所淹没,那满满的感激之情几乎要溢出来。他深知,如果不是沈佳挺身而出坚定地维护着自己,恐怕此刻他早已颜面扫地、无地自容。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又有谁会不看重自己的脸面呢?而对于二姐的所作所为,柳琦鎏从心底里感到深深的厌恶和反感。她完全不顾及自己这个弟弟的感受,当着众人的面让他陷入如此难堪的境地。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沈佳宛如一道闪耀的光芒,照亮了柳琦鎏黑暗的世界。她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柳琦鎏这边,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清白与尊严不容侵犯。这份恩情,柳琦鎏铭记于心,他暗暗发誓,日后定当加倍报答沈佳对他的呵护与支持。

这个小小的插曲看似已被沈佳巧妙地化解于无形之中,但实际上所造成的裂痕却如同深深嵌入墙壁的钉子一般,即便被拔出,那孔洞依旧存在且难以填补。而这一切也不过只是后续故事发展中的一个伏笔罢了。至于当下,原本期待满满的一顿午饭此刻变得索然无味起来。众人围坐在餐桌旁,面前精致的菜肴仿佛失去了诱人的色泽与香气,每个人都心不在焉地摆弄着餐具,偶尔有一两句无关痛痒的交谈,也很快便消散在了沉闷的氛围里。

期末考试终于落下帷幕,学生们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老师们则忙碌起来,他们认真地填写着每一份家长通知书,详细记录下每个孩子这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随后,又有条不紊地给学生们布置起寒假作业,希望大家能在假期里继续保持学习状态、不断进步。

完成这些工作后,同学们纷纷拿起扫帚、抹布等工具,热火朝天地打扫起教室来。有的扫地、有的擦黑板、还有的整理桌椅,大家齐心协力,将教室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当一切都处理妥当,学校宣布正式放假,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奔向期待已久的假期。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按照农村的习俗,从这一天开始,各家各户便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人们忙着蒸馒头、包包子、打年糕、煮肉、炸丸子等等,各种美食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村庄上空。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农村正沐浴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春日暖阳之下。随着政策的放宽和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曾经的梦想如今逐渐成为现实。而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传统节日,在此时此刻成为了农民们展示新生活、新气象的最佳舞台。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场盛大的庆典,见证了中国农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困迈向富足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整个乡村都被一种特殊的氛围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家家户户门前贴上了崭新的对联,鞭炮声不时响起,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热闹。集市上人头攒动,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精心挑选着各种年货。他们手中紧握着钞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每一分钱都代表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厨房里,蒸汽腾腾,馒头和花馍的香气四溢,这些美食不仅是对来年丰收的美好祝愿,更是对亲朋好友深情款待的体现。在这个时候,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腊月二十五过后,春节的序幕正式拉开。古老的习俗如杀年猪、玩花灯、舞龙等依然盛行于农村地区,尽管电视的普及让一些传统娱乐方式开始萎缩,但农民们依然坚守着这些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他们深知,这些习俗不仅仅是娱乐活动,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纽带。春节期间,孩子们穿着新衣,手持灯笼,在村庄的小巷中奔跑嬉戏;老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讲述着往昔的故事。这种传承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为新一代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机会。与此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带来了变化,一些新颖的庆祝形式逐渐融入到了传统节日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最佳时机。无论距离多远,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这一刻所有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事务,回到家中,享受家庭的温暖。围坐在火炉边,听着长辈们的教诲,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感受着亲情的力量,这是多少钱也无法买到的珍贵体验。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中的歌舞表演、小品相声让人们笑逐颜开,同时也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每一个笑容背后都蕴含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句祝福都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春节期间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购买年货不再局限于基本的食物和衣物,而是扩展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除了传统的糖果、糕点外,新鲜水果、海鲜等高档食材也开始出现在农家的餐桌上。此外,许多农民还会选择去城里购物,体验不一样的消费方式。年夜饭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除了自己动手做饭外,越来越多的家庭倾向于到酒店预订套餐。这一切都反映了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经济状况的巨大变化,农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压岁钱,作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长辈对晚辈深深的爱与关怀。在九十年代初,虽然数额不大,通常只有1元、5元或10元,但每一张纸币都寄托着无限的情感。孩子们接过红包时那惊喜的表情,以及随后小心翼翼地将钱存放在钱包里的动作,无不显示出这份礼物的重要性。对于成年人来说,给晚辈发压岁钱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责任和承诺,表达了他们希望下一代能够健康成长、学业有成的美好愿望。在这看似简单的互动背后,其实蕴含着浓厚的家庭观念和社会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春节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方面,传统习俗继续得到发扬光大;另一方面,现代元素不断渗透进来,使得这一古老节日焕发出新的魅力。例如,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在酒楼吃年夜饭,这既体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消费观念更新的表现。同时,电话、传真机等通讯工具已经开始在小范围应用,让远在他乡的亲人也能及时送上祝福;而电视机的普及,则让更多人能够同步收看到精彩的春晚节目。所有这一切,都在证明着一个事实:即使是在最偏远的角落,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吹拂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带来无限可能。

春节,是农民们一年辛勤劳作后的休憩,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九十年代初的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见证了中国农民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如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万物复苏一样,农民们的生活也如同这季节一般,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上最为璀璨的一章。

柳琦鎏家自然也不例外。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厨房,温暖而明亮。柳琦鎏早早地起床来到厨房,熟练地点燃炉灶,开始烧火。熊熊燃烧的火焰舔舐着锅底,映红了他那专注的脸庞。与此同时,沈佳和她的母亲正在堂屋里忙碌着。她们面前摆放着一大盆面粉,正有说有笑地和着面,准备包包子和做馒头。只见沈佳手法娴熟地揉着面团,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个圆润光滑的小面团就出现在案板上;而母亲则手脚麻利地调着馅料,韭菜鸡蛋馅、猪肉大葱馅……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就在这静谧的时刻,院子里突然响起了一阵仓促而又急切的脚步声,那声音犹如骤雨般敲击着地面,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氛围。众人纷纷侧目望去,只见一个身影正急匆匆地朝着这边走来。

仔细一看,来人正是沈佳的父亲。他略显匆忙地推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车轮在石板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沈父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和期待。

柳琦鎏的父亲见状,连忙快步上前迎接,热情地将亲家请进屋里。两人寒暄着,彼此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一般温暖人心。

沈佳的父亲一边笑着,一边开口说道:“亲家啊,说来真是惭愧,按道理我早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了。只是家中老伴身体一直不太好,需要人照顾,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如今可好,佳佳她母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我这心里头啊……唉!所以今儿个无论如何也要过来走走,看看你们,也顺便认认这门儿!”说到此处,他不禁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沈佳在一旁听了,刚刚欢快的脸色渐渐沉了下去,眼圈有点红了。柳琦鎏的母亲见沈佳情绪开始低落,赶忙走上前去,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温声细语地安慰道:“孩子啊,别太难过啦,人生嘛,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咱们勇敢面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说着,还慈爱地摸了摸沈佳的头。

听了这番话,沈佳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点了点头。这时,柳琦鎏的父亲也笑着说道:“是啊,孩子们都还年轻,以后的路长着呢!来来来,咱们老哥俩先坐下喝杯茶,好好聊聊。”于是,两人便在客厅里相对而坐,一边品尝着清香扑鼻的茶水,一边拉起了家常。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时分。一顿丰盛可口的午餐准备好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有说有笑地享用起来。饭毕,沈佳的父亲稍作休息后,起身向众人告辞。尽管大家一再挽留,但他还是坚持要走,并表示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去处理。最终,在与大家一一告别之后,沈佳的父亲离开了柳家。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纷纷忙碌起来,贴上了红红火火的春联,那鲜艳的色彩和吉祥的话语仿佛给整个屋子都披上了一层喜庆的盛装。

随着夜幕降临,孩子们兴奋地拿着炮仗跑出门外,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五彩斑斓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屋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饺子,有说有笑。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饺子,一边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

大年初一的清晨,天还未亮,人们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早早地走出家门,走街串巷去拜年。一路上,人们相互问候、祝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到了中午时分,一家老小欢聚一堂,开始享用丰盛的团圆饭。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和家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