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像一位温柔的母亲,轻轻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带来了丝丝凉意。那金色的玉米穗儿在风中摇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波涛起伏,美不胜收。这是大地母亲在轻轻摇晃着她的孩子,充满了慈爱与关怀。
乡村的清晨,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和狗吠,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仿佛在沉睡中等待着苏醒的那一刻。
柳琦鎏身穿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衬衫,静静地站在镇中的学校门口。他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几道浅浅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而明亮。作为学校的门卫,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仅是看守好这扇大门,更是要守护这片知识的净土。
今天是柳琦鎏连续上班的第十天,之前的十天里,他的工作一直由侄子柳明代劳。原因是柳琦鎏需要去处理舅舅的丧事,这让他不得不暂时离开自己的岗位。
开学第一天,所有的教师都早早来到学校迎接学生归来。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背着书包,三五成群地走进教室。柳琦鎏正在整理学生们摆放的自行车,突然听到张副校长匆匆赶来,大声喊道:“柳琦鎏,教育局来通知了,让统计离职民办教师的材料,六十岁以后可以按教龄领补助啦!李校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给你介绍一下详细情况。”
柳琦鎏突然愣住,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在了原地,但仅仅一瞬间,他的眼睛就像被点亮的灯泡一样,猛地亮了起来。他迅速放下手头的工作,仿佛那些事情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急匆匆地朝着李校长的办公室走去。
“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柳琦鎏心里暗自思忖着,脚步越来越快,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他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拨通了老同事陈秀英的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陈秀英的声音,柳琦鎏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喂,秀英姐,你听说了吗?教育局出台了新政策,咱们这些离职的民办教师终于可以申请补助啦!”
陈秀英的声音明显有些颤抖,似乎这个消息对她来说太过突然,又或者是因为多年的心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让她有些激动得难以自持:“我也刚刚接到消息,太好了,我们这么多年的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当天下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村口的小茶馆里,给这个小小的空间带来了一丝温暖。柳琦鎏、陈秀英和王铁柱三人在茶馆里如约碰面。茶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安逸。
他们围坐在一张略显陈旧的小桌前,彼此的脸上都流露出一丝焦虑和期待。尽管茶馆里的环境还算宜人,但他们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这个新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关系到他们多年来的付出和期望是否能够得到回报。
“材料得赶紧准备,教龄认定可不能出错啊!”柳琦鎏一脸严肃地翻开从李校长那里拿来的通知单,仔细地一条一条地对照着,嘴里还念念有词,“聘书、工资单、学生的证明……这些都得有啊!”
陈秀英在一旁连连点头,她迅速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个有些破旧的文件袋,袋子里装着一沓已经微微泛黄的工资单。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工资单拿出来,递给柳琦鎏,说道:“我这些年来一直小心保存着这些工资单,应该能用得上吧。”
然而,王铁柱却眉头紧皱,显得有些苦恼。他低声嘟囔道:“我那些材料早就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当年被辞退的时候,心里一气,啥都没留啊!”
柳琦鎏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安慰道:“别着急,王老师,我们慢慢找。实在不行,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嘛。”
陈秀英突然灵机一动,提议道:“要不这样,我们成立个‘材料小组’吧,大家一起帮忙找材料。我负责整理这些旧文件,你们俩去联系以前的学生和同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证明材料。”
“好,就这么办!”柳琦鎏和王铁柱异口同声地说道,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都对这个决定感到满意。三人经过一番讨论后,确定了各自的分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此时,夕阳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洒在茶馆的窗户上,映出一片温暖而柔和的光芒。这抹余晖透过窗户,照亮了他们的脸庞,也照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柳琦鎏心情愉悦地回到家中,他迫不及待地走进房间,开始翻找起家里的旧箱子。这些箱子已经被放置在角落里很久了,上面布满了灰尘。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其中一个旧木箱,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箱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旧书、旧衣服,还有一些泛黄的纸张。柳琦鎏蹲在院子里,将这些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出来,仔细翻找着,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正当他全神贯注地寻找时,妻子沈佳端着一盆衣服走了出来。她看到柳琦鎏满头大汗的样子,不禁有些心疼。
“琦鎏,你在找啥呢?”沈佳关切地问道。
柳琦鎏头也不抬,随口回答道:“找以前当老师的那些材料,教育局要统计,以后能领补助。”
妻子叹了口气,说道:“那些东西都这么多年了,还能找得到吗?”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柳琦鎏一言不发,只是埋头在箱子里不停地翻找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歇。终于,在经过漫长的搜索后,他的手在箱子的最底部触碰到了一个硬硬的物体。
他心中一喜,连忙将这个物体拿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旧教案本。教案本的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上面的字迹也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但仔细辨认,还是能看出“柳琦鎏”三个字。
柳琦鎏轻轻地翻开教案本,里面的纸张已经泛黄,但是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些字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有的地方还沾着墨渍,显然是他当年不小心洒上去的。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教学笔记,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的情景。那时候,教学条件非常差,连粉笔都不够用。他常常只能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给学生们讲解知识。
“那时候的日子啊,真是苦啊!”柳琦鎏感叹道。他想起上世纪**十年代,自己刚刚当上民办教师的时候,学校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冷风就会呼呼地往里灌,让人冷得直打哆嗦。
为了改善教学环境,他和同事们一起动手,用砖头砌起了讲台,用旧报纸糊上了墙壁,还自己制作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却让他从未想过放弃。
他轻轻地抚摸着那张有些泛黄的学生合影,仿佛能透过这张薄薄的纸片感受到孩子们的温度。照片里的孩子们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他们的笑容却如同春日暖阳一般灿烂,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孩子的脸庞,那些熟悉的面容在他的记忆中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他带过的毕业班,为了让这些孩子们都能顺利考上初中,他每天放学后都会义务留下来为他们辅导功课。有时候,他会一直忙到深夜,直到确保每个孩子都理解了当天的学习内容,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他将照片翻到背面,只见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名字:“柳老师、小明、小红……”这些名字虽然写得有些稚嫩,但却透露出孩子们对他的尊敬和喜爱。看着这些名字,柳琦鎏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他想起了小明,那个曾经对他说过“柳老师,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当老师”的孩子。然而,如今的小明却早已离开村子,去了大城市打工,也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梦想,是否还记得这位曾经教导过他的柳老师。
柳琦鎏小心翼翼地将教案本和照片整理好,然后放进抽屉里,确保它们不会受到任何损坏。然而,当他准备收拾好所有东西时,却突然发现最关键的聘书不见了。
他的心跳瞬间加速,额头上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他焦急地在房间里四处寻找,翻遍了每一个可能的地方,但聘书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始终不见踪影。
正当柳琦鎏心急如焚的时候,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赶紧拿起手机,看到是陈秀英打来的。陈秀英告诉他,自己的工资单保存得非常完整,所以教龄认定应该不会有问题。
尽管陈秀英的话让柳琦鎏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他的心里仍然感到十分不安。没有聘书,教龄该如何认定呢?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啊!
“说不定教育局档案室里有记录呢。”陈秀英安慰道,“你去问问看。”
柳琦鎏觉得陈秀英说得有道理,于是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县里的教育局查询一下。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柳琦鎏就迫不及待地骑着摩托车出发了。一路上,他的心情异常忐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情况。如果档案室里也没有记录,那他该怎么办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骑行,柳琦鎏终于到达了教育局。他把摩托车停好后,径直走向了档案室的大门。站在门前,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探出头来。柳琦鎏定睛一看,原来是退休的老校长张建国。张校长看到柳琦鎏,眼睛突然一亮,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小柳,你怎么来了?”
“张校长,我是来找档案的。”柳琦鎏站在张校长办公室门口,脸上露出些许羞涩和难为情的神色,轻声说道,“我听说教育局要统计离职民办教师的相关材料,可我的聘书不小心弄丢了,所以想过来看看档案室里有没有相关的记录。”
张校长见状,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将柳琦鎏让进屋内,并示意她在沙发上坐下。待两人都坐稳后,张校长缓缓开口道:“小柳啊,你可能不太清楚,这次的补助政策能够出台实属不易啊。想当年,你们这些民办教师被辞退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去上访,我看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这次政策能够下来,也是上面领导重视,才会有这样的补偿。”
柳琦鎏静静地听着张校长的讲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但更多的还是对张校长的感激之情。待张校长说完,她连忙问道:“张校长,那您看我这档案还能不能找到呢?”
张校长稍稍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档案室里确实保存了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档案,不过由于时间太过久远,能不能找到你的档案还真不好说。不过,我倒是听说教育局的老干部活动室里有个老档案柜,里面可能会有当年的一些记录。你不妨去那里找找看,说不定能有意外的收获呢。”
柳琦鎏听后如蒙大赦,连忙向对方道谢,然后像脚底抹油一般,转身便朝着老干部活动室狂奔而去。
进入活动室后,他发现里面有几位退休老干部正围坐在棋盘前,激战正酣。见他突然闯入,众人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棋局,满脸狐疑地看向他。
“我……我是来查档案的。”柳琦鎏定了定神,赶忙解释道。
几位老干部面面相觑,沉默片刻后,其中一人缓缓站起身来,指了指活动室角落里的一个旧档案柜,不紧不慢地说道:“那里头或许有你要找的东西,你自己去翻翻看吧。”
柳琦鎏道了声谢,快步走到档案柜前,轻轻拉开柜门。一股陈旧的霉味扑面而来,让他不禁皱起了眉头。柜子里塞满了各种旧文件,看上去杂乱无章。
柳琦鎏深吸一口气,强忍着不适,开始逐本翻阅这些文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额头渐渐冒出了细汗,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档案。
就在他感到有些绝望的时候,突然,一本破旧的文件夹映入了他的眼帘。他心头一紧,连忙将其抽出来,定睛一看,只见文件夹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教师名单”四个大字。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文件夹,快速浏览着里面的名单。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了其中一页上,那上面清晰地写着“柳琦鎏”三个字!
柳琦鎏激动得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他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险些将文件夹掉落在地。好不容易稳住心神,他赶紧将这份文件拿到复印机前,小心翼翼地复印了一份,然后如获至宝般将其收好。
“太好了,太好了!”柳琦鎏喃喃自语道,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他脚步轻快地走出活动室,一眼就看到张校长还在门外耐心地等待着。
他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张校长面前,将那份复印件像宝贝一样递到对方手中,喜不自禁地说道:“张校长,找到了!”
张校长面带微笑地接过文件,然后认真地端详起来。他逐页翻阅,不时停下来思考片刻,似乎在确认文件中的每一个细节。过了一会儿,张校长抬起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太好了,小柳,这下你的教龄可以得到认定了。”
柳琦鎏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而,张校长紧接着又说道:“不过,小柳啊,我得跟你说,这次政策的落实可不容易啊。你们这些老教师要是能够团结起来,一起行动,互相帮助,说不定能更快地拿到补助呢。”
柳琦鎏听了张校长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他知道,要想顺利拿到补助金,确实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于是,他坚定地回答道:“张校长,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齐心协力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柳琦鎏积极与其他几位离职民办教师沟通联系,大家纷纷响应,共同努力收集所需的材料。他们互相分享经验,互相提供帮助,确保每一份材料都准确无误。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所有的材料终于都收集齐全了。柳琦鎏和其他几位老师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教育局,将材料提交上去。工作人员仔细地审核了每一份材料,经过一番核实后,最终确认了他们的教龄,并批准了补助金。
当首批补助金到账的那一刻,柳琦鎏正在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突然,他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通知。他打开手机一看,屏幕上显示着补助金已经到账的消息。柳琦鎏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激动得几乎要落泪了。
他迅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秀英和王铁柱,与他们一同分享这份喜悦。
“真的到账了?太好了!”陈秀英高兴地说。
王铁柱也兴奋不已:“这下可好了,我可以用这笔钱修缮老家的危房了。”
当晚,众人聚在一起,用补助金买了些食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起当年教学的趣事,笑声回荡在小院里。
“柳老师,您还记得那次运动会吗?我们班的李小明跑得飞快,把其他班都甩在后面。”陈秀英笑着说。
“哈哈,我记得,那孩子可真是个跑步天才。”柳琦鎏也笑了,“那时候条件差,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孩子们就在泥地上跑。”
“不过,孩子们的快乐是最真的。”王铁柱感慨地说。
大家正聊得开心,柳明却皱着眉头说:“琦鎏叔,这补助金虽然到账了,但我觉得金额还是太少了。您辛苦了一辈子,这点钱怎么够啊?”
柳琦鎏听了,放下筷子,看着侄子,认真地说:“柳明,这补助金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对我们教育生涯的官方认可。我们这些民办教师,当年没名没分,现在能有个教龄证,能拿到补助,已经很知足了。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补偿,更是尊严上的补偿。”
柳明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叔叔,我明白了。”
是啊,这笔补助金虽然不多,但对于这些民办教师来说,却是对他们奉献一生的最好证明。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浇灌了乡村教育这片土地,如今,终于收获了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