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田野的变迁 > 第4章 风雨飘摇的日子 (上)

田野的变迁 第4章 风雨飘摇的日子 (上)

作者:心飘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52 来源:小说旗

柳琦鎏的父亲曾是人民公社社办工厂的车间主任,他以过硬的技术能力闻名,无论是机械设备上的小故障还是大问题,他总能手到擒来。这家工厂主要从事棉油加工生产,在七八十年代,是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那时,中国的棉花生产和供应是国家经济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

为了提高棉花产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激励农民种植棉花:

1. 生产激励:政府不仅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支持,还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提高了棉花的收购价格,以此增加农民收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2. 计划调配: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其生产和销售都是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国家根据市场需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分配棉花资源,确保纺织等行业有足够的原料供应。

3. 技术推广:为提升棉花质量和产量,政府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如引入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这些措施显着提高了棉花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4. 进出口调控:面对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政府会根据国内外市场调整棉花的进出口政策。例如,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时限制出口,或在国际市场价格有利时鼓励进口,以平衡国内供需关系。

5. 储备制度:建立棉花储备制度也是当时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建立国家棉花储备库,可以在丰产年份储存多余的棉花,以备歉收年份使用,从而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

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土地政策发生改变,开始了土地承包制。这一变革给农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改变了农民的种植选择。农民不再大量种植棉花,主要原因包括:

1. 经济效益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产品市场逐渐开放,农民有了更多自主权选择种植作物。相较于棉花,一些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可能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些作物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价格相对更高,因此农民更倾向于种植这些收益更高的作物。

2. 劳动强度与成本:棉花种植需要较多的人工投入,尤其是在采摘环节,工作量大且费时。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棉花种植的成本也随之增加。相比之下,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作物或养殖业更加吸引农民。

3. 政策导向的影响:虽然政府一直鼓励棉花生产,但在八十年代中期,为了满足市场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政府开始调整农业政策,鼓励农民多元化种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

4.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纺织行业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对原棉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合成纤维的发展减少了对天然棉花的需求;另一方面,纺织企业也开始寻求更为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导致直接从农户采购棉花的比例下降。

5. 自然条件限制: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如果某个地区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可能会导致该地区农民减少对受灾害影响较大的棉花种植,转而选择其他更适应当地环境的作物。

八十年代中期农民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市场和政策的变化,也涉及到自然条件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成为必然趋势。

棉花种植面积的缩减直接影响了棉油加工厂的生存。由于原材料供应不足,许多棉油加工厂不得不关闭或转型。

柳琦鎏的父亲也因此失去了稳定的工厂工作,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柳琦鎏的父亲站在自家院子里,心中五味杂陈。曾经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厂房车间,现在只剩下一片荒凉与寂静。拆除后的废墟上,残垣断壁如同战后遗迹般矗立,墙壁上的裂缝如同岁月的伤痕,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屋顶早已坍塌,破碎的玻璃窗在风中发出凄厉的呼啸,仿佛在哀悼那些逝去的繁忙时光。

裸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风雨中逐渐锈蚀,它们的冷硬与凄凉与周围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尘土在空旷的空间中飞扬,覆盖了地面和残存的建筑结构,使得一切都显得灰蒙蒙的。阳光难以穿透这层尘土,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加阴暗和压抑。

曾经的生产线上,机器和设备如今锈迹斑斑,失去了往日的光泽,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重启命令。随着时间的流逝,无人管理的区域开始杂草丛生,自然的力量开始悄然地重新占领这片土地,将人类的印记一点点抹去。

在这片废墟中,偶尔的脚步声和风声都会产生回声,回荡在空旷的车间里,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孤独感。这里,曾经是工业的心脏,现在却成了时间的遗迹,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新的生命的开始。

柳琦鎏父亲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失落和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生活不会总是顺遂,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

“父亲,您怎么了?”柳琦鎏轻声问道,注意到父亲的表情。

父亲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孩子,没什么。只是觉得日子过得太快,转眼间一切都变了。”

柳琦鎏的心中涌起一股酸楚,他明白父亲内心的苦涩。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从未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但现在,他看到了父亲真实的疲惫和无力感。

“爸,别担心,我们会一起渡过难关的。”柳琦鎏安慰道,声音里带着坚定。

父亲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深知,这个家不能倒下,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于是,他重新振作精神,开始四处打听新的工作机会。

农忙之余,他开始辗转于其他社办工厂上班,寻找新的生计。这种转变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更好的出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柳琦鎏的父亲听说新疆的皮毛生意非常火爆。

当听到新疆皮毛生意的消息时,柳琦鎏的父亲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这是一个改变家庭命运的机会,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怀着对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期望,他决定伙同几位朋友前往新疆尝试做皮毛买卖。

他犹豫了许久,最终决定赌一把。临行前的那个夜晚,他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思绪万千。

“如果成功了,我们一家的生活将会彻底改变。”他暗自想着,脑海中浮现出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和新房子的模样。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反复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试。”他对自己说,眼神中充满了决心。

然而,现实并没有如愿以偿。新疆之行的结果让柳琦鎏的父亲感到无比沮丧和失望。回到家中,他看到妻子和孩子们关切的目光,心中充满了愧疚。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告诉自己不能被失败打倒。

“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他在心里默默说道,强忍着泪水,给了家人一个微笑,“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

柳琦鎏的爷爷奶奶对于儿子的这次失败并没有过分责怪,只是心中难免有些不高兴。他们深知,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父亲的经历让柳琦鎏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确定性,但也让他更加珍惜每一个机会,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1985年的春节在不平静中过去了,上学的继续上学,工作的继续工作,种地的也开始了新一季的劳作。随着天气逐渐暖和,柳琦鎏除了上学,每个周末必定回家帮家里干些活。小麦成熟了,收获的季节来临。

这天白天,柳琦鎏把麦子晾晒完毕后,收成一堆用塑料布盖住,在麦场里疲惫不堪地躺下休息。迷迷糊糊间,他被母亲急促的声音唤醒,睡眼惺忪中看到母亲、二姐和弟弟围在身边。

“你爷爷死了!你跟我走吧!”母亲急匆匆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和不安。

“为什么?去哪里?”柳琦鎏先是一惊,疑惑地问道。

二姐接口说道:“刚才家里管事的来找咱娘,让咱娘过去爷爷家。”

“那就过去呗!”柳琦鎏不以为然地回答,心里想着不过是去参加一下葬礼,没什么大不了的。

沉默了一会儿,母亲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我不能去!我早就听说了,你爷爷死后,你老舅他们要来和我过不去。你二姐结婚时,你奶奶就刁难了我一次。这次你爷爷死了,你奶奶和老舅他们肯定会变本加厉刁难我,甚至可能打我。你大姐不在家,你大哥也不在家,我连个帮手都没有。好汉不吃眼前亏,打身上揭不下来。你和你二姐弟弟和我一起走,我让你爷爷死后,孙子孙女都不给他送葬。”她恶狠狠地说着,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刺耳。

听到母亲的话,柳琦鎏心中一阵酸楚,立刻说道:“不行!娘,你不能这么做!”

母亲慢慢抬起头,望着夜空长长出了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泪光:“儿子,你也长大了。娘过得太累了!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年,你爷爷奶奶欺负得你娘没法活啊!你不知道吧!你大姐前边曾经有一个大哥,和你叔叔年龄差不多。那时候你奶奶瞒着我说她生了个女孩。因为都做月子,我月子里照顾孩子没经验,你大哥得病死了。我无意间发现你奶奶给孩子把尿,是个男孩。我就和你爹说了,你爹跑过去问你奶奶,结果你爷爷奶奶闯到我屋里打了我一顿,怪我多嘴。从那以后,你爷爷奶奶就把我们一家分了出来,搬到了现在的家。再后来有了你大姐二姐,哥哥。你爹当年在部队是个汽车兵,我随军,你奶奶也要随军,还在部队大闹一顿。部队领导把你爹好一顿训斥。后来你爹提升排长,部队要转移驻地,你爹办军转,你奶奶要把你叔叔姑姑都转走,你爹无奈之下没办军转办了转业,回到了家里,不然的话,你们也早成了城市户口了。吵吵闹闹二十年,你叔叔也大了,现在也提干了,你奶奶这不把你叔叔也给闹回来转到炼油厂当了一个小领导。今天你爷爷死了,你奶奶强势惯了,她不会放过我的,我不能吃眼前亏。她们不让我好,我也不让她们好过。我要让你爷爷没有孙子孙女送葬!”

深夜的风呜呜咽咽,在这空旷的田地里显得阴森森的。蟋蟀也迎合着叫个不停。月光如水,淡淡的银色光辉洒落在一片广阔的玉米田上。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夜鸟鸣叫和远处村庄里一两声狗吠打破了这份宁静。微风吹过,玉米苗叶子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

在这片玉米田中,出土不久的玉米苗盈盈弱弱,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它们在夜色中显得更加葱郁,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月光下的光泽。田埂边,几朵野花在风中摇摆,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吸引着夜间的昆虫前来探访。抬头望向天空,繁星点点,银河横跨天际,似乎触手可及。这样的夜晚,让人感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份安宁之中。远处,一盏昏黄的灯光从农舍中透出,那是家的方向,给人以温暖和安心的感觉。

柳琦鎏静静地听着母亲的诉说,心中五味杂陈。他从未想过,母亲竟然承受了这么多的痛苦和委屈。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秘密,像一把锋利的刀,割开了他心中原本平静的世界。母亲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无助,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娘,这么多年了,你怎么一直都没告诉我们?”柳琦鎏轻声问道,声音有些哽咽。

母亲摇了摇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不想让你们担心,只想让你们好好读书,将来能有个好的未来。”

柳琦鎏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愧疚感。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只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却忽略了母亲背后默默承受的一切。此刻,他感到无比的无力,却又充满了决心。他知道,无论如何,他不能再让母亲独自面对这一切。

“娘,我们一起去吧。”柳琦鎏坚定地说,“不管发生什么,我会保护你的。”

母亲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感动。她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个需要她庇护的孩子了。这一刻,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支持。

“孩子,跟我一起走吧!”母亲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和坚定。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柳琦鎏和母亲站在玉米田中,彼此依靠,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风雨。尽管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但他们心中有彼此,不再孤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