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田野的变迁 > 第7章 田丁兼有 自立门户(十七)

田野的变迁 第7章 田丁兼有 自立门户(十七)

作者:心飘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52 来源:小说旗

期末考试告一段落。

这一天,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了柳琦鎏家那破旧的小院里。正在院子里忙碌着整理农具的柳琦鎏突然听到父亲低沉而略带焦虑的声音:“儿啊,明天就该去交公粮啦!”

柳琦鎏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看向父亲那张被岁月刻下深深皱纹的脸庞,只见他眉头微皱,眼中透着一丝无奈和担忧。

“村里都已经催了好几天咯。可咱们的粮食还没完全晾干呢,这可咋办呀?”父亲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院子角落的粮仓旁,轻轻揭开盖子看了一眼里面的粮食,然后又缓缓地盖上。

要知道,对于这些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交公粮可是一件大事。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会精心挑选出最好的粮食,按照规定的数量和质量交给国家。然而今年,由于天气原因,粮食晾晒得并不顺利,始终达不到可以上交的干燥程度。

柳琦鎏心里也明白,如果不能按时交上公粮,不仅会影响到整个村子的任务完成情况,自己家里恐怕也会面临一些麻烦。但看着那些还有些潮湿的粮食,他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农村地区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农耕文化,而交公粮是那个时代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柳琦鎏,一位普通的农民,他的经历正是无数农民在那个特殊时期的缩影。

柳琦鎏看了天气,对父亲说:“今天天气不错,咱们拉到粮站附近晒一天估计就差不多了。”父亲说:“嗯呢!也行!”

趁着天刚破晓,柳琦鎏和家人已经准备就绪,拉着装满粮食的小推车缓缓向乡粮站走去。到了粮站附近,隐约可见远处已经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人们低声交谈,脸上既有期待也夹杂着焦虑。“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吧?”一个老农问旁边的邻居。“嗯,希望这次能顺利通过。”另一位回应道。他们讨论着今年的收成,互相安慰着可能遇到的困难,心中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

“哎,你看那边的李家,昨天半夜就到了,这会儿还在等呢。”村民王大叔指着前面的队伍说道。柳琦鎏点点头,心里明白,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确保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认可。

柳琦鎏和父亲找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把粮食卸下来晾晒在公路上。忙完了,柳琦鎏说:“我去粮站那里看看!”父亲点点头。

粮站前,验收人员站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根铁管,那是检验粮食质量的关键工具。随着队伍慢慢前进,柳琦鎏看到有的农户因为与工作人员关系好,粮食轻松过关;而有的农户却因为一点点瑕疵被拒之门外。“这袋不行,湿度太高了!”一位工作人员皱着眉头说道,拒绝了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农递上的麻袋。老农的脸瞬间变得通红,但只能默默接受。“唉,这就是命啊。”旁边的人低声叹息,柳琦鎏心里明白,这不仅是对粮食的检验,也是对他们忠诚度的一种考验。如果是熟人,这种情况下,验收人员是可以通过验收的。柳琦鎏暗叹:自古以来,老实人受欺负啊!

苍天保佑,这天不仅太阳热情高涨,毒辣辣的日头狠狠地抽离着躺在公路上粮食的水分,风婆子不知道为什么也大发脾气,疯狂的鞭打着公路上的粮食和等候交公粮的人群。下午两点多钟,柳琦鎏的父亲说:“差不多了,可以收起来交公粮了。”

柳琦鎏使用的是一辆传统的推车,这是当时最常见的运输工具。他和家人齐心协力,肩挑背扛,将一袋袋沉重的粮食运到粮站。尽管过程艰辛,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累是累了点,但这是为国家做贡献嘛。”柳琦鎏一边擦汗一边笑着对父亲说。他知道,这份付出是为了更伟大的目标——国家的发展。

“你们看,那不是村里的张大伯吗?他一个人拉这么多粮食,真不容易啊。”村民们纷纷议论,彼此之间传递着敬佩和支持的目光。

粮站的工作人员使用的是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工具:一根长长的内空铁钎。当铁钎从麻袋外捅进去,带出谷粒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几颗小小的颗粒上。“合格!”一声响亮的回答让排队的人们松了一口气。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承载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和对国家的支持。

“终于过了,这一趟没白来。”一位刚刚通过检验的农户如释重负地说,周围的村民也跟着笑了起来,仿佛他们的粮食也一起得到了认可。

太阳逐渐西移,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阳光斜射下来,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柳琦鎏和家人们在粮站外已经等待了一整天。

轮流排队的人群中有的人等待的同时还要照顾留在家中的小孩和牲畜。“爸爸,我渴了……”年幼的儿子小声抱怨。母亲赶紧拿出水壶递给儿子,轻声安抚:“再等一会儿就好啦。”

“这天气虽然不太热了,怎么看着有点想变天的样子。”村里的一位长辈提醒道,村民们纷纷点头,互相分享着带来的干粮和水。有时候,他们甚至要在粮站过夜,直到粮食被验收合格。夜晚,凉风习习,但蚊虫肆虐,孩子们在父母怀中睡去,大人们则继续守候。

尽管面临种种不公平,柳琦鎏和乡亲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咱们这点苦算什么?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得尽力而为。”一位老农感慨地说。九十年代的农民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民的爱国情怀,即使自己吃苦,也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这种奉献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宝贵的财富。

“大家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能为国家做点事,心里就踏实。”柳琦鎏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位农民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书写着对祖国深沉的爱意。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晴朗的天空渐渐聚集起乌云,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阴雨。“看来要下雨了,大家快找个地方避一避吧。不过,不会是大雨,十一月的天气,最多是一场小雨,或者雨夹雪。”一位村民大声喊道。众人迅速行动起来,有的找遮雨的地方,有的用塑料布盖住粮食,生怕雨水破坏了辛苦收获的果实。

“这场雨要是下了,我们的粮食会不会受影响?”有人担心地问道。“别担心,只要保管得好就不会有问题。”柳琦鎏安慰道。

说话间,验收人员过来查验。因为柳琦鎏是刚刚晾晒的粮食,查验人员倒也没有过分为难,合格通过了。柳琦鎏和父亲赶紧推进去过秤入库。等柳琦鎏爷俩出来发现许多农户都用塑料布或者其它雨具把粮食盖住了。验收人员加快了验收速度,排队的队伍迅速缩小。一些看着可能等不及交粮的农户也不再等待,拉着粮食回家去了。

天要下雨,该来的总会来。这雨等了半天还是下来了。突如其来的小雨还是给不少农户带来了麻烦,一些未及时保护好的粮食被打湿,增加了验收的难度。

雨没有下多长时间就停了,天空放晴,太阳已经西下,空气中带着泥土的清新气息。农民们又回到了粮站,继续等待。经过一天的折腾,虽然疲惫不堪,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坚定。

“不管多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交粮农民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获得了众人的共鸣。这一刻,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农民们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彰显了他们对国家深深的热爱与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