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78章 第三国际:复杂的合作与矛盾

文化英雄联盟 第78章 第三国际:复杂的合作与矛盾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对不起,泰来!”靖尧与张太雷握手致歉,气氛稍显凝重。王至诚随后挨着靖尧面对张太雷坐下,书橱中传来细微的声音,众人屏住呼吸,紧盯着书橱的动静。

在地下室的上方,张道藩、徐恩曾、毛人凤等五人小队正在贼眉鼠眼地打量着教堂内部。古老的墙壁上悬挂的圣像在烛光的映衬下显得神秘而庄重。“我们绝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张道藩敲山震虎般地吆喝。

就在此时,一阵细微的声音从教堂深处传来。张道藩示意队员们静止不动,他缓缓靠近声音的来源,心中暗自思索:难道王至诚他们真的藏在这里?

终于,张道藩发现一个隐蔽的入口,迅速推开了那扇门,想要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惊喜。

然而,推开门的一瞬间,张道藩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扇窗户开着,微风轻轻摇动窗帘,一只猫迅速窜出,似乎是这只猫带走了他们的期待。

估计上面没有动静,靖尧轻声说:“我想第三国际肯定了解蒋司令的这些行为,以及陈独秀的态度,必然会给予我们帮助。”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太雷回应,“正因为第三国际肩负双重使命,自成立那天起,它就不可避免地兼具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两面性。如果中国共字号不能完全服从第三国际,无法忠诚履行保卫苏联的义务,那么第三国际可能会强行干预该党的事务,甚至解散该党的组织,另立共字号……”

王至诚激动地说:“中国的共字号为何要无条件服从第三国际?是依靠他们的卢布和枪炮?拿了他们的手软,吃了他们的嘴短,陈独秀不知道要掌握自己的枪杆子?”

张太雷和靖尧先后沉默起来,王至诚便畅所欲言:“如果我们过于依赖他们的遥控指挥,完全服从那些‘洋顾问’的指示,想想会出现什么结果?我真的不敢再想下去……”

张太雷回应道:“对于第三国际的态度,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排斥或仇视。至诚,我们的党从刚成立时的婴儿期,现在还是一个未成熟的少年,马林和陈独秀已经尽力了。”

1921年4月,荷兰的**者马林在维也纳被捕后获释,荷兰方面在秘密监视,并通知中国警方监控。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马林参加了在嘉兴南湖召开的共字号第一次大会,派人督促当选的陈独秀返回上海出任第一任总书记。

1921年9月,陈独秀回到上海与马林第一次见面,二人在中国共字号是否加入第三国际的问题上分歧很大,争吵几句后,陈独秀愤然离去。

张太雷接着说:“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0月4日,陈独秀被捕后,马林不仅打通了审判的各个环节,还重金聘请法兰西律师为陈独秀辩护,最终法庭以陈独秀私藏《新青年》杂志为由,象征性地罚款100元并保释出狱。10月27日,也就是陈独秀出狱后的第二天,在党内会议上,开始接受第三国际的援助。第二年7月,中国共字号正式加入第三国际。”

王至诚说:“中国共字号活动苦于经费短缺,马林提出要由第三国际提供经费援助。为了保持革命的独立性,共字号还谢绝了第三国际的一些援助。”

“希望加入第三国际的并不仅是共字号。”张太雷说,“从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到与越飞使团的多次接见,再到蒋司令率领国民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均体现出俄共(布)对孙中山人力、物力的支持。”

王至诚接着说:“1924年,孙中山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俄国有俄国的制度,因此不会放弃五权分立和三民主义。”

然而,孙中山去世后,汪、蒋先后派人前往莫斯科,主动请求加入第三国际,但未获回应。1926年,胡汉民参加第三国际执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表现得极为激昂,振臂高呼:“第三国际是革命的司令部,总参谋部。”会场上响起激昂的口号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会后,胡汉民还获得了苏共领袖的特意接见,蒋司令则被选为第三国际执委会名誉委员,并送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去苏联读书。

靖尧分析道:“去年邵力子率领国民政府第三个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回国后释放了一个信号,随着国民革命的成功,蒋司令为首的国民政府与第三国际的合作开始出现裂痕,分道扬镳似乎是早晚的事情。”

王至诚表示:“看来邵力子去年赴莫斯科并未为蒋司令带来预期的效果。”

靖尧接着说:“当时,邵力子赴苏联之前,国内的‘西山会议派’已打出反苏**的旗帜,开除李大钊的国民政府党籍,解除了鲍罗庭的顾问职务。蒋司令接着制造的‘中山舰事件’,旨在通过此事件打击共字号以及汪精卫和国民政府的左派。又制造了‘整理党务案’,反对共字号发动的土地革命和工人运动。这些事件成为第三国际与国民政府之间激烈争论的焦点,双方的分歧愈加明显。”

王至诚分析道:“以蒋司令为首的国民政府与苏共、第三国际之间根本不是志同道合的关系。即使第三国际接受国民政府加入其组织,也无非是一纸空文。”

张太雷说:“如今国共两党都忙于北伐战争,极容易忽视第三国际的决议和指示。这就需要在国共两党之外推选几位第三国际的中方代表。”

靖尧看向王至诚,问道:“您觉得这个中方代表最合适的人选是谁呢?”

张太雷回答:“经过景星学社、第三国际及太平洋国际学会的推荐,采纳原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会、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以及中华民国教育部等文教、艺术团体的意见,结合李大钊以及厉麟似、黄太炎、蔡元培、梁其超、于右任、沈尹默、王一亭等教育家、艺术家的建议,邀请王至诚作为第三国际的下一任中方代表,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扬,抵御文化侵略等问题,与第三国际取得联系。”

王至诚果断拒绝:“不行!”然后解释说,“关于政治的问题,我至诚向来不参与,我只是一名文学、书画爱好者,连柳叶关在哪儿还不知道。”

张太雷说:“我们的人一直在调查有关柳叶的下落。柳叶也是教会大学毕业的一名学生,她不过是策划或指导了学生搞了活动,逼校方搞些调整。我们调停沪大、震旦、约大校方与被开除教师、学生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宗教课与书画课、中西医教学的问题。助力中国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这何乐而不为呢?”

王至诚越听越感到不耐烦,反驳道:“天要下雨,娘要改嫁,第三国际干预不了,我怎么能管得了国共两党的长远合作呢?”

“至诚!”靖尧望着王至诚,劝说道:“坐下来,咱们好好谈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