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471章 逃亡与使命:陶行知和王一亭

文化英雄联盟 第471章 逃亡与使命:陶行知和王一亭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14:11 来源:小说旗

1930年4月,春意盎然,鸟语花香,上海港口至南京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旅程献上最美的祝福。

在这片海天相接的地方,一艘名为“上海丸”号的日本渡轮如同一只可怕的怪兽,喷吐着浓烟,朝着上海港猛冲而来。王至诚夹在拥挤的人潮中,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随着船只靠近,王至诚的视线被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吸引。她身着时髦的衣裳,脸上带着淡淡的香气,仿佛一朵盛开的花朵。在女郎的前面,是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是晓庄师范学校的创始人,此刻却因为国民政府的迫害,身陷逃亡之中。

王至诚感到姑娘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时髦的漂亮女子,但又熟悉,好像是戴笠部下的一个女间谍,又像是南造云子。她来陶行知身边做什么?

王至诚心急如焚,他想与陶行知说几句话,却差点将姗姗而来的女郎拥入怀中。

女郎回过头,想要斥责王至诚的“非礼”,但看到他指着前方的陶行知,明白了他的意图,便与陶行知换了一个位子。女子刚坐下,就飞来一把微型的飞刀,不过女子躲过,飞刀当啷一声,碰到船边。

王至诚才意识到那女子是**派来保护陶行知的。王至诚也就放了心,和女子攀谈陶行知的情况。经过简单的交谈,王至诚得知陶行知因被指控为共字号员而被迫逃亡。他发现陶行知的身影中透出一股无奈,心中为之感慨。

陶行知的逃亡并非偶然。国字号反动政府在晓庄抓捕了许多教师,并认定陶行知为幕后指使者,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封闭了晓庄师范学校,通缉陶行知。为了躲避追捕,陶行知先是从南京逃到上海,寄住在静安寺路的程霖生家中,随后又转移到虹口,藏身于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的书店。

不久后,程霖生派人来悄悄告知陶行知,情况危急,建议他尽快离开上海。于是,陶行知选择了这艘前往日本的轮船,踏上了避难之旅。

在王至诚身后不远的地方,一位年逾六十的男子,身着教授的服装,金边眼镜架在鼻梁上,手中提着沉重的皮箱。他是昌明美术专科校长王一亭,刚刚与吴昌硕之子吴东迈告别。王一亭的声音透着无奈与坚定:“学校是用吴昌硕先生留下的润笔费等创办的专科学校,你作为总务主任,要好好经营。”

正当王至诚注意这些时,他突然感到左脚被人硬碰了一下,疼痛袭来,他弯下腰想看看伤势,却被后面的乘客推挤得一边去。“至诚!”王一亭意识到是自己的不小心,回头喊道,但人群的涌动将他推向前方,王至诚则被甩在了外面。

此时,王至诚得以观赏周围的环境。他发现了张大千、郑曼青、王个簃、钱瘦铁等着名的中国书画家,还有大收藏家庞莱臣、周湘云。他们与王一亭同属中国艺术家访问团,正在前往东京参加中日绘画展。

王至诚疾走几步,问道:“王震先生,王震先生。”

王一亭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停下了脚步。王震,这个名字自从关东大地震后,就没有再使用过。知道这个名字的,除了和他年纪相仿的书画挚友,连他的家人都很少喊他。他缓缓地转头,看到一个青年朝他微笑着。

王一亭等王至诚来到身边,打量了一下:“你是王至诚?参加中日联合美术展览会,那个追讨《兰亭序》的青年!”

“谢谢你,当初您为讨回《兰亭序》所给予的帮助。”王至诚热情地说。

王一亭像是亏欠似的,说道:“对不起,还是丢在地震废墟里了。”

王至诚说:“您和晨亩已经尽心了。不过,日本人有意扣留,即使没有那一场地震,那幅《兰亭序》回不来了。”

王一亭问道:“今天来,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

王至诚想起《兰亭序》的失踪怎么敢再托付他呢,就淡淡地说:“左联和美联都需要您的关心,您如果不愿意,也别为难。”

“以后再谈。”王一亭紧握着王至诚的手,“还望理解。”然后告辞而去。

王至诚的身份却显得有所不同。他是为了参加“左联”成立大会和“美联”成立筹备会,因此不敢高调行事,生怕被国字号反动派盯上。为了确保安全,潘汉年安排他以参加中日现代绘画展为名,赴日本筹建左联东京分盟,学习日本“纳普”的先进经验,再返回国内参加“美联”的成立。

在王至诚心中,参加中日现代绘画展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然而,几个月前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上,他的作品《兰亭序》却因评委的疏忽,被藤原朴田抢走了光环。这次想要在左联和美联工作,却发现自己依然被挡在了门外,心中不免感到无奈与沮丧。

就在此时,一群持枪的警察朝这边奔来,紧张的气氛瞬间弥漫。人群顿时陷入混乱,人人自危,生怕被抓。王至诚正在心中紧张,突然感到腰间被一只手拽住,回头一看,正是陶行知。“是不是去南京参加全国教育会议?”陶行知关切地问。

王至诚点了点头,回答:“据说蒋司令会参加演讲。”

陶行知叹了口气:“让我们参加这么规格的会议,还是要慎重为好。”

“他们之所以让我们参加,是为了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体现蒋梦麟部长的诚意,也是国民政府的意愿。”王至诚努力分析,试图让陶行知安心。

“参加可以,但建议一定要慎言,尽量不提,以免引火上身。”陶行知拍了拍王至诚的肩膀,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然后转身离去,准备乘船赴日。

高大的轮船之下,王至诚透过窗户看见陶行知向他招手,心中感慨万千。而此时,王一亭与张大千等人也向他招呼,王至诚在这片混乱中,感受到了同胞间的温暖与团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轮船终于启动,王至诚知道,自己将踏上未知的旅程,面对着未知的未来。他的心中暗暗立誓,无论前路多艰难,他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中国的文化与艺术事业尽一份力量。逃亡的旅途中,或许正是他开启使命之路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