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449章 徐园大礼堂:重逢许幸之

文化英雄联盟 第449章 徐园大礼堂:重逢许幸之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记下了!”王至诚答应着张景城,收好笔记本和书画包,快步离开上海徐园大礼堂,正要登上张景城的黄包车,听到一个陌生的喊声:“等一等!”

王至诚停下脚步转头看: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高挑青年向他招手,左手握着一个画轴。青年长方脸,白净英俊,透着自信和坚毅。

青年微笑着朝王至诚跑过来,语气亲切地问道:“您是东北大学的王至诚吧?”

王至诚愣了一下,心中疑惑:一个白面书生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字?

青年一脸兴奋地说道:“关于东北我不生疏,曾和画家傅抱石、吴作人、关山月到过大连和沈阳,听说东大有个赴日留学的书画家叫王至诚,本来想去奉天拜访,这不,巧了,至诚兄来上海了。”

王至诚一时想不起此人的身份,略显尴尬地说:“对不起,至诚愚钝,您是……”

“贵人多忘事,我叫许富达。”青年主动地伸出手。

“许达!”王至诚紧紧握住他的手,心中闪过一丝亲切。

王至诚思索一会儿:许幸之,1904年生,江苏扬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原名许富达,学名许大,笔名霓璐、天马、屈文、丹沙……连忙伸手握着许幸之的手:“着名画家、诗人、剧作家、美术评论家。”

“哪有这么多家啊?”许幸之谦虚起来,“我就是搞点油画、粉画和美术史,跨界当过电影导演。”

许幸之自幼热爱绘画,十三岁时便拜着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为师,后来进入上海美专、日本美术学校和东方艺术研究所深造。在此期间,他创作的《母与子》《落霞》《天光》等作品,曾获得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名家的高度评价。

王至诚模仿成仿吾当时赞扬许幸之的话,笑着说:“幸之君的《天光》……一束微弱的天光刚把一只无处投奔的小鸟照亮,唯有它停留在空际,下面的世界却依旧沉沦在黑暗里……”

“走吧!我带你去大礼堂转转。我们边走边谈。”许幸之热情地邀请,王至诚也不客气,跟了上去。

王至诚和许幸之并肩跨进大礼堂,王至诚说道:“观察你的相貌,许兄在20岁前后,巧逢贵人运,方获艺术技艺。”

许幸之放缓脚步:“那一年我20岁赴日勤工俭学,先后在日本川端画会和日本美术学校学习。因为我的勤奋和刻苦,感动了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和郁达夫,他们不约而同地为我提供帮助,郭沫若更是每月给予我一定的资助。”

王至诚说道:“兄弟在日本美校学习期间,还认识外乡人,一男一女。”

“藤原朴田和川岛美子。”许幸之也不回避,“说来话长--”

某一天,夕阳如血,樱花树下,端坐着一位标致的小姐。相隔两米的地方,一位艺术家范儿的学子--藤原朴田正用炭画笔为裸背的少女画像:“别动,川岛美子。”学子将炭画笔放下,取出一个白馒头,小心地去掉外皮,然后拿着去皮的馒头在川岛美子的胸前轻轻地旋转、擦拭……

就在藤原朴田全神贯注地作画的时候,身后伸出一只手,黑炭笔恰如其分地为画作添上了两个优美的弧线。

“许幸之,你要干什么?”藤原朴田猜到是中国朋友过来了。

“藤原朴田,你在干什么?”许幸之手里换上一只铅笔,敲打着画像的亮点,“你为什么画得这么亮?夸张地突出亮点吗?现实主义的画风可不是这样啊。”

藤原朴田站起身,愤愤不平:“好好的一个漂亮小姐,毁在你的笔下!”

许幸之看着藤原朴田生气的样子:“亏我们还是朋友,不然吃了我不成?”

“我才不需要你--中国朋友,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日本小姐。”藤原朴田指着许幸之,语气中满是挑衅。

“看你是我在日本的朋友,我才帮你。”许幸之有些委屈地说,心中暗想自己为何要被如此对待。

就在这时,川岛美子穿好上衣,看到自己的画像,微微皱眉,问藤原朴田:“这里为什么这么白亮?怎么画得这么黑?”

“你问他!”藤原朴田不屑地指着许幸之。

川岛美子微微一笑,走近许幸之:“这位同学,请你为我画一幅吧。”

许幸之默默无言,将头扭到一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日本学子。川岛美子对他说:“没事儿,加上标题和落款吧。但有一点,必须用王羲之的行书体。”

这句话让许幸之顿时为难。他虽然在诗、词、画、剧上都有所造诣,但书法只是他的爱好。更何况,王羲之的行书,虽不是不能写,但他担心自己写得不好,难以给中国人争光。

“我的画像从来不署名落款的。我可以替藤原朴田为小姐画一幅。”许幸之试图退而求进。

川岛美子却不依不饶,拿着画像,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在大日本,是你们想画就画,想白就白,想擦就擦,想黑就黑,想让我坐就坐啊?”说着,她把画像递给许幸之,要求升级:“落款,必须用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法!”

许幸之思绪万千,从回忆中回到现实:“至诚兄,当初,要不是你的出现,我许幸之可丢给日本人了。”

王至诚的思绪回到日本那棵樱花树下。当时王至诚放了学准备卖字充当学费,正赶上许幸之尴尬的场面。

此时,站在樱花树后的王至诚看得清清楚楚,果断走到现场,收起了川岛美子的画像,放进书画包,然后取出一幅自临的“琅琊本”的《兰亭序》,递给藤原朴田:“藤原同学、美子小姐,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不就是想得到中国的《兰亭序》吗?”

许幸之现在想起来,感慨万分:“那一次樱花树下,多亏至诚兄鼎力相助,您搭了一幅《兰亭序》,今天,大礼堂的票,我包了!”

“那次不过是川岛美子设置的一个阴谋。”王至诚轻声说道,回忆中带着一丝无奈,“后来,为了学到《兰亭序》,她女扮男装,化名金碧辉,拜我为师……不谈这些了。”王至诚转而关心地问:“那次樱花树下一别,您过得怎样?”

“我们坐下说。”许幸之带王至诚来到大厅旁边的一间茶室,找一张桌子坐下,许幸之神情变得认真,“分手后,我由炭画素描向油画发展,1926年在日本创作的油画《晚步》,因笔力柔和,光彩炫目,被选为‘第四届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的参展作品,深受观众赞美。”

王至诚点头,微笑道:“1927年清明前夕,我曾让金碧辉给你送过信,那时候还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就是那个假小子吧。”许幸之说,见王至诚点了点头,接着他叹息道,“1927年,大革命时代,我应郭沫若的电召回国,回到了上海,在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工作。尚未领到军装,就遭遇了蒋司令发动的清党行动,被怀疑为共字号,关进了龙华监狱。”

“上海的龙华监狱吗?”王至诚微微皱眉,沉思道,“‘四·一二’政变时,我也被关进了龙华监狱,和陈延年、陈乔年等许多革命人士同处一室,但没有听说过你许幸之也进来了。”

许幸之的表情微微一顿,随即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或许是因为我当时的处境,过于低调,无人关注吧。在那场风暴中,我被捕后只是个小角色,无法与像至诚兄一样大名鼎鼎的文艺家相提并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