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426章 交错的命运:吴淞口岸间谍相会

文化英雄联盟 第426章 交错的命运:吴淞口岸间谍相会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在吴淞口岸的阳光下,王至诚、林徽因与潘玉良,先是诉说着彼此的思念之苦,然后回到画展的主题上 。

王至诚开口:“张作霖生前的策划和筹备,历经两年多,东三省博物馆终于对公众开放。沈阳故宫成为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中国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目前,这里还是东北大学王羲之《兰亭序》研究会学员们的实习基地。我希望潘姐能为博物馆或东北大学奉献创作的珍品……”

话未说完,潘赞化走了过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潘玉良,我的弟弟妹妹们准备好了吗?”

潘玉良微微一笑:“我在附近找了个地方为潘赞化接风,王至诚、林徽因陪我一起。”

酒过三杯,王至诚谈起了这次来上海的目的,并提到张学良的意思。潘赞化感兴趣地回应:“王济远、翁瑞午、泰戈尔等人都在积极联系玉良,还有徐志摩、叶恭绰、陆小曼,她正在创作《酒徒》、《歌罢》、《黑女》,准备参加首届美展。”

潘玉良补充道:“我现在不仅要帮助冯文凤、陆小曼、李秋君她们筹备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成立工作,还要给蔡元培先生一个交代,参加全国首届画展。”

潘赞化点头:“那就安心办你的画展吧。”

潘玉良笑道:“有王至诚和林徽因兄妹的支持,我还担心什么呢?”

然而,潘赞化却说道:“全国画展很可能引发美术史上着名的徐悲鸿与徐志摩的‘二徐论战’。听说潘天寿、启功、白蕉等后起之秀可能会以书法形式参战。可惜他们多是‘二王’等书帖的书法家,很难在魏碑盛世中获奖。如果至诚能以王羲之世孙的名义书写一幅《兰亭序》,那无疑会再次掀起碑帖之争。”

王至诚皱了皱眉:“这也是我不愿参加的原因之一。刚才潘姐也提到过全国画展的事情。”

潘玉良则说:“如果现在条件不够成熟,你对国府和教育部支持主办的全国画展有所担忧,希望你和东北大学的书画师生能参加‘中日绘画联合展’。”

王至诚对此更加熟悉。自1921年起,中日之间开始举办“中日绘画联合展览”。第一次在北京、天津举行画展,齐白石的八幅作品也为他后来的国际展览铺平了道路。今年要举办第四、第五届展览,王至诚思索后说道:“潘姐不妨来东大,通过全国画展选拔人才和佳作,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这样比单独举办全国画展更有意义吧。”

潘玉良点头:“如果能够举办,我也打算一试。不过,加盟东大还需要时间。”

潘赞化替潘玉良说:“刘海粟、徐悲鸿、沈从文、丁玲、冰心都是玉良的好朋友,他们提前给玉良发来了邀请函,我们拒绝谁都不好意思。”

在众人热烈讨论的同时,林徽因用眼神示意王至诚放弃聘请潘玉良的事。然而,王至诚执意要请:“当然,我王至诚只是一个小小的东北大学辅导教师,坐在身边的林徽因是中国建筑师,东北大学的校长是张学良少帅。”

潘赞化端起酒杯:“至诚兄,恕我直言,回去告诉张学良,我家玉良不能高就东北大学。”他与王至诚碰杯,潘玉良与林徽因也相互碰了一杯,气氛轻松愉快。

就在此时,一位年轻妇女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我可以代替潘玉良姐去东北大学。”年轻妇女说道,随后指着小女孩说:“快给伯叔道声好!”

“伯伯叔叔好!”小女孩甜甜地说,礼貌而大方。

王至诚微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小姑娘彬彬有礼地回答:“我叫香兰,单姓,木子里;辽宁北烟台。”

此时王至诚的注意力并不在小女孩身上,而是集中在年轻妇女身上。她带着孩子,但气质出众,毫无皱纹的白额头和红润的鹅蛋脸让她显得年轻而优雅,走起来的姿势也很迷人。他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她的记忆。

潘赞化见年轻妇女的举动大方,便开口道:“玉良是我的女人,如果你能替她去东北大学,我潘某敬你一杯。”

年轻妇女微笑着走到林徽因和潘玉良之间坐下:“我是和潘玉良、林徽因的好姐妹。姐姐帮我向少帅推荐,即使我不能前往,我会推荐日本画家……”

林徽因却拒绝了:“这么多的麻烦,不必了!我自己就能处理。”

年轻妇女只得带着频频回头的李香兰离开了饭桌。潘玉良端起一杯水想喝,却感到杯子一晃,掉下一根断了的牙签。

“杯子里有毒!”就在此时,一位留着三七分头、浓眉高鼻的二十出头的男青年走了过来。

大家目瞪口呆地看着他,男青年继续说:“刚离开的少妇是日本间谍小野菊子,她是川岛美子的‘妻子’。那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叫李香兰,日本名字叫山口淑子。她们常以母女的身份出现在上海,以加蜜糖为幌子让小香兰往水杯里下毒。”

王至诚听后皱眉,质疑道:“我怎么相信你?”

男青年急忙解释:“我是泽田(李克农)的挚友,胡底。”

林徽因将水壶提起,观察了一下,问道:“没什么异样啊?”

胡底笑着说:“梁夫人,我说的就是我本人胡底!”看到林徽因还是不明白,他补充道:“我是北风啊?”

林徽因故作糊涂,反问:“这里没刮风啊!”

“我是梁思成的兄弟,和你的拜把子王至诚是挚友。”胡底说道。

林徽因微笑:“嫂子还能不知道你是胡底?”

胡底,1905年生,安徽省舒城县人,原名胡百昌,化名胡马、裳天、伊语等,**早期地下党员、红军侦察兵、演员和苏区戏剧作家。

王至诚感慨:“我来上海之前,张学良校长把我介绍给李克农和胡底,没想到这么快见面了。兄弟,最近在忙什么?”

“屈就于上海影片公司。”胡底笑着说,“我请你看电影。”

早在1928年春,胡底为了维持生计,来到上海影片公司,主演了《盘丝洞》《昆仑大盗》等武侠电影,时誉为“东方范朋克”。不过王至诚并不知道,胡底还有一个身份——“龙潭三杰”之一,党的文艺战线上的急先锋。

此刻,吴淞口岸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历史的波涛在此交汇,未来的命运也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