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399章 一拍即合:宋子文张学良终于决定

财政部长宋子文和爱人张乐怡,以个人的名义秘密前往奉天密见张学良。

张乐怡是江西九江着名商人张谋之的女儿,出生山清水秀的九江,毕业于南京女子大学,是学校的校花,毕业后很快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这样一位才貌俱佳的少妇陪着丈夫宋子文来到奉天,张学良当然乐意一睹风采。

张学良接到于凤至从家里打来的电话,兴高采烈地回府,在大帅府设宴招待宋子文夫妇。

张乐怡眉眼如画,气质非凡,长相可谓秒杀众人,其身材远超电影女明星,张学良望着青春靓丽的张乐怡笑道:“十八姑娘一枝花,嫁给宋兄了!”

张乐怡大方地回答:“还十八呢?今年女儿都快一岁了。”

张学良爽朗地笑道:“嫂子与宋兄喜结连理,又得千金,自然要送双份子。”说着要于凤至去准备。

张乐怡连忙去阻止于凤至。张乐怡多次公开出席政治活动,帮助宋子文处理家族企业事务,并积极参与妇女和基督教事业。

高傲的宋子文与玩世不恭的张学良十分投缘,一见面仿佛成了知己。

宋子文年长张学良七岁,张学良对宋子文以兄长相称,二人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既然宋子文为兄,张学良看着张乐怡开着玩笑:“嫂嫂,这么快就嫁子文兄?”

张乐怡大方地讲述:“那是去年年的一个夏天,先生来到庐山计划建造一个别墅,于是找到了张乐怡的父亲张谋之寻求建议和帮助。”

张乐怡陪同父亲一起参加了宋子文举办的宴会活动,宋子文望着眼前美艳动人的女孩,身穿漂亮的旗袍,举手投足间都展现了大家闺秀的气质,一见钟情。而张乐怡对眼前这个事业有成且风度翩翩的男人十分感兴趣。

张乐怡继续讲道:“起初,碍于两个人的年龄相差较大,我对他没有过多的想法。倒是他被我迷得神魂颠倒,时不时的邀请我外出游玩爬山等等,两个人也渐渐熟络起来。”

张学良羡慕的目光望着宋子文,张乐怡笑道:“要不是我父亲十分支持他的来往,我才不嫁他呢?”

张学良笑道:“嫂嫂,汉卿年轻,是不是后悔了?”

少顷,于凤至备好了酒菜,亲自端了上去。然后退下,张乐怡也跟着进了里间。

宋子文把话题收回,郑重地说道:“今日为大事前来。”

张学良以为宋子文蒋司令派他来劝说“清党”有关的事情,所以开始聊天格外慎重。

聊着,聊着,张学良发现宋子文和蒋司令之间虽然合作默契,但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

宋子文推心置腹地和张学良聊起1926年的那场南昌迁都之争。张学良认为蒋司令南昌迁都,是因为蒋司令看到革命形势的发展,在武汉无法实现其建立军事统治。迁都南昌,是为了将南昌地区和江西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宋子文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其实,‘迁都之争’是蒋阻挠汪精卫回国,这才是蒋的真实意图啊!”

宋子文与张学良于奉天的初次见面,揭示了历史的一个真相:蒋司令借“迁都之争”的目的,是转移和分散共字号以及国字号左派的注意力,使之无力顾及“迎汪回国”一事,为“四一二”发动反革命政变争取时间,做了准备。

二人又聊起蒋司令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宋子文对蒋司令反革命事变的强烈反对,还对蒋司令将来挑起国共内战做了远见性的预测,他的内心矛盾在政治和家族层面交织着,注定了他的整个故事注入了悬疑和戏剧性。

张学良问道:“既然您看不好蒋司令,为何当时支持把三小姐嫁给蒋哩?”

在蒋司令追求、迎娶宋家三小姐的过程中,宋子文站在姐姐庆龄一边,想到这儿,宋子文长叹一声。

张学良从宋子文的话中和叹气声中,觉察出宋子文在政治舞台上的智谋和权谋以及他在蒋宋联姻的无奈,在亲情的背后充满着情感的波澜。

张学良戏谑宋子文:“这个财政部长,将来是中国首富哩!”

宋子文坦诚说明:“我之所以接受财政部长这个职位,是因为完成父亲和孙总理的意愿。”

张学良明白,宋子文这个中央银行行长是孙中山生前亲自授命的。为加强在广东金融界的地位,保证和提高中央银行钞券的信用,宋子文通过《取缔外币条例》、反对随意增发纸币、平息挤兑风潮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中央银行业务有了长足发展,到1925年底该行月周转总额为年初的25倍。

张学良赞扬:“照此下去,中国也会像日本一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经济将空前繁荣。”

“恐怕小日本也不敢在我们中国制造‘皇姑屯事件’吧。”宋子文说道。

这句话让张学良不由想起:父亲因拒绝给予日本人利益被刺杀件,张学良的眼泪滑落,包含着他无尽的悲痛和愤怒,仿佛心中的伤口被撕裂开来。

“对不起,让张学良悲伤了。”宋子文说,“其实,我子文也是心痛啊!”

张学良用手巾擦去泪水,问道:“论事业,中国经济得以复苏与繁荣;论生活,难得嫂嫂一娇妻哩。”

宋子文叹息道:“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亲妹妹美龄帮着蒋在财政上挖了一个大窟窿。蒋以政府名义向江浙借款多笔巨资,这些钱款用到哪儿了?”

用到哪儿?据史料记载:这笔款项,宋家三小姐除了用于夫妻二人排场,帮着最大买办资本家孔祥熙敛财,让‘二陈’用于情报机构之外,其他全部使用在对共字号的打击上。

宋子文又说:“今年,我提出希望节省军事费用的开支,但是蒋就是没同意。让我如何完成总理的意愿?又如何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哪?”

张学良非常钦佩宋子文对总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更羡慕他在财政领域的出色表现,是他创立公债制度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使他在国字号内部获得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张学良举起大拇指赞道:“功过相比,大哥不愧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财政领袖啊!”

宋子文接着与张学良商议东北军“改旗易帜”的具体事宜:“据说,蒋也支持东北易帜?”

张学良说道,蒋司令多次督促易帜之事,但我不看好蒋!

宋子文抛开个人利益:“我们不是为了哪一个人,是为了我们的国,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易帜不能再脱了!”

“听大哥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哥请讲!”张学良也非常喜欢这位风度翩翩的大哥。

这边的餐桌上宋子文、张学良两个人一拍即合;里间于凤至和张乐怡两个夫人述说着家常……

没过几天,张学良收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密函,果断地决定: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