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373章 东大曙光:书画班的创建

文化英雄联盟 第373章 东大曙光:书画班的创建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王至诚听到张学良对东大创办书画班的积极态度,心中暗自欣慰:“看来我给汉卿出难题,为难你了!”

“哪里!哪里!”张学良想起父亲张作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这是完成父亲生前的嘱托。您和梁兄都是我的兄弟,我怎么能不帮你们呢!”说着,他挥手轻拍着王至诚和梁思成的肩膀,神情中透着几分坚定。

王至诚听到张学良首次提及父亲,心中反而不再感到往日的苦恼与悲伤,遂开口道:“东大是大帅所办,我们不妨从他办学的经验和教训出发,认真考虑。”

“有道理!”张学良点头赞同,随即开始讲述张作霖创办东北大学的艰难历程。

在1922年初的一个雪天,沈阳的大街上冷风刺骨,两名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急匆匆地走向奉天督军张作霖的府邸。他们是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

张作霖客气地让两人坐下,王永江却面色凝重:“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向了东北,强化了对国民的‘国民教育’和‘劳作教育’,对教师进行所谓的‘思想素质’培训……”

“御侮兴邦,迫在眉睫。”张作霖心中充满复杂而炙热的情感,坚决不愿让东狼侵占这片富饶的黑土地。他沉声说:“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

谢荫昌的声音铿锵有力:“对,唯有教育才能振兴东北,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张作霖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什么。王永江接着提议:“不如联合吉黑两省,创建东北大学,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张作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随即答应:“利国利民之大计,抓紧实施,不是跟小日本赛跑,而是要超越他们!”

然而,创立东北大学的提议,立即遭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强烈反对。日本驻沈阳总领事亲自施加压力,企图迫使奉天省公署取消大学的设立。

张作霖怒火中烧:“他们越是反对咱老张办大学,我们就越要非办不可,得快办!要办好!要快出人才!”

于是,在张作霖的督促下,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顺利成立。到了1923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了“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它以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开办理、工两科,以沈阳文学专门学校为基础开办文、法两科。张作霖提议由王永江兼任首任校长,学校顺利起步。

在那个年代,王至诚的爷爷王怀兰得到张作霖的器重,成为东北大学的兼职管理者。张学良回忆起父亲的办学历史,不禁泪水夺眶而出,感慨道:“我们想到父辈们创办学校的辛苦,要感受他们奋斗的风险,更要为他们未能实现的梦想而努力。”

梁思成见状,劝说道:“您知道张汉卿近阶段在做什么吗?皇姑屯事件后,张汉卿身负国仇家恨,将大量心血倾注到东北大学的发展之中。”

张学良为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宿舍楼、教授住宅、图书馆、实验室及体育场等设施。他还极力倡导男女同校,努力推动东北大学成为男女学生共同学习的先河。

“为了鼓励女学生入学后努力学习,汉卿还让夫人于凤至亲自到东北大学插班听课。”梁思成继续说道,“并同意其他学科的同学转入书画科。”

“真是令人感动。”王至诚沉默片刻,心中感到一阵自愧不如。他与张学良的追求似乎相去甚远。

张学良递过来一块月饼,笑问:“依着至诚的意见,先开设中国书画科如何?”

王至诚想了想,干脆道:“汉卿,我们缺的不只是一个书画班,而是要创办一所包括中国书画在内的国学院,或者国学大学。”

“一个书画班都缺师资,要办国学院,即使汉卿同意,谁又能助你一臂之力呢?”张学良略显担忧。

“弘一法师或许更胜任这个书画教师。”王至诚思索片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弘一法师是出家之人,曾东渡日本,还认识一个雪子的女孩。”张学良笑着摇头,“他现在常说佛能救国,恐怕未来还俗了!”

“信佛未必忘忧国,这就是弘一法师。”王至诚微微一笑,“据我所知,他出家是早有的人生计划,他放弃的是世人眼里的名利,而是追求灵魂的至高境界。”

张学良认真思考,随后说:“留在东北大学可以追求这样的精神境界,我对基督与佛教也感兴趣。”

王至诚说:“弘一法师与一些历史上的僧人艺术家有所不同,尽管身披袈裟,但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实际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

“弘一法师又如何?”张学良带着好奇心问。

王至诚诚恳地赞扬:“弘一法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他在多个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在诗、词、书、画等方面。”

张学良从口袋中掏出一封信,递给王至诚:“天要夏雨,娘要改嫁,正像潘玉良一样想留,也留不住啊!”

王至诚接过信,打开一看,里面是弘一法师留下的字迹:“萍水相逢,姻缘天定;游学天下,事在人为。”

读着弘一法师的信,王至诚感慨万千:“原本我俩约定共同担起东北大学的艺术和体育活动,没想到他选择了云游四海。”

张学良叹息道:“弘一法师,四海为家,一个东大是留不住他的!”

王至诚想起葛月潭道长,提到他的种种德行:“葛月潭方丈学识渊博,对内功、诗词、书画都有造诣。尤其是书法,他的草书笔势纵逸,隶书则雍容大雅,是奉天城内‘中和福’茶庄的牌匾书写者。”

“我也见过葛道长,但他傲气十足。”张学良笑道。

王至诚补充道:“几年前,山东、河北一带遭受特大旱灾,葛道长挥毫作书、绘画,售款济助灾民,感其义举,大总统还奖掖他‘嘉祥褒章’一枚。这可见葛道长德艺双馨,最适合做东大的书画兼职教授。”

张学良笑道:“一会儿一佛,一会儿一个道,我们这里可不是僧庙,也不是道观!”

王至诚则认真地说:“暂时开设书画班和书法研究会,应该没问题……”

“咚咚咚——”门被敲响。

“请进!”梁思诚喊着。

门推开,穿着教师服的靖尧走了进来,大家见她的眼中藏着泪水,心中不禁一紧,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