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299章 太清宫探秘:神秘的医术之旅

文化英雄联盟 第299章 太清宫探秘:神秘的医术之旅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夜幕低垂,太清宫古道,在朦胧的月光下显得格外静谧。王至诚忍着剧烈的疼痛,忍不住向郑诵先请缨:“您一定帮我见上张汉卿,早一日创办国学院和书画研究会。”

张景城将王至诚背上了黄包车,朝着太清宫赶去。

途中,王至诚感到身体的虚弱,眼前的景物时隐时现。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取出金针准备自疗。

就在此时,突如其来的一阵马蹄声打断了王至诚的思绪。一匹白马从侧面狂奔而来,马背上坐着一位神秘的道士,气宇轩昂,仿佛从古籍中走出来的仙人。

“二位请歇步!”道士一声喝止,随即从马背跃下,稳稳地站在黄包车前面。

“原来是葛方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郑诵先见道士,立刻恭敬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敬畏。

葛月潭,清末民国时期的道士,身怀绝技,名声在外。他目光如炬,直视王至诚,关切地问郑诵先:“带这位施主,是去大帅府上写字绘画,还是去东北大学教书啊?”

王至诚虽然想要开口,却因嘴部的麻木而艰难地歪着嘴,连眼神也因疼痛而显得无力。

郑诵先指了指王至诚的嘴,转而对葛月潭解释:“你看,王至诚兄弟…”

葛月潭缓缓说道:“预知这位小兄弟今日有灾,贫道在此等候多时。”他的脸上透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郑诵先问道:“是不是吊线风啊?”

葛月潭却摇了摇头,抚着王至诚的脸,认真地观察着。“是又不是,看似吊线风,但病根在头部,因天降棍棒或似棍棒之物重击,心情紧张所致。”

郑诵先听后,暗暗为王至诚感到担忧,便将他曾在上海接受翁瑞午针灸的经历一一叙述给葛月潭。

葛月潭沉吟片刻,说道:“此病乃顽疾,须九死才能一生,正如凤凰涅盘。翁瑞午如能控制,算是荣幸。他能传你金针和针法,算是与中医有缘。”

郑诵先急忙问:“难道世上就无人能彻底医治?”

“除非他们还活着。”葛月潭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十几年了,中医学得不到支持,甚至国字号内部分高官也在想办法废止中医的主张和行为。即使还有真正的中医圣手,也恐难公开医治。”

郑诵先顿时打了个寒颤,随即辩解:“像国字号方面的于右任,毛先生还是支持和保护的。”接着,他又好奇地问,“道长,您说的‘他们’是谁?”

葛月潭回答:“一指定禅的丁凤山、石屏针法的黄石屏。还有黄石屏的师傅,泰山圆觉僧人。”

王至诚此时歪着嘴,心中失望,暗自想:他们都不在了。

郑诵先顿时感到沉重,心中有所不安:“道长对中医这么了解,应该熟悉‘他们’的医术。”

“说起来,圆觉僧人乃贫道的师叔,论起来黄石屏乃贫道的大师兄,关于至诚的事,翁瑞午曾来信提到过。”葛月潭说着,用毛笔蘸了朱墨在王至诚的腮上一送,写下一个篆文的“正”字。

顿时,王至诚感到腮上被扎了几针,麻痛之感随即而来。他深吸一口气,感激地说:“谢谢葛道长。”

郑诵先见王至诚恢复正常,激动地取出六块大洋:“葛道长这是妙手回春啊!一点心意,还望收下。这让我好带王至诚回去。”

葛月潭断然拒绝:“钱是身外之物,免了!”

郑诵先无奈地将大洋收回,便承诺:“日后,我定让少帅前来捐款修葺太清宫。”

“恐怕郑先生是向少帅邀功授奖吧?”葛月潭微微一笑,似乎洞悉了他的心思,又说:“把他交给贫道如何?”

郑诵先诚恳地说:“希望葛方丈不要为难,张学良的脾气您应该知道。”

“怎么?”葛月潭的脸色瞬间严肃,眼中闪过一丝威严。

郑诵先便低下头,心中明白道士的威严,虽心中不愿,却也默许了。

待郑诵先离开后,葛月潭扶着王至诚上马,随后自己纵身坐在王至诚的前面。为了便于交流,葛月潭将马的速度放缓。

“葛道长的医疗功效如此神奇。”王至诚抬起头,忍不住赞叹,又问:“敢问葛道长对我治疗的奥秘在哪?”

葛月潭轻轻捻着胡须,微笑道:“中医,博大精深的中国医术。”

中医,作为中国独特的医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探索与实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在西医尚未传入中国之前,中医便已经为数代人解救了无数的疾病与痛苦。

王至诚毫不隐瞒地说:“在您医治我之前,我也曾对中医抱有怀疑,甚至反对过。”

葛月潭神情凝重地说:“远古时,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一些植物能够消除病痛;在使用石器时,创造了砭石、骨针的疗法,针刺疗法等。再后来,从《黄帝内经》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医日益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鸦片战争后,西医逐渐进入中国。中西医治病救人,本应相辅相成,然而,禁止中医始于道光,至今,这仍是清朝历史的一大悬疑。”

王至诚点头,补充道:“据史料记载,在道光下旨之前,中国医学堂的御医多是中医。”

葛月潭继续说:“进入20世纪,北洋政府时期,西医大规模进入中国,中医正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上海中西医擂台赛的开启,标志着中医的艰难岁月。”

王至诚心想:从新文化的旗手陈独秀,到民国学坛的盟主胡适,辅弼大臣傅斯年……还有孙中山先生,也不看好中医;梁启超被西医误割了肾,至死仍旧拒绝中医治疗;鲁迅也是一位坚决不认可中医的人。

而西方文明多追求物质解放,排斥精神方面的精髓,理论偏于机械,实践则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自从王至诚先后接受翁瑞午、葛月潭医治头病,他对中医的质疑也渐渐减弱,但有一些事不明白,于是便问:“我觉得葛道长用针治病已经足够,何必用毛笔蘸朱墨造成如此玄妙之感呢?”

葛月潭露出一抹微笑,问道:“至诚,你也觉得毛笔、朱墨是多余的吗?”

王至诚认真倾听,葛月潭将手里的法绳一挥,白马顿时四蹄沸腾,奔腾而去,似乎奔赴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更多的秘密与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