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270章 王至诚卖字:张景城带来喜讯

文化英雄联盟 第270章 王至诚卖字:张景城带来喜讯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海城坐落于辽东半岛的腹地,虽在历史的沉浮中增添了一份繁荣,而民国的海城给人们带来了几缕惆怅,还有对张作霖遇害的同情。

王至诚独自徘徊在车站门口,感受到无依无靠、身无分文的孤独和无奈。为了凑齐去新民的车票,他心中盼望着能有人欣赏他的书法,给予他一些报酬,也好去拜见张学良。

王至诚摆开书法摊写字卖,然而两个时辰过去,除了安静的站门口,周围没有人对他产生兴趣。

正当他失落之际,一位戴草帽和太阳镜的男子拉着黄包车走了过来,目光在王至诚的书法上停留了片刻。

王至诚对黄包车师傅热情地问:“兄弟,要写字还是写书信?”

“字写得不错,像王羲之的字。”小伙子双臂抱于胸前,欣赏地说道,“像这么专业的书法不多。不是哪所大学出来的教授,就是那家书画社的书画家。”

王至诚一愣,心想怎么会有如此专业的黄包车师傅,而且还如此年轻。他忍不住问:“您看我的字出自哪家书画社、研究会?”

“黄宾虹的中国金石书画艺观学会、上海中国书画保会、刘海粟的振青社、弘一法师的南京宁社、张大千的消寒画会,等等……这么多专业的书画社,没有人能写出如此娴熟的《兰亭序》。”小伙子自信满满地回答。

这让王至诚倍感意外,同时也对这位小伙子的学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攀谈了起来,谈到了“新民”。

“新民不是一个地名。”小伙子笑着解释,“张作霖在家乡办过很多惠民学校和医院,比如新民诊所和新民小学。”

“那您能帮我找到新民小学吗?我可以免费为您写字。”王至诚的心中一亮,觉得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

“当然可以,但我有个要求:您给我写两个字,写对了我免费送您去,写错了您得给我一块大洋。”小伙子调侃地说道。

“那您想让我写哪两个字?”王至诚问道。

“弓长曰京土成,合三个字。”小伙子答道。

王至诚毫不犹豫地写下“张景城”,惊喜地喊道:“张景城”!张景城将帽檐往上移动,摘下眼镜,朝王至诚笑了笑,然后帮着王至诚收拾起书法用具。

“至诚哥,想聊点什么?只要不聊皇姑屯的事,随便!”张景城一边拉着黄包车,一边问。

王至诚不客气地问:“张作霖,一个土匪出身,文盲为何被日本人杀害?他为何得到这么多人崇敬?”

“看来您对他的成见很大。”张景城开始解释,“张大帅是投身绿林的,因为他看到了朝廷的**。他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成长,后来被选派到朝廷,还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

王至诚回应道:“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是真,但您说他因看到朝廷的**而投身绿林,我不敢苟同,因为张作霖被清政府招安过。”

张景城埋头拉着车,说道:“清政府看张大帅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壮大,又打不过他,心生畏惧,不得不将他招安。被招安后的张大帅曾多次为国家阻击敌人。当了东北王后,他拒绝日军的拉拢,这才让日军痛恨他,最终酿成了皇姑屯那场劫难!”

张景城说着抇起了汗巾,似乎是擦拭汗水,也似乎是感慨流泪。

王至诚心中暗想:“张作霖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依靠日本人的支持,他还杀过李大钊。”于是,他试探性地问:“张大帅杀害李大钊的事,您怎么看?”

“张大帅没有签过任何丢失土地的不平等条约,也多次利用过日本人。”张景城客观地评价道。

王至诚心中一动,觉得作为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能够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他继续询问:“张作霖喜欢《兰亭序》,是不是受过王永江的指导?”

张景城回答:“我听说过,王永江不仅是奉天的财神爷,还是奉天教育的春天,他建议张作霖建立东北大学,并兼任校长。他热爱诗文,擅长书法,收藏鉴赏,临摹的《兰亭序》以假乱真。”

“那他有没有真迹或接近真迹的摹本?”王至诚追问。

张景城叹息道:“这个就不敢说了,东北大学的许多师生见过,可惜他去年冬天在金州去世了。”

“我很难相信。”王至诚暗暗为王永江的去世感到惋惜,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张大帅的外表非常俊气,身材标准。”张景城见王至诚对此表示怀疑,便迅速补充道,“您知道张学良吧?他是张作霖的儿子,也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张学良的英俊正是遗传自他父亲。”

在车上,王至诚明白了正史与野史常常混淆,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公,甚至截然相反。他意识到,在这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太多事件与人物等着被重新审视,只有澄清历史,才能还原真相。

张景城忽然问:“至诚哥,您是找靖尧姐?”

“对。”王至诚说,“自火车一别,就没有见过她。”

张景城说:“我姐现在很好,除了在东北大学深造外,还在一所小学兼职。”

王至诚想起在火车上被调包的《兰亭序》,问道:“见过你姐姐拿过一个画轴,书写的是《兰亭序》。”

张景城说:“姐姐本身就是书法家,她的功底不在你我之下,何不拿走你的《兰亭序》。”

王至诚想进一步了解,于是试探性地问:“靖尧也学过《兰亭序》,她的书法先生是哪个高手?”

“我小时候,姨家来了一位书法家,名叫李瀛,号仙侣,绥中县人,因事被免职租赁在亲戚家以卖字为业。亲戚觉得他的字端庄俊秀、飘洒流畅,就让我和女儿拜他为老师。可惜教了几年,先生因吸毒去世。”张景城一边说,一边不禁露出悲伤之色。

王至诚感慨道:“这位书法家是‘文章平平,字压三城’的‘关东一支笔’,却因吸毒而毁了自己的书艺。”

“李先生的字多追慕于赵孟頫,但他说:如果见到《兰亭序》的真迹,哪怕一张唐摹本也能把毒戒了!”张景城为李瀛的追求感到惋惜。

张景城继续讲述他的经历:“可惜,我的家父说书家和画家不能养家糊口。在入上海震旦学院之前,冯庸的父亲冯德麟推荐我到冯庸大学,读了一年。冯庸和张学良同岁,也叫汉卿,是兄弟。在大学里,人人都要受军事训练,尤其是提倡工业救国。”

“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体魄与意志。”王至诚赞同道,“即便是严冬积雪,学生也需要锻炼身体。”

“我们的冯庸大学随时可以拉出一支队伍!”张景城信誓旦旦地说,满脸自豪。

就在此时,静谧的街道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小股东北军整齐列队正朝他们这边奔来,身着整齐的军装,佩戴着枪支,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王至诚和张景城面面相觑,心中不由得一沉。

随着军队的逼近,海城的未来似乎也笼罩在一层不安的阴云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