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238章 谍战北京:遇上川岛美子

文化英雄联盟 第238章 谍战北京:遇上川岛美子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乌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气息。张景城的马车终于脱离北洋骑兵,把王至诚、马一浮安全地送到北京东城东堂子胡同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为三进四合院格局,坐北朝南。这里是1917年至1920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租赁的住所。王至诚在北平美专读书的时候,曾来过这里。

这里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之一。起初蔡元培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后来很少过来。现在记不清是哪一座房子了。

正在为难的时候,一位姑娘打着雨伞站在巷子口,像是等一个人似的。王至诚走了过去,问道:“这位姑娘,到蔡元培府上怎么走?”

“是王先生!我是田园啊!”田园惊喜地说道:“傍晚的时候,靖尧姐就打来电话,说你可能到蔡府来。就一直等。”

王至诚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停顿片刻,笑道:“我也没想到在这里遇上田园。走,带我们去。”

田园在前面带路,王至诚、马一浮跟在后面。

马一浮指着房子说:“前面不远处就是蔡府。”

马一浮对王至诚讲述:“蔡兄从法国回国的第二年就出任北大校长,在考虑文科学长的人选时,再一次想到了我。1917年,他委托一位通晓多种文字的朋友苏曼殊来找我,可当时我隐居在杭州,苦读《四库全书》,所以婉拒了他的邀请。”

“蔡先生虽然已经离开北大去了南京,但依旧关心北大的发展,经常参加在北大举办的教学活动,也不时回这里住上一些日子。”田园边说边打开房门,带着王至诚走了进去。

马一浮说:“国学北上讲学团是章太炎和蔡元培共同倡议的,为了活动方便和安全,我想蔡兄应该近两天回来住。”

房间宽敞明亮,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样子。

马一浮说道:“这里可以说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的第二活动场所。”

王至诚走向一个档案柜,翻阅到一份名为《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组织大纲》的文件,认真阅读后说道:“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于1918年创办,内设文、史、哲等学科的培养与研究。”

马一浮点头:“在1921年底,北京大学评议会第三次会议上公布了这个‘大纲’,决定改组文科研究所,设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学和外国文学四门,实际上只设国学门,蔡元培校长兼任所长。”

“我原以为国学门主要研究书法和国画,没想到它与文物研究也有密切关系。”王至诚疑惑地问。

“至诚说得不错。”马一浮回答,“当时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书法和国画的国学研究还不够成熟。1923年成立的古迹古物调查会,后来转为考古学会,标志着国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那么,有哪些专家可能会参加这次的国学讲学团呢?”王至诚继续追问。

“马衡、沈兼士、庄严、滨田耕作、原田淑人。”马一浮列出了几位考古学领域的重要人物。

“前面的三位是考古学专家,后两位好像是日本人。”王至诚说道。

“是的,滨田耕作和原田淑人都是东方考古协会的骨干。”马一浮解释道,“他们与北京大学师生共同组成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联合开展考古研究。”

王至诚心中暗想,蔡元培与蒋梦麟并不推崇儒学,但却能积极参与考古学的研究,甚至腾出自己的租屋作为国学活动的第二场所。他心里对蔡元培的思考充满疑虑:“我想,这次国学活动,蔡先生不会告诉国字号右翼派吧?”

马一浮觉得王至诚的疑问有些可笑,思考片刻,缓缓说道:“凭蔡兄一贯遵循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以及他的温良,绝对不会出卖自己的人。放心吧!”

王至诚凝视着墙上蔡元培的书法,心中更增敬佩:“看得出蔡先生的书法植根于钟王诸帖,真是令人叹服。”

“蔡元培也喜好书圣《兰亭序》,临摹得最多。”马一浮提到蔡元培的爱好,“蔡听说你爷爷王怀兰是《兰亭序》的临摹高手和收藏家。和我曾邀请他前来,一面探讨国学,一面讨教书法,但杳无音信。”

王至诚长叹一声:“很遗憾,爷爷遭遇了劫难。”

“跟我来--”田园走了过来,热情地邀请。

二人跟着田园急匆匆地走进北房,田园打开中间的门锁,准备找出《兰亭序》的摹本让王至诚鉴赏。就在田园打开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危险袭来。书橱旁布帘后面伸出一个黑洞洞的枪口。

王至诚抓住马一浮的手,急中生智地说:“田园,既然蔡先生不在,我还是回您那儿吧。”

田园感到突然,正要关门,王至诚窜到田园的前面,迅速把书橱的门打开,冰凌的枪口指向自己的胸膛,王至诚一看:竟然是川岛美子。

川岛美子冷冷地说道:“请把国学大师的花名册交出来!”

“哪有什么花名册?我们就是拜见蔡元培校长商讨办画展的事!”马一浮走过来解释,希望能平息事态。

“一年前,在东北帝国大学附近,小木屋主人把《兰亭档案》送给你,你带回了中国。”川岛美子瞥了他们一眼,傲慢地说道,“这是一份文化救国和反文化侵略的实施方案,今天,你们要筹办的国学院和北上国学讲师团,都是方案中任务之一。”

“不过画展的名册而已,过去组织中日联合绘画展,今日在准备全国书画展。”王至诚镇静地回答,“你来的时候,应该看到走廊上的书法作品吧,那是马先生赠送蔡校长的书法,马先生可是书画界的泰斗。”

川岛美子冷笑一声:“办画展,张大千和齐白石皆国画大师,傅抱石新山水画家,陈少梅唐寅以后第一人,徐悲鸿和刘海粟皆美术教育家。办中国画展不能少了书法展,民国有四家: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于右任。请问既不见他们的人,又不见他们的书画作品,办什么画展?”

马一浮回应:“就是举办全国画展,邀约全国书画名流,可惜路途遥远,暂不能到达。”

王至诚毫不退让:“北京大学有个沈尹默,讲授中国历史、国文课程。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于1918年先后成立‘书法研究会’和‘画法研究会’,分别由沈尹默、徐悲鸿担任会长。办全国画展,有疑问吗?”

“请不要把日本人当傻子忽悠。”川岛美子冷冷地说,“这里是蔡元培常住的地方,你们在等他开展国学活动。”

王至诚说道:“我们就是商讨办书画展。信不信由你?”

川岛美子说:“据说,蔡元培是教育家,怎么会参加书画展。依我看,你们在举办一个国学北上讲师团吧。对不对?而你在替你的爷爷,想创办国学院。是不是?”

“太无知。”王至诚毫不畏惧地笑道,“蔡元培不在北大,远离了北京。再说此人自新文化运动就要打倒孔家店;我在曲阜的时候,在处理曲阜林庙案时,他反对尊孔。我们怎么会让此人参加?”

这个紧张的局面让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王至诚与马一浮的心中都明白,眼前的危机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安危,更是文化传承与思想自由的重大考验。他们知道,这一场斗争,关乎的不仅是国学的未来,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命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